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性身体肌病伴早发性佩吉特病,伴或不伴额颞叶痴呆 2; IBMPFD2

多系统蛋白质病 2; MSP2

有证据表明佩吉特病和额颞叶痴呆 2 型包涵体肌病(IBMPFD2) 是由染色体 7p15 上的 HNRNPA2B1(600124) 基因杂合突变引起的。据报道,就有这样一个家庭。

有关 IBMPFD 的一般表型描述和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阅 IBMPFD1(167320)。

▼ 临床特征

瓦格纳等人(2002) 报道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早发佩吉特骨病家族与肩胛腓骨型肌营养不良症(SPMD) 相关。肌肉组织学是非特异性的。在该疾病的活动期,CPK 水平升高。该家族中的 PDB 主要出现在长骨中,并进展到脊柱和其他骨骼。

金等人(2013) 研究了一个家族(家族 1,之前由 Wagoner 等人(2002) 研究过),该家族表现出显性遗传性变性,影响肌肉、骨骼、大脑和运动神经元,这在临床上与 VCP 基因突变引起的 IBMPFD 无法区分。 601023)。这个谱系中的父亲有行为改变、虚弱、肌肉萎缩和进行性骨骼异常。尸检时,他被诊断患有额颞叶痴呆、包涵体肌病和佩吉特骨病。他有 8 个孩子,其中 4 个受到影响。所有人都患有肌病和佩吉特骨病,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出现缓慢进行性虚弱和骨骼异常。两人有认知障碍,两人有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来自在所有器官系统中表现出疾病的后代之一(II5)的肌肉活检显示萎缩纤维、中央核和边缘空泡,这是包涵体肌病的特征。在正常肌肉中,HNRNPA2B1 只在细胞核中表达,而对该患者肌肉组织的分析表明,HNRNPA2B1 从许多细胞核中清除,并在约 10% 的纤维的细胞质内含物中积累。该患者还表现出由核清除和细胞质包涵体组成的 TDP43(605078) 病理学,与 VCP 相关和散发性包涵体肌病的观察结果一致。

▼ 分子遗传学

通过对患有佩吉特骨病和肌肉、大脑和运动神经元进行性退化的家族进行分子分析,Wagoner 等人(2002) 排除了所有已知的 PDB、SPMD、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ALS、Bethlem 肌病、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座,以及染色体 9p21.1-q12 上 LGMD 或遗传性包涵体肌病/PDB 的关键区域(IBMPFD1; 167320)。在瓦格纳等人描述的家庭中(2002)(家族 1)患有包涵体肌病、佩吉特骨病和额颞叶痴呆,Kim 等人(2013)排除了VCP基因的突变。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和连锁分析,Kim 等人(2013) 鉴定了 HNRNPA2B1(600124.0001) 密码子 290 处的天冬氨酸替换为缬氨酸,该替换与疾病共分离。该位置的进化上保守的天冬氨酸集中在 HNRNPA/B 家族的多个人类旁系同源物中保守的基序中。

Le Ber 等人通过对 HNRNPA2B1 基因的编码外显子进行测序,(2014) 未能在 17 名不相关的法国患者中鉴定出致病性突变,这些患者患有散发性或家族性多系统蛋白病,表现为额颞叶变性(FTLD) 和/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与佩吉特骨病分离。 PDB)和/或包涵体肌炎(IBM)。在 60 名 FTLD 或 FTLD/ALS 先证者中未发现突变。 Seelen 等人通过对 HNRNPA2B1 基因的朊病毒样结构域进行测序,(2014) 也未能在 135 名家族性 ALS 患者、1,084 名散发性 ALS 患者、68 名家族性 FTLD 患者、74 名散发性 FTLD 患者和 31 名散发性 IBM 患者中发现任何非同义突变。在 1 名家族性 FTD 患者中发现剪接位点突变(c.695A-G),但未进行功能研究和分离分析。所有患者均来自荷兰。两项研究的结果表明,HNRNPA2B1 突变是导致此类疾病的一个非常罕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