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发育不良
捷克发育不良,跖骨型假性类
风湿性发育不良,进行性,伴有脚趾
发育不全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有早熟骨关节炎
捷克发育不良是由染色体 12q13 上的 COL2A1 基因(120140) 杂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捷克发育不良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骼发育不良,其特征是早发、进行性假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以及第三和第四脚趾短(Marik 等人,2004 年;Kozlowski 等人,2004 年)。
▼ 临床特征
威廉姆斯等人(1993)描述了生活在智利奇洛埃群岛的一个家庭,该家庭的 3 代 7 名成员患有脊椎骨骺发育不良,伴有掌骨和跖骨缩短、早熟骨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磷灰石样钙化沉积。先证者是一名 40 岁女性,第四、第五跖骨较短,自 12 岁起膝盖、脚踝和近端指间关节出现间歇性急性疼痛和肿胀。由于患有严重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她在 35 岁时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周围明显的异位钙化使情况变得复杂。对 16 名家庭成员进行的完整体检、人体测量以及脊柱和周围关节的放射学研究显示,7 名患有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短指、早熟骨关节炎和关节周围钙化,而另外 2 名则有相同的综合征,但没有短指(Reginato 等) .,1994)。
马里克等人(2004) 和 Kozlowski 等人(2004) 描述了一种显性遗传的进行性假类风湿性发育不良,可以与儿童进行性假类风湿性关节病(PPAC; 208230) 区分开来,该疾病由 Spranger 等人首次报道(1980),通过显性遗传和 1 或 2 个脚趾发育不全/发育不良的独特表型特征。他们报告了总共 7 名来自捷克共和国不同地区的患者。科兹洛夫斯基等人(2004)建议将该疾病命名为捷克发育不良、跖骨型。
在 Marik 等人报道的家庭中(2004) 对 4 名受影响的个体进行了研究,天气依赖性关节疼痛是其特征。Kozlowski 等人描述的患者不存在这一特征(2004)。脚趾异常是由于第三、第四跖骨较短所致。患者身高正常。
正如 Kozlowski 等人所概述的那样(2004),骨骼异常主要位于脊柱、骨盆、臀部和足部。其中包括轻度颈椎病,椎板不规则,关节和椎间盘间隙变窄,腰椎管在前后投影中呈矩形,以及骨盆、髋部和股骨近端发育不良。
茨夏赫等人(2008) 描述了一个德国大家庭,其中 11 名成员患有捷克发育不良。除了该疾病的典型特征外,所有 11 个人都从成年早期开始出现听力损失。他们指出,另外 2 个患有捷克发育不良的家庭也报告有听力缺陷(Bleasel 等人,1995 年;Lopponen 等人,2004 年),并建议将听力损失添加到该疾病的主要特征中。
松井等人(2009) 报道了一个日本家庭,其中父亲、女儿和儿子具有与捷克发育不良一致的特征,包括身高正常、儿童时期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以及脚趾短。这位37岁的父亲已经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术。所有 3 名患者均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放射线检查显示颈椎病、不规则椎体终板、骨关节炎、骨软骨瘤病以及短掌骨和跖骨。此外,所有 3 名患者均存在膝外翻,这是以前捷克发育不良中未描述的特征。松井等人(2009) 指出,这是第一个非欧洲家庭患有捷克发育不良的报告。
▼ 遗传
Williams 等人报道的捷克发育不良在家庭中的遗传模式(1993) 和 Hoornaert 等人(2007) 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 分子遗传学
Williams 等人在患有脊椎骨骺发育不良、掌骨和跖骨缩短、早熟骨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磷灰石样钙化沉积的智利家庭成员中(1993) 鉴定了 COL2A1 基因(120140.0018) 中 arg75 到 cys(R75C) 突变的杂合性(根据不同的编号系统,R75C 突变也被指定为 R275C。)
霍纳特等人(2007) 注意到捷克发育不良患者和 COL2A1 R75C 突变患者之间的表型相似性。他们对捷克发育不良患者的 COL2A1(120140) 基因的外显子 13 进行了靶向测序,并在 4 名捷克发育不良患者中的 2 名中确定了 R75C 突变的杂合性(Marik 等人(2004) 中的病例 I,并受影响) Kozlowski 等人(2004) 中病例 II 的母亲。另外 3 名患者也发现了 R75C 突变。所有 5 名受影响个体身高正常,患有脊柱关节病,轴后脚趾短。三人患有膝盖骨软骨瘤病。
在患有捷克发育不良的德国大家庭的所有受影响成员中,Tzschach 等人(2008) 鉴定了 COL2A1 基因中 823C-T 转变导致的 R75C 突变。
Matsui 等人在来自患有捷克发育不良的日本家庭的 3 名受影响个体中(2009) 鉴定了 COL2A1 基因(120140.0018) 中 R75C 突变的杂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