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常染色体显性 1; OPTA1

常染色体显性骨质疏松症,I 型

有证据表明常染色体显性骨石症-1(OPTA1) 是由染色体 11q13 上的 LRP5 基因(603506) 杂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石骨病是一组异质性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受损而导致骨密度增加。常染色体显性骨石化症-1 的特点是全身性骨硬化,在颅顶最为明显。患者通常无症状,但有些人会感到疼痛和听力丧失。它似乎是唯一一种与骨折率增加无关的骨硬化症(Van Hul 等人,2002 年总结)。

常染色体显性骨石症的遗传异质性

常染色体显性骨石症-2(OPTA2;166600) 是由染色体 16p13 上的 CLCN7 基因(602727) 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骨石症-3(OPTA3;618107) 是由染色体 17q21 上的 PLEKHM1 基因(611466) 突变引起的。

▼ 临床特征

Andersen 和 Bollerslev(1987) 提出常染色体显性骨石症有 2 种不同的放射学类型。两者都有普遍的骨硬化症,但在 I 型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颅骨明显硬化,而脊柱几乎不受影响;在II型中,颅骨的硬化在基部最为明显,椎骨总是有终板增厚,并且在骨盆中,髂骨翼包含硬化骨的凸弧。这些类型之间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没有差异,并且每种“纯种”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在特定的家庭内。 Bollerslev 和 Mosekilde(1993) 发现,两种类型的患者骨吸收似乎都有缺陷,而骨形成均正常。 II 型患者的骨折频率增加,而 I 型患者的骨折频率正常,生物力学研究显示这些患者的骨小梁强度正常甚至增加。

Bollerslev 和 Andersen(1988) 在回顾 34 名常染色体显性骨石症患者的 X 光片的基础上区分了 I 型和 II 型。 I型的血清磷酸盐低于II型(P小于0.01),II型的血清酸性磷酸酶显着升高(P小于0.01),表明两种类型的骨矿物质代谢和破骨细胞的结构功能存在差异。 。 I 型中未见脊柱终板增厚,骨盆中未见骨内骨(“骨内骨”)。与估计外显率的 II 型相比,这种类型表现为完全渗透性疾病60% 至 80%(Van Hul 等,2002)。

▼ 测绘

Van Hul 等人通过对 2 个患有 I 型常染色体显性骨石症的丹麦家族进行连锁分析(2002) 将致病基因分配给 11q12-q13。使用标记 D11S1889 获得的总最大 Lod 分数为 6.54,并且关键重组体允许描绘 6.6 cM 的候选区域。

▼ 分子遗传学

Van Hul 等人最初对 2 个丹麦家族(家族 I 和 J)进行了 I 型常染色体显性骨硬化症映射至 11q12-q13(2002),范韦森贝克等人(2003) 鉴定了 LRP5 基因错义突变的杂合性(T253I; 603506.0018)。

Janssens 和 Van Hul(2002) 回顾了骨重塑过程以及导致骨形成和吸收异常的遗传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