常染色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1; EHMT1

EUHMTASE1
G9A 样蛋白;GLP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EHMT1

细胞遗传学位置:9q34.3 基因组坐标(GRCh38):9:137,619,005-137,836,127(来自 NCBI)

▼ 说明

G9A(EHMT2; 604599) 和 GLP(EHMT1) 形成蛋白质复合物,该复合物是关键组蛋白 H3(参见 602810)lys9(H3K9) 甲基转移酶(Ueda 等,2006)。

▼ 克隆与表达

小川等人(2002) 鉴定了 E2F6(602944) 复合物的成分,该复合物抑制转录。尽管在 E2F6 复合物中未检测到组蛋白乙酰化酶和脱乙酰酶活性,但检测到了甲基转移酶活性。小川等人(2002) 鉴定出常染色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1 是 E2F6 复合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EU-HMTase-1 蛋白由 1,267 个氨基酸组成,包含锚蛋白重复序列​​和 SET 结构域。 EU-HMTase-1 与 NG36/G9A 具有 63% 的序列相似性。 EU-HMTase-1 表现出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对核心组蛋白中的组蛋白 H3 具有特异性,但它几乎不会甲基化核小体,这表明 E2F6 复合物中的其他亚基是核小体底物修饰所必需的。小川等人(2002) 证明组蛋白 H3 的赖氨酸 9 是常染色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1 的靶标。

▼ 基因结构

克莱夫斯特拉等人(2006)指出EHMT1基因包含28个外显子。起始 ATG 发生在外显子 2 中。

▼ 测绘

Stumpf(2020) 根据 EHMT1 序列(GenBank BC047504) 与基因组序列(GRCh38) 的比对,将 EHMT1 基因对应到染色体 9q34.3。

▼ 基因功能

Ueda 等人使用质谱法(2006) 将 Wiz(619715) 鉴定为小鼠胚胎干细胞(ESC) 中 G9a/Glp 复合物的组成部分。 Wiz 与复合物中的 G9a 和 Glp 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由 G9a 和 Glp 的 SET 结构域以及 Wiz 的锌指基序 6 介导。敲除分析表明,Wiz 与 G9a 和 Glp 的结合在 G9a/Glp 异聚复合物中更稳定,并且 Wiz 反过来又有助于复合物中 G9a 的稳定性。作者还在 Wiz 中鉴定了 2 个类似 PxDLS 的推定 CTBP(参见 602618)结合基序,该基序将 G9a/Glp 异聚复合物与 CTBP 辅阻遏物连接起来。

大野等人(2013) 证明 EHMT1 是 PRDM16(605557) 转录复合物中必需的富含棕色脂肪组织(BAT) 的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并控制棕色脂肪细胞的命运。棕色脂肪细胞中 EHMT1 的缺失会导致棕色脂肪特征的严重丧失,并通过肌肉选择性基因启动子的组蛋白 3 赖氨酸 9(H3K9me2 和 3)的去甲基化诱导体内肌肉分化。相反,EHMT1 表达通过稳定 PRDM16 蛋白来正向调节 BAT 选择性生热程序。值得注意的是,脂肪特异性删除 EHMT1 会导致 BAT 介导的适应性产热、肥胖和全身胰岛素抵抗显着减少。大野等人(2013) 得出结论,EHMT1 是控制棕色脂肪细胞命运和能量稳态的重要酶开关。

Maier 等人使用小鼠 ESC(2015) 证实了 2 个主要的抑制性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复合物 PRC2(参见 EZH1, 601674)和 G9a-Glp 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这些配合物共享多个相互作用伙伴,包括 Znf518a(617733) 和 Znf518b(617734)。在体外,Znf518b 直接与 G9a 以及 2 个替代 PRC2 甲基转移酶亚基 Ezh1 和 Ezh2 相互作用(601573)。小鼠 ESC 中 Znf518b 的敲低降低了整体 H3K9 二甲基化。迈尔等人(2015) 得出结论,ZNF518B 可能介导 PRC2 和 G9A-GLP 之间的关联并调节 G9A-GLP 活性。

使用质谱分析法,Bian 等人(2015) 将 ZNF644(614159) 和 WIZ 鉴定为 293T 细胞中 G9A/GLP 复合物的亚基。 ZNF644的N端和WIZ的C端分别通过G9A和GLP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与复合物相互作用。 ZNF644 和 WIZ 与染色质结合并促进 G9A/GLP 复合物在染色质上的定位。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分析表明,WIZ 和 ZNF644 与特定位点启动子区域的 G9A 相关,并将 G9A 和 GLP 靶向基因组位点进行转录抑制。

袁等人(2020) 报道了健康衰老背后的保守表观遗传机制。通过对调节衰老线虫行为恶化的基因进行全基因组 RNA 干扰筛选,他们确定了 59 个基因作为与年龄相关的行为恶化速率的潜在调节因子。在这些调节剂中,他们发现神经元表观遗传阅读器 BAZ-2 和神经元组蛋白 3 赖氨酸 9(H3K9) 甲基转移酶 SET6 通过降低线粒体功能、抑制核编码蛋白的表达,加速了秀丽隐杆线虫的行为恶化。线粒体蛋白。这种机制在培养的小鼠神经元和人类细胞中是保守的。对人类数据库的检查表明,这些线虫调节因子的人类直系同源物 BAZ2B(605683) 和 EHMT1 在额叶皮质中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呈正相关(104300)。此外,Baz2b(BAZ2 的小鼠直系同源物)的消融可减弱年龄依赖性体重增加,并防止衰老小鼠的认知能力下降。

▼ 分子遗传学

染色体 9q 亚端粒缺失综合征,或称 Kleefstra 综合征-1(KLEFS1; 610253),是一种智力低下综合征,被认为是由 9q 亚端粒区域的小间质缺失引起的。克莱夫斯特拉等人(2005) 对具有平衡易位 t(X;9)(p11.23;q34.3) 的女性断点进行了表征,发现染色体断点破坏了内含子 9 中的 EHMT1 基因。该患者呈现出 9q 亚端粒的典型特征缺失综合征,这表明该实体的核心表型是由于 EHMT1 的单倍体不足所致。克莱夫斯特拉等人(2006) 对 23 名临床表现符合 9q 亚端粒缺失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 EHMT1 基因的全面突变分析。三名患者存在包含 EHMT1 基因的微缺失; 1个间质缺失减少了该综合征的关键区域。两名患者的 EHMT1 基因(607001.0001-607001.0002) 存在新生突变,即无义突变和移码突变。这些结果似乎证实 EHMT1 的单倍体不足是 9q 亚端粒缺失综合征的原因。

Kleefstra 等人在 24 名临床表型与 9q 缺失综合征一致且染色体检查正常的患者中,有 6 名患者进行了研究(2009)鉴定了 EHMT1 基因中的 6 种不同的基因内突变(参见例如 C1042Y, 607001.0003 和 R260X, 607001.0004)。高度保守的残基中有 2 个无义突变、1 个缺失、2 个剪接位点突变和 1 个错义突变。对这 6 名患者和另外 16 名具有较大 9q 缺失的患者进行表型比较,结果显示没有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克莱夫斯特拉等人(2009) 得出结论,EHMT1 的单倍体不足是该疾病表型特征的基础。

▼ 动物模型

谢弗等人(2009) 发现,出生后小鼠前脑神经元中 Ehmt2(604599) 或 Ehmt1 的条件性消融导致前脑常染色质 H3K9 甲基化减少,以及神经元和非神经元基因(例如 AFP;104150)的上调/去抑制,包括与发育阶段依赖性基因表达(例如,Dach2;300608)。这些变化与神经元结构或电生理特征的改变无关。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出生后前脑中 Ehmt1 或 Ehmt2 基因敲除的小鼠在新环境中表现出探索行为减少,并且对蔗糖溶液的偏好降低,后者可能表明潜在的动机/奖励功能障碍。 Ehmt2 缺失和 Ehmt1 缺失小鼠都变得肥胖。 Ehmt1缺失的小鼠在情境和暗示恐惧条件反射方面也表现出缺陷,表明学习和记忆存在问题。纹状体中表达 Drd1(126449) 或 Drd2(126450) 的神经元中特别缺乏 Ehmt2 的小鼠表现出对 Drd 特异性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的运动和行为反应改变,反映了细胞类型特异性活性的降低。这些小鼠的变化类似于人类染色体 9q34.3 缺失综合征的特征。谢弗等人(2009) 得出结论,Ehmt1 和 Ehmt2 通过调节转录稳态,是成年小鼠认知和适应性行为的关键调节因子。

▼ 等位基因变异体(4 个选定示例):

.0001 克利夫斯特拉综合征 1
EHMT1,ARG1137TER

在一名具有 9q 亚端粒缺失综合征(KLEFS1; 610253) 临床特征的患者(P4) 中,Kleefstra 等人(2006) 鉴定了 EHMT1 基因外显子 24 中的杂合 3409C-T 转换(c.3409C-T,NM_024757),该转换导致 arg1137 到 stop 取代(R1137X)。

.0002 克利夫斯特拉综合征 1
EHMT1、13-BP DEL、NT1320

在一名具有 9q 亚端粒缺失综合征(KLEFS1; 610253) 临床特征的患者(P5) 中,Kleefstra 等人(2006) 在 EHMT1 基因的外显子 8 中发现了杂合 13-bp 缺失(c.1320_1332del13, NM_024757)。该缺失导致移码(P442fs) 和过早停止,从而预测出现 526 个氨基酸的突变蛋白。

.0003 克利夫斯特拉综合症 1
EHMT1,CYS1042TYR

在一名 20 岁女性(患者 20)中,其表型与染色体 9q 亚端粒缺失综合征(KLEFS1; 610253) 一致,Kleefstra 等人(2009) 在 EHMT1 基因中鉴定了一个从头杂合的 c.3125G-A 转变(c.3125G-A, NM_024757.3),导致前体中高度保守的残基中的 cys1042 到 tyr(C1042Y) 取代。 -蛋白质的SET结构域。蛋白质模型预测该取代将消除强的半胱氨酸-锌相互作用并干扰 pre-SET 结构域的局部构象。该表型与缺失综合征完全一致,包括严重的精神运动迟缓、肌张力减退以及中面部发育不全、联锁和下唇外翻的特征性面部特征。她还患有肺动脉狭窄。克莱夫斯特拉等人(2009) 假设蛋白质功能丧失和单倍体不足,而不是显性负效应。

.0004 克利夫斯特拉综合症 1
EHMT1、ARG260TER

Kleefstra 等人在一名 19 岁男性(患者 19)中发现了与 9q 染色体亚端粒缺失综合征(KLEFS1; 610253) 一致的表型(2009) 在 EHMT1 基因中鉴定出一个从头杂合的 c.778C-T 转换(c.778C-T, NM_024757.3),导致 arg260 到 ter(R260X) 取代,预计会导致无义介导的mRNA 衰变。该男子患有精神障碍、癫痫发作和特征性面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