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前鼻窦发育不良

颅前额肌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发育障碍,与杂合男性相比,杂合女性的严重性反常。雌性有额鼻发育异常,颅面不对称,颅突狭窄,双裂的鼻尖,指甲凹陷,发际和胸骨骨骼异常,而雄性通常仅表现出过度肌肉发达(Twigg等,2004;Wieland等,2004)。

有证据表明颅前鼻窦综合征(CFNS)是由Xq13染色体上EFNB1基因(300035)的突变引起的。

Phenotype-Gene Relationships

Location Phenotype Phenotype
MIM number
Inheritance Phenotype
mapping key
Gene/Locus Gene/Locus
MIM number
Xq13.1 Craniofrontonasal dysplasia 304110 XLD 3 EFNB1 300035

▼ 临床特征
------
Cohen(1979)将CFNS鉴定为额鼻发育异常的亚组。CFNS的女性特征是体力亢进,冠状颅窦突变,颅面不对称,额头凸起,睑裂下垂,鼻尖裂开,纵向开槽的指甲和其他指趾异常(Vasudevan等人,2006年)。

Pruzansky等(1982年)描述了一个受广泛影响的家庭,其中14名女性和1名男性患有CFNS。

Kwee和Lindhout(1983)报道了一个2岁男孩,出生于荷兰以外血缘的父母,他的头颅表现为宽头,突出的前额,眶上脊缩回,严重的眼球过度伸缩,睑裂向下倾斜,鼻梁宽和鼻翼宽。嘴是帐篷形的,上唇有假c裂状的and骨,上颚弓高。耳朵又厚又低,耳朵短而没有织带。右手拇指宽大,尖端部分裂开,指甲宽阔,凹入且纵向裂开。X线片显示拇指远端指骨重复。在婴儿期,手术切除了这只手的粗略的后指,其他几只手指和脚趾的指甲也显示出正中纵裂。此外,还有双边隐睾症。颅骨X线显示冠状缝线的滑膜增生,CT扫描显示心室系统扩大,而没有明显的结构畸形。先证者的第二个表亲也有远端指骨的单侧重复,有凹入的指甲和发育不良的脚趾甲,但没有其他异常。其他家庭成员表现出一个或多个较小的异常,包括纵向裂开的指甲,宽阔的拇指和第一只脚趾,过度伸缩和/或下睑裂。

莫里斯等(1987年)描述了一个4代家庭,其中6人患有额鼻发育异常并伴有颅外异常。所有受影响的人都患有玻璃体肥大,双歧或宽大的鼻子,并且上颚呈拱形。唇裂和pa裂存在于1中,Sprengel异常存在于2中,锁骨假关节在2中,在胸膜外露在3中,diaphragm肌疝在2中,宽头趾在4中,指甲的纵向凹槽在5中,披肩阴囊在2中3名男性,其中1名患有一级尿道下裂,在1名中有轻度发育迟缓(1987)审查了报道的家庭,包括雷诺兹等人(1982),Slover和Sujansky(1979)以及Pruzansky等人(1982)。受影响男性的所有女儿均受到影响,这一发现与X连锁显性遗传一致。

Hurst and Baraitser(1988)在这种情况下证实了女性的优势,并指出他们的所有患者都拥有浓密而浓密的头发。史密斯等(1989年)描述了一个3代家庭。除了冠状颅突狭窄和面部变化外,还存在手指,脚趾和纵向开槽的指甲。受累程度较轻的男性没有颅骨融合症,但确实表现出肌肉过度紧张,宽大的脚趾和指甲凹陷。史密斯等(1989年)提供了Slover和Sujansky(1979年)报道的家庭的随访资料。5个女儿都受影响,而3个儿子都正常。

由于在CFNS中没有组织增生的证据,Michels等人(1989)建议将该疾病命名为颅前额肌肌营养不良。他们报告了受影响的母女,他们的髋关节和肩关节外展受限。此外,母亲患有腋窝性翼状gia肉,左耳先天性足板固定,右感觉神经性听力减退和前臂内旋受限。Kapusta等(1992年)报道了一名患者,该患者是文献中仅次于男性的第二例,具有经典CFNS的所有临床特征。

Devriendt等(1995)报道了母子的颅前鼻不典型增生,进一步说明了在这种疾病中的两个无法解释的观察结果:女性临床表现更为严重,流产发生率增加。

Saavedra等人( 1979年至1993年)在墨西哥城研究的41例CFNS患者的综述中进行了回顾(1996)报道了女性的几种不同寻常的表现,包括浓密,发丝和卷发(49%),前颅骨双歧(6%),腋窝性翼状gia肉(9%),单侧乳腺增生,青春期(11%)和不对称下肢短小(14%)。

McGaughran等(2002年)报道了CFNS的父母。女儿还患有diaphragm肌疝。McGaughran等(2002年)指出,这是第一例女性报告的CFNS与diaphragm肌疝相关的病例,并建议由Morris等报道的兄弟(1987年),CFNS和diaphragm肌疝患者患有Teebi综合征(145420)。

Wieland等(2002年,2004年)报道了一个5代德国家庭,其中有6名女性具有CFNS特征,包括超视,眼眶不对称,头畸形,短指畸形和Sprengel畸形(184400)。一名受影响的成员,有4例流产,子宫呈弓形。她还有卷发,指甲凹陷和单侧乳房发育不全。患病女性的一个儿子被认为是由于超视力而受影响的,在9岁时其内can距离大于第97个百分位。一名男性有2个受影响的女儿,没有其他孩子被判定为未受影响或最多有“微小症状”。Wieland等(2004年)报告了另外2个CFNS家庭;其他可变特征包括胼胝体的发育不全,组织异常和脊柱侧弯。

Vasudevan等(2006年)报道了2个不相关的家庭,其中一个母亲和儿子通过分子分析证实患有CFNS。母亲俩都有CFNS的经典特征。两个儿子都没有其他畸形的颅面部特征,只是畸形棘突,但都患有先天性diaphragm肌疝。

Hogue等(2010年)报道了父亲和女儿患有CFNS和EFNB1基因的截短突变(300035)。父亲表现出超视力和寡妇的高峰,并已通过外科手术矫正了眼睑的肉眼,而女儿则表现出超视力,双鼻尖,寡妇的高峰,额叶顶突和加宽的异位缝合。父亲的祖母没有上肢不适,但是左五趾发育不良,并且有报告的“胸部畸形”没有得到检查。此外,母亲先前还曾对患有先天性diaphragm疝的女性胎儿进行过治疗性流产。Hogue等(2010)建议先天性diaphragm肌疝患者应考虑CFNS。

▼ 遗传
------
Rollnick等(1981)提出了一个最合理的谱系解释,该谱系被解释为表明具有“代谢干扰”的X连锁遗传,这是约翰逊(1980)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模式。Johnson(1980)提出,由于2个等位基因的不良相互作用,某些疾病可能仅在杂合子中出现,当纯合子或半合子均不出现异常时。

雷诺兹等(1982年)报道了一个3代家庭,其中4名女性和1名男性受到了影响。继承方式尚不清楚。

Young and Moore(1984)提出,CFNS对男性可能是致命的。Reich等人对21名与CFNS及其家人无关的患者进行了研究(1985年)建议基于2个明显的男性对男性遗传实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仍然有过多的女性(19:2)无法解释,但是家庭历史阳性先证者中有12位同胞中有10位是男性这一事实似乎阻止了男性的半致死性。

在Kumar等人报道的家庭中(1986),性状也许发生了在5世代的6名女性。萨克斯和弗兰纳里(Sax and Flannery,1986)回顾了8个家谱,并增加了第九。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隔离不适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或X连锁隐性遗传。

Kere等(1990)描述了在一个3世代家庭中颅前额肌发育不良的可变表达。有3名受到严重影响的女性,其中2名是貌似健康的父母的女儿。两名男性亲属,包括两个受影响女儿的父亲,患有眼眶部超精症和其他轻微异常。Kere等(1990)得出结论,基因的表达被受试者的性别所修饰。

关于9例CFNS患者的描述,Kapusta等人(1992年)评论了家族发生的异常模式:虽然受影响的女性显然以与儿子和女儿同等的比例遗传了该疾病,但他们指出,尚无男女之间遗传的文献(Grutzner和Gorlin,1988年)。系列中的两个受影响的父亲有一个未受影响的儿子。除了已发布的信息外,还复制了8位受影响的男性,其中21位女性全部受影响,8位男性均未受影响。

Saavedra等人在1979年至1993年间于墨西哥城研究的41例CFNS患者中(1996)发现35是女性,6是男性。尽管大多数病例是零星的,但发现了7个家族病例。他们指出,尚未观察到男女之间的遗传。他们认为CFNS是一种“尚未完全了解的X连锁障碍”。

▼ 测绘
------
Wieland等(2002年)描述了一个CFNS的德国家庭,其中的基因座似乎对应到X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Xq12,而不是Feldman等人先前提出的Xp22(1997)和Muenke等(1997年)(见下文)。Wieland等(2002年)表明受影响的女性随机X灭活,并主张与X连锁遗传代谢的干扰作为谱系模式的解释。

可能的遗传异质性

McPherson等(1991)报道了一位女性,典型的CFNS表现为超精症,鼻子稍双裂,头颅鼻甲,肩膀倾斜,轻微的指趾异常,身材矮小和中度智力低下,其终末期也缺失Xpter-p22.2。表型正常的母亲的染色体正常。Muenke(1996)研究了两个与Xp22断裂相关的CFNS孤立病例,确定了越过断裂点的YAC。

通过对12个CFNS家族的连锁分析,Feldman等人(1997)和Muenke等(1997年)将该疾病对应到Xp22上的13-cM区间(对于DXS8022,在theta = 0.0时最大2点lod评分;在DXS1224处的多点lod评分为5.08)。对这些家庭进行的详细表型分析表明,女性受到的影响要大于男性。受影响的男性表现出唯一的症状是体肌过度活动,与女性亲属的发现相反,没有人发生冠状突触。在女性中,发现的结果包括严重的过度肢体活动,鼻根极宽,严重的颅面不对称,包括可能由单冠状突触引起的眼眶不对称。

▼ 分子遗传学
------
Wieland等在3个与CFNS无关的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2004年)在EFNB1基因(识别突变300035.0001 - 300035.0003)。

Twigg等在来自20个无关家庭的CFNS中的24名受影响女性中(2004年)确定了EFNB1基因17个不同的突变(见例如300035.0004 - 300035.0007)。

在38名无关的CFNS患者中,Wieland等人(2005年)确定了EFNB1基因中的33种不同突变,包括26种新突变。家族性病例9例,散发性29例。

Wieland等(2007年)在13例CFNS患者中的10例中发现EFNB1基因突变。其余3例患者具有EFNB1及其邻近基因OPHN1(300127),PJA1(300420)和EDA(300451)的连续基因缺失。

沃利斯等(2008年)分析了35例不相关的CFNS患者(16例散发和19例家族性)的EFNB1基因,并鉴定了19例突变。作者指出,迄今为止公布的129例CFNS病例中,有33例(20%)在EFNB1基因中没有可识别的突变,并建议这些病例可能涉及误诊,未检测到大的缺失或重排,或EFNB1编码区以外的突变,镶嵌或其他CFNS基因座。

Wieland等(2008年)表明,源自具有杂合性EFNB1突变的女性患者的培养成纤维细胞同时表达了突变型和野生型EFNB1,并且在克隆扩增后,有可能在体外分离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EFNB1的细胞,表明它们携带2个不同的细胞群关于EFNB1基因的功能。这些结果支持细胞干扰是CFNS女性表型更为严重的原因。在轻度感染的半合子携带者男性中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6名被诊断为CFNS的受严重影响的男性中,先前有2人被报道(Kwee和Lindhout ,1983;Kapusta等,1992),Twigg等(2013)分析了多个组织样本和鉴定镶嵌突变在基因EFNB1所有6名患者中(参见,例如,300035.0010 - 300035.0012)中,用15%和69%之间的突变体细胞的水平。所有6例患者均已记录冠状颅突水肿并表现出严重的玻璃体肥大。其他特征包括胼胝体发育不全,双歧鼻尖,指甲纵向裂开,隐睾和轻度学习障碍。Twigg等(2013年) 注意到这些结果表明,在X型显性遗传障碍中,镶嵌男性比结实性男性更严重,并且为细胞干扰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而后者通常与女性X失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