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孔蛋白,62-KD; NUP62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NUP62

细胞遗传学位置:19q13.33 基因组坐标(GRCh38):19:49,906,825-49,929,504(来自 NCBI)

▼ 说明

核孔复合物(NPC) 介导蛋白质和 RNA 通过核膜的主动转运。核孔蛋白,例如 NUP62,是含有与丝氨酸和可能苏氨酸 O 连接的 N-乙酰葡糖胺残基的糖蛋白。它们定位于中央“转移机”;孔隙复合体的区域(Carmo-Fonseca 等,1991)。

▼ 克隆与表达

Carmo-Fonseca 等人通过使用简并引物进行 PCR 分析并筛选 HeLa 细胞 cDNA 文库(1991)分离出编码NUP62的cDNA。推导的 522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大鼠蛋白质有 80% 的相同性,并且在结构上与酵母 Nsp1 序列相似。免疫荧光显微镜显示核边缘周围有点状表达模式,这是核孔标记的典型特征。免疫印迹分析证实,NUP62 表达为 62 kD 蛋白,略大于预测的 53 kD,并且它与其他 150 和 180 kD 的核膜蛋白共享表位。

Kinoshita 等人使用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分析(2012) 表明 NUP62 和 NUP214(114350) 在平坦表面和细胞核周边的 NPC 之间分布存在差异,NPC 群体之间存在结构微观异质性。

▼ 基因结构

维曼等人(2005) 指出 NUP62 基因包含 3 个转录外显子;该蛋白质仅由末端第三外显子编码。他们发现 NUP62 和 IL4I1(609742) 基因重叠,IL4I1 变体利用 NUP62 的前 2 个非编码外显子。

▼ 生化特征

晶体结构

楚格等人(2015) 报道了 Nup62-Nup58(607615)-Nup54(607607) 复合物的结构分析,该复合物是核质转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一个大约 13 纳米长的三聚化界面,具有一个不寻常的 2W3F 线圈、一个典型的异三聚体卷曲线圈和一个强制形成紧凑的 6 螺旋束的扭结。 Nup54 还包含铁氧还蛋白(103260) 样结构域。楚格等人(2015) 进一步鉴定了用于 NPC 锚定的异三聚体 Nup93(614351) 结合模块。 Nup62 复合物中的四级结构交替被认为可以触发 NPC 的一般门控,但与三聚体结构不相容。楚格等人(2015) 提出,高度拉长的 Nup62 复合物将形成屏障的 FG 重复到中央 NPC 通道深处,支撑起保护整个横截面的屏障。

▼ 测绘

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Basel-Vanagaite 等人(2006) 将 NUP62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19q13.33。

▼ 分子遗传学

Basel-Vanagaite 等人在来自 8 个以色列贝都因家庭的 12 名患有常染色体隐性婴儿双侧纹状体坏死(SNDI 或 IBSN;271930)的受影响个体中(2006) 鉴定出 NUP62 基因中的纯合突变(Q391P; 605815.0001)。单倍型分析表明存在创始人效应。对3个高危家庭进行了5次产前诊断,发现2名胎儿患有该疾病。候选区域内 12 个额外基因的测序显示没有致病性变化。

▼ 等位基因变异体(1 个选定示例):

.0001 纹状体黑质变性,婴儿
NUP62、GLN391PRO

Basel-Vanagaite 等人对来自 8 个以色列贝都因家庭的 12 名婴儿双侧纹状体坏死患者(271930) 进行了研究(2006) 鉴定出 NUP62 基因外显子 3 中的纯合 1172A-C 颠换,导致 C 端结构域高度保守区域发生 gln391-to-pro(Q391P) 取代。该突变在所有家族中都与该疾病分离。尽管所有家庭都具有相同的姓氏,但其中 3 个家庭与其他 5 个家庭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清楚。在来自犹太和阿拉伯血统的无关对照受试者的 620 条染色体中未发现该突变,但在种族匹配的对照中显示出 0.04 的频率。单倍型分析表明存在创始人效应。尽管蛋白质印迹分析、淋巴母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过表达研究显示突变型和野生型 NUP62 蛋白之间没有可检测到的差异,但生物信息分析表明 Q391P 取代可能影响了该蛋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