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50 相互作用蛋白 1; RINT1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RINT1
细胞遗传学位置:7q22.3 基因组坐标(GRCh38):7:105,532,201-105,567,677(来自 NCBI)
▼ 说明
RINT1 基因编码一种与 NRZ 复合体中的 ZW10(603954) 和 NBAS(608025)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该蛋白参与 ER 和高尔基体之间囊泡转移过程中转移囊泡的对接和融合(Cousin 等人总结, 2019)。
▼ 克隆与表达
使用 RAD50(604040) 的 C 末端片段作为人类 B 细胞 cDNA 文库的酵母 2 杂交筛选中的诱饵,Xiao 等人(2001) 克隆 RINT1。推导的 792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具有多个亮氨酸七肽重复序列,形成 N 末端卷曲螺旋区域。人类细胞系的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到 87-kD RINT1 双联体。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较高分子量的蛋白质可能是从上游非 AUG 起始密码子翻译而来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Lin 等人(2007)发现RINT1在内质网(ER)、高尔基体以及人HeLa和U2OS细胞的中心体中表达。
▼ 测绘
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Xiao 等人(2001) 将 RINT1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7q22.1。
▼ 基因功能
使用截短的蛋白质,Xiao 等人(2001) 发现 RAD50 的第二个亮氨酸七肽重复序列和 RINT1 的氨基酸 257 至 792 是 RAD50-RINT1 相互作用所必需的。 RINT1 仅在 S 晚期和 G2/M 期结合 RAD50,表达 N 末端截短的 RINT1 蛋白的人乳腺癌细胞表现出有缺陷的辐射诱导的 G2/M 检查点。肖等人(2001) 得出结论,RINT1 可能在 DNA 损伤后的细胞周期控制中发挥作用。
孔等人(2006) 发现 RBL2(180203) 和 RINT1 对于人类成纤维细胞的端粒长度控制至关重要,任一蛋白质的丢失都会导致端粒更长。他们提出,RBL2 通过 RINT1 与 RAD50 形成复合物,以阻断不依赖于端粒酶的端粒延长。
Lin 等人利用 RNA 干扰(2007) 发现 HeLa 细胞中 RINT1 的缺失导致中心粒周围定位的丧失和高尔基体的分散,同时与间期的中心体扩增同时发生。在同步细胞中,RINT1 缺陷导致有丝分裂进入时出现多种异常,包括早期有丝分裂期间的异常高尔基体动力学和末期重组缺陷、多个纺锤体极的形成以及染色体的错误分离。有丝分裂细胞由于压倒性的细胞缺陷而经历细胞死亡。林等人(2007) 得出结论,RINT1 对于维持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的动态完整性至关重要。
转运囊泡与靶膜的对接和融合需要膜束缚因子和膜融合因子,或 SNARE(可溶性 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荒崎等人(2013) 指出,RINT1 作为 ER 系链复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 ER 上的 SNARE 相互作用。该束缚复合物还包括 ZW10(603954) 和 NAG(NBAS; 608025)。 Arasaki 等人利用免疫沉淀和结合研究(2013) 发现 RINT1 还与跨高尔基体网络(TGN) 处的八聚体 COG 复合物(参见 COG1, 606973)相互作用,并且 COG 复合物在 TGN 处结合 SNARE。在 TGN,RINT1 直接与 COG 组件 COG1 和 SNARE 组件 突触融合蛋白-16(STX16;603666)交互。与 ER 处的 ZW10 和 TGN 处的 COG1 相互作用需要 RINT1 相同的 N 端结构域,这表明存在一种转换机制。人类细胞系中 RINT1 的敲低抑制了内体到反高尔基体囊泡的转移,并导致 TGN 标记蛋白重新分布到内体。
▼ 分子遗传学
Cousin 等人在 3 名患有婴儿肝衰竭综合征 3(ILFS3; 618641) 的无关儿童中进行了研究(2019) 鉴定了 RINT1 基因(610089.0001-610089.0005) 中的复合杂合突变。这些突变是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与家族中的疾病分开。所有 3 名患者的 1 个等位基因上均携带 2 个剪接位点突变中的 1 个,预计将导致过早终止和功能丧失,而另一个等位基因要么是错义突变,要么是框内缺失,假设具有一些残留活性亚等位基因。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成纤维细胞的 RINT1 蛋白水平降低,高尔基体形态异常,碎片增加,提示存在转移缺陷。细胞质 LC3(601242) 也增加,表明自噬体清除率降低。
▼ 动物模型
林等人(2007) 发现 Rint1 的纯合缺失在小鼠胚胎第 5 至 6 天时是致命的,并导致离体囊胚生长失败。大约 81% 的 Rint1 +/- 小鼠在 24 个月的平均寿命期间死于各种器官的肿瘤。
▼ 等位基因变异体(5 个精选示例):
.0001 婴儿肝衰竭综合征 3
RINT1、IVS9DS、G-A、+1
Cousin 等人在 2 名不相关的婴儿肝衰竭综合征 3(ILFS3; 618641) 患者(患者 1 和患者 3)中进行了研究(2019) 鉴定了 RINT1 基因中的复合杂合突变。两名患者的内含子 9(c.1333+1G-A, NM_021930) 均携带 G 到 A 的转变,这在患者细胞中被证明会导致剪接位点缺陷、外显子 9 的跳跃以及导致早产的移码。终止和无义介导的 mRNA 衰减。每个患者的另一个等位基因均携带不同的突变:患者 1 在外显子 12 中存在符合读框 6 bp 的缺失(c.1853_1858del6; 610089.0002),导致 2 个保守残基(Val618_Lys619del) 的缺失,而患者 3 的c. 外显子 9 中的 1109T-C 转换,导致保守残基处由 leu370 变为 pro(L370P;610089.0003)。导致 L370P 突变的核苷酸取代在论文正文中给出为 c.1109C-T。这些突变是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与家族中的疾病分开。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成纤维细胞的 RINT1 蛋白水平降低,高尔基体形态异常(提示转移缺陷),细胞质 LC3(601242) 增加,提示自噬体清除率降低。
.0002 婴儿肝衰竭综合症 3
RINT1、6-BP DEL、NT1853
讨论 RINT1 基因外显子 12 中的框内 6-bp 缺失(c.1853_1858del6, NM_021930),导致 2 个保守残基(Val618_Lys619del) 的缺失,该残基在婴儿期患者的复合杂合状态中被发现Cousin 等人提出的肝衰竭综合征 3(ILFS3;618641)(2019),参见 610089.0001。
.0003 婴儿肝衰竭综合症 3
RINT1、LEU370PRO
用于讨论 RINT1 基因外显子 9 中的 c.1109T-C 转变(c.1109T-C,NM_021930),导致 leu370 到 pro(L370P) 取代,这是在患者的复合杂合状态中发现的Cousin 等人患有婴儿肝衰竭综合征 3(ILFS3; 618641)(2019),参见 610089.0001。
.0004 婴儿肝衰竭综合征 3
RINT1、IVS9DS、G-T、+1
Cousin 等人对一名患有婴儿肝衰竭综合征 3(ILFS3; 618641) 的 8 岁东亚裔女孩(患者 2)进行了研究(2019) 鉴定了 RINT1 基因中的复合杂合突变:内含子 9(c.1333+1G-T,NM_021930) 中的 G 到 T 颠换,预计会导致剪接位点缺陷、外显子 9 的跳跃、移码、提前终止以及外显子 8 中的 c.1102G-A 转换,导致保守残基处由 ala368 替换为 thr(A368T;610089.0005)。这些突变是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与家族中的疾病分开。没有进行变异的功能研究和患者细胞的研究。
.0005 婴儿肝衰竭综合征 3
RINT1、ALA368THR
讨论 RINT1 基因外显子 8 中的 c.1102G-A 转换(c.1102G-A,NM_021930),导致 ala368 至 thr(A368T) 取代,该取代在患者的复合杂合状态中发现Cousin 等人患有婴儿肝衰竭综合征 3(ILFS3; 618641)(2019),参见 61008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