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 S 锥综合征; ESCS
GOLDMANN-FAVRE 综合症,包括
视网膜劈裂伴早期偏盲,包括
FAVRE 玻璃体视网膜变性,包括
增强型 S 锥综合征(ESCS) 是由染色体 15q23 上的核受体基因 NR2E3(604485) 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
▼ 临床特征
遗传性人类视网膜退行性疾病通常通过细胞凋亡减少细胞数量来影响成熟的感光器拓扑,导致视觉功能丧失。只有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即增强型 S 锥综合征(ESCS),表现出光感受器功能的增强。 ESCS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视网膜病,患者对蓝光的敏感性增加;对蓝光的感知是由通常数量最少的视锥细胞亚型——S(短波长,蓝色)视锥细胞介导的。患有 ESCS 的人还会遭受视力丧失,从生命早期就出现夜盲症、不同程度的 L(长,红色)和 M(中,绿色)视锥细胞视力以及视网膜变性。 ESCS 患者的视网膜功能障碍模式是恒定的,但临床上明显的视网膜变性程度可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后一种情况被称为戈德曼-法夫尔综合征。海德尔等人(2000)提出ESCS中S-与L/M-视锥细胞感光敏感性比率的改变可能是由于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视锥细胞命运决定异常所致。
Goldmann-Favre 综合征的特征是具有视网膜前带状结构(面纱)的液化玻璃体、视网膜劈裂或水肿形式的黄斑变化以及伴有半盲和视网膜电图消失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白内障是一种并发症。该疾病应与 X 连锁视网膜劈裂症(312700) 和常染色体显性玻璃体视网膜变性(143200) 区分开来。 Favre(1958)描述了一对兄妹,年龄分别为16岁和15,患有半盲、玻璃体退行性改变、周围性和中央性视网膜劈裂等。Ricci(1960)补充了一个病例。 MacVicar 和 Wilbrandt(1970) 描述了父母有亲属关系的两兄弟的这种疾病。夜盲症从小就有。
雅各布森等人(1990, 1991) 描述了增强型 S 锥综合征。胡德等人(1995)推测这种疾病是由光感受器身份确定的缺陷引起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所有其他类型的视网膜细胞都是由多能祖细胞产生的。就视网膜的发育而言,视锥细胞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相对较早地产生,而视杆细胞在相对较晚的阶段产生(Cepko,2000)。
格伯等人(2000) 研究了生活在葡萄牙山区的高度近亲同族通婚的隐秘犹太人群体的成员,这些人可能患有增强型 S 锥综合症。加密犹太人是西班牙犹太人的幸存者,他们在 15 世纪末遭受迫害,逃到葡萄牙,并被迫皈依以挽救生命。色素性视网膜炎的临床证据始于第一个十年的夜盲症,随后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十年中出现视野缓慢向心缩小。视力在 40 岁左右下降,但受影响的人即使在年老时也没有完全失明。眼底表现出典型的RP特征,即视网膜周边色素沉积、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视神经蜡样苍白。由于人口的封闭性,Gerber 等人(2000) 无法进行 S 锥测试。
雅各布森等人(2004) 表明,患有 S 锥功能亢进的早期人类 NR2E3 疾病在正常结构的视网膜内显示出增厚的视网膜层。然而,随着视力丧失,层状结构变得粗糙,并且视网膜出现异常厚且凸出的外观,定位于围绕中央凹的环面。在其他视网膜变性中没有发现这种模式。作者推测,早期 NR2E3 疾病的异常层状视网膜结构可能部分是由于具有 S 锥体表型的较大细胞代替了无法分化的视杆细胞。晚期发育不良的表现表明人类视网膜变性中存在以前未被识别的增殖反应。
伯纳尔等人(2008) 对一名患有夜盲症且右眼视力逐渐下降的 13 岁男孩进行了检查,他被诊断患有 Goldmann-Favre 综合征。散瞳眼底镜检查显示双眼周围视网膜劈裂和黄斑囊肿,视网膜内色素沉着呈钱币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黄斑分裂;两只眼睛均无法记录视网膜电图。
▼ 生化特征
Cideciyan 等人(2003) 研究了由 NR2E3 突变引起的增强型 S 锥体综合征患者的视锥细胞失活动力学与 GRK1(180381) 和 GRK7(606987) 免疫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当 ESCS 中存在 GRK1 时,在没有 GRK7 的情况下,人 L/M 视锥细胞中的正常失活动力学也可能发生,但在 Oguchi 病中,当 GRK7 存在但 GRK1 缺陷时,则不会发生(258100)。 ESCS 患者的 S 锥体内同时缺乏 GRK1 和 GRK7,导致失活动力学更加明显的异常,这表明当另一个 GRK 缺陷时,其中一个 GRK 存在部分代偿。
▼ 分子遗传学
Haider 等人在一组 ESCS 先证者中(2000) 发现了 NR2E3 基因的突变(参见例如 604485.0001-604485.0004),也称为 PNR,它编码 Kobayashi 等人发现的视网膜核受体(1999) 是一种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
格伯等人。 Gerber 等人(2000) 在葡萄牙的一群隐秘犹太人(Marranos) 中发现了 NR2E3 基因(604485.0005) 中的 R311Q 突变,其可能是 ESCS:由于人口的封闭性,Gerber 等人(2000) 无法进行 S 锥测试,但他们指出 Haider 等人(2000) 在 29 名不相关的被认为患有 ESCS 的患者中,有 13 名(44.8%) 发现了 R311Q 突变。
Bernal 等人在一名被诊断患有 Goldmann-Favre 综合征的 13 岁男孩中(2008) 鉴定了 NR2E3 基因中 R311Q 突变的纯合性。
▼ 动物模型
rd7突变小鼠患有由与Goldmann-Favre综合征突变体相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视网膜病;因此,它是人类疾病的良好模型(Akhmedov 等,2000)。
▼ 命名法
请参阅 310500,了解使用 hemeralopia 一词来表示夜盲症的讨论,特别是在法语医学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