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泛性 5-脱碘酶缺乏引起的高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由于 T4 外周转化减少导致高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 临床特征
詹森等人(1982) 描述了 2 名患者,一名 8 岁男孩和一名 60 岁女性,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但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正常。垂体-甲状腺轴通常可以受到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的刺激。在 T3 治疗期间,男孩的高水平血清 T4 结合球蛋白降低。在这两名患者中,血清 T4 升高是外周组织产生足够 T3 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状态所必需的。作者认为,该缺陷要么存在于 T4 转运至组织细胞的过程中,要么存在于催化 T4 至 T3 转化的 5-引物脱碘酶活性中。对这些家庭的研究没有显示这种疾病是否具有遗传性。这名男孩被确认是因为体质迟缓和婴儿期问题,可能与妊娠毒血症、脐带勒窄和出生时羊水吸入有关。该妇女因格雷夫斯病接受了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克莱因豪斯等人(1988) 描述了一名患有无症状高甲状腺素血症的 11 岁女孩,她在 5 年的观察期间保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且健康。除了血清 T4 浓度升高外,她还表现出低于正常水平或绝对低水平的脱碘形式 T4。该女孩患有小型弥漫性甲状腺肿,她的血清 TSH(见 188540)对 TRH 的反应过度,甲状腺放射性碘升高,表明 TSH 分泌略有增加,因此甲状腺分泌增加。克莱因豪斯等人(1988) 将这些发现解释为表明几个甚至全部外周 5-脱碘(参见 147892) 途径的活性降低,可能还包括促甲状腺素 T4 5-脱碘。因此,这名女孩似乎患有一种以前未被识别的全身性 5-脱碘酶缺乏症综合征。无法确定异常的遗传性质;所有亲属,包括父母和 4 名同胞,血清 T4 水平正常且健康。
丰田章男等人(1996) 分析了人类 DIO1 基因(147892) 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并将其与 Kleinhaus 等报道的患者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进行了比较(1988) 怀疑患有先天性 I 型脱碘酶缺乏症。他们发现患者基因组 DNA 的所有 4 个外显子序列没有突变。通过瞬时表达技术进行的功能研究表明,患者基因和正常基因之间的基础启动子活性或 T3 反应性没有差异。丰田章男等人(1996) 得出的结论是,I 型碘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基因的结构异常并不能解释该患者的脱碘酶缺陷表型。
▼ 动物模型
玛雅等人(1995) 在患有遗传性 1 型脱碘酶缺陷的小鼠中发现了 dio1 基因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