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螯合酶; FECH

血红素合成酶
铁螯合酶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FECH

细胞遗传学位置:18q21.31 基因组坐标(GRCh38):18:57,544,377-57,586,702(来自 NCBI)

▼ 说明

铁螯合酶(FECH;EC 4.99.1.1)是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的末端酶,催化铁插入原卟啉形成血红素。

▼ 克隆与表达

Nakahashi 等人通过用小鼠 Fech cDNA 的放射性标记片段筛选人胎盘 cDNA 文库(1990) 克隆了人亚铁螯合酶的 cDNA。推导的蛋白质含有423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48 kD。序列分析表明,成熟蛋白有369个氨基酸,推定的前导序列有5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42 kD。人类和小鼠酶具有 88% 的序列同一性。Northern blot分析在K562和HepG2细胞中检测到2.5和1.6 kb的2个mRNA。

▼ 进化

古雅等人(2006) 通过计算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的比率,估计了人类和黑猩猩 FECH 基因之间发现的序列差异的中性。将他们的计算限制在蛋白质成熟部分的编码区域,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突变体的负达尔文选择改变了蛋白质的功能。

▼ 测绘

惠特科姆等人(1991) 通过将 cDNA 与分选的染色体杂交,将 FECH 基因定位到 18 号染色体。通过原位杂交实现了 18q22 的染色体亚定位。Inazawa 等人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 方法(1991) 证明 FECH 基因位于带 18q21.3。布伦纳等人(1992)通过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将FECH基因定位到18q21.3。

▼ 基因结构

竹谷等人(1992) 证明 FECH 基因包含 11 个外显子,最小大小约为 45 kb。

▼ 基因功能

Bonkowsky 等人在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EPP; 177000) 的患者中(1975) 和 Bloomer(1980) 证明亚铁螯合酶的活性降低至正常水平的 10% 至 25%。

塞勒斯等人(1998) 设计重组人亚铁螯合酶,使其具有对应于外显子 3 至 11 的单个外显子缺失。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这些酶都不具有显着的酶活性,并且都缺乏 2Fe-2S 簇。发现其中一个人类错义突变 F417S(612386.0004) 和该位点的一系列氨基酸替换(即 F417W、F417Y 和 F417L),除 F417L 外,缺乏酶活性,并且不包含体内或体外分离的 2Fe-2S 簇。

奥加里等人(2005) 在大肠杆菌中以串联方式共表达携带 His 和 HA 标签的人亚铁螯合酶,并发现亚铁螯合酶形成同二聚体。错义突变酶的同二聚体的产生量很少,并且活性非常低。具有野生型和错义突变酶的异二聚体降低了但显着的酶活性,而底物的 Km 值没有显着变化。热处理导致异二聚体突变体快速失活,表明不稳定。奥加里等人(2005)假设含有正常和突变的亚铁螯合酶的异二聚体的不稳定性,以及由于突变蛋白的结构缺陷导致的低产量水平,导致EPP患者中亚铁螯合酶的酶活性较弱。

菲利普斯等人(2019) 研究了来自 10 名 X 连锁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XLEPP; 300752) 和 ALAS2(301300) 突变个体的 EBV 转化的淋巴母细胞,以及 20 名患有复合杂合 FECH 突变的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1(EPP1; 177000) 个体(10 名患者)具有低表达 IVS3-48C-T 剪接突变(612386.0015) 和 cys422 到甘氨酸取代,10 个具有 IVS3-48C-T 剪接突变和无义或剪接无效突变),以及 21 个对照。菲利普斯等人(2019) 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患者的细胞 FECH 酶活性均降低,并且 FECH 酶活性的降低与 MFRN1(SLC25A37; 610387) mRNA 水平密切相关。菲利普斯等人(2019) 还发现携带 FECH IVS3-48C-T/无义突变的 EPP1 患者线粒体铁水平降低。

▼ 分子遗传学

Lamoril 等人在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的患者中(1991) 发现 FECH 基因(612386.0001-612386.0002) 中 2 个突变存在复合杂合性。每个亲本对于其中一种突变都是杂合的。

鲁芬纳特等人(1998) 对 FECH 基因进行了系统的突变分析,采用的程序结合了 FECH 基因组 DNA 的逐外显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筛选和直接测序。他们在 29 名瑞士和法国血统的 EPP 患者中的 26 名患者中描述了 20 种不同的突变,其中 15 种突变是首次描述。所有 EPP 患者,包括那些患有肝脏并发症的患者,其 FECH 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通过定点诱变产生的相应 FECH cDNA 的细菌表达来评估所有错义突变的有害影响。

施耐德·尹等人(2000) 在 EPP 患者中发现了 5 个新的突变。其中之一是三点突变(612386.0014)。

施耐德·尹等人(2000) 指出,明显 EPP 患者的遗传构成由突变的 FECH 等位基因和“低表达”正常等位基因组成;无症状携带者的基因是突变的 FECH 等位基因和正常表达的 FECH 等位基因的组合。他们表示,通过使用 2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的单倍型分析,可以促进“低表达”等位基因的鉴定:启动子区域的 -251A-G 和 IVS1-23C-T。

使用单倍型分离分析,Gouya 等人(2002) 表明 FECH 低表达的机制是 IVS3-48T-C 多态性(612386.0015),它调节组成型异常受体剪接位点的使用。异常剪接的 mRNA 通过无义介导的衰减机制被降解,产生稳定状态的 mRNA 水平降低以及 EPP 表型表达所需的额外 FECH 酶缺乏。通过使用 EPP 对 25 个家族成员进行基因分型,他们发现,反式到特定的 FECH 突变等位基因,在所有具有明显 EPP 的个体中,只有 IVS3-48C 多态性与低表达 FECH 等位基因共分离。此外,IVS3-48C 多态性与所有无症状携带者中的正常表达等位基因共分离。对另外 40 名无关的 EPP 个体进行基因分型显示,其中 38 人具有 IVS3-48C 等位基因。

维曼等人(2003) 指出,26 个明显与 EPP 无关的家庭在瑞典 Porphyria 中心登记。他们对其中 9 个家族的剪接位点调节剂 IVS3-48C 进行了突变研究和调查。检测到 4 个新的 FECH 突变和 2 个之前报道的 FECH 突变。他们发现,所有携带突变等位基因和反式 IVS3-48C 的个体都受到明显的 EPP 影响。然而,他们认为,在 IVS3-48 处携带 T 反式突变等位基因的个体中可能存在轻微的临床和生化 EPP 症状,因为已发现 1 个此类病例。

奥里齐等人(2007) 研究了 15 个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的意大利家庭,并鉴定了 10 种不同的 FECH 突变,其中 6 种是新的。

▼ 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鲁芬纳特等人(1998) 发现导致 FECH 等位基因无效的突变是 3 个患有肝脏并发症的 EPP 家系的共同特征。

布卢默等人(1998) 重点关注需要肝移植的患者(即具有最严重表型的患者)中导致原卟啉症的基因突变。在 8 名无关患者中检查了 FECH 基因突变。从肝脏和/或淋巴母细胞中制备 RNA,并扩增特定逆转录酶嵌套聚合酶链反应并对 FECH cDNA 进行测序。产物比正常短的原因是 3 名患者(612386.0008 和 612386.0009)中外显子 3 缺失,2 名患者(612386.0010 和 612386.0011)中外显子 10 缺失,1 名患者(612386.0012)中外显子 2 缺失以及 1 名患者(612386.0012)中外显子 5 中 5 个核苷酸缺失( 612386.0013)。正常大小的产物的序列显示没有其他突变。蛋白质印迹显示,与正常肝脏相比,原卟啉症肝脏中正常大小的 FECH 蛋白数量减少。肝脏 FECH 活性的降低程度超过了 FECH 蛋白减少所能解释的程度。在最严重的原卟啉症表型中发现的基因突变具有引起 FECH 蛋白主要结构改变的特性。布卢默等人(1998) 认为肝脏可能导致原卟啉过度产生,从而导致其自身损伤,并且随着肝损伤的进展,过度产生可能会增加。

施耐德·尹等人(2000) 报道称,在 EPP 患者的 FECH 基因中总共发现了 65 种不同的突变。在 89 名携带“无效等位基因”突变(导致形成截短蛋白)的 EPP 患者中,其中 18 名出现了与 EPP 相关的肝脏并发症。另一方面,在 19 名患者中发现的 16 个错义突变中没有一个与肝脏疾病相关(p = 0.038)。

▼ 动物模型

沙阿等人(2012) 描述了一种直接机制,确定 Atpif1(614981) 调节脊椎动物 Fech 合成血红素的催化效率。由于 Fech 活性降低和线粒体 pH 值升高,Atpif1 的缺失会损害斑马鱼、小鼠和人类造血模型中的血红蛋白合成。为了了解线粒体 pH、氧化还原电位、[2Fe-2S] 簇和 Fech 活性之间的关系,Shah 等人(2012) 在“pinotage”(pnt)(一种严重贫血的斑马鱼模型)中使用了带有或不带有 [2Fe-2S] 簇的 Fech 构建体的遗传互补研究,以及调节线粒体 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的药物。[2Fe-2S] 簇的存在使得脊椎动物 Fech 容易受到 Atpif1 调节的线粒体 pH 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扰动。因此,Atpif1缺乏会降低脊椎动物Fech合成血红素的效率,导致贫血。沙阿等人(2012) 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将线粒体 Atpif1 鉴定为血红素合成调节剂,增进了对调节线粒体血红素稳态和红细胞发育机制的理解。

▼ 等位基因变异体(16 个选定示例):

.0001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GLY55CYS

Lamoril 等人在一名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的 27 岁男性中,出生于健康的非近亲法国父母(1991) 鉴定了 FECH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163G-T 颠换导致从其父亲继承的 gly55 到 cys(G55C) 取代,以及 801G-A 转换导致 met267 到 ile(M267I; 612386.0002) 继承自他的母亲。患者3岁时出现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灼痛和瘙痒,并伴有水肿和红斑。EPP 的诊断是在 17 岁时做出的。他没有贫血,肝脏检查正常,没有胆石症的迹象。淋巴细胞中亚铁螯合酶活性下降了 94%。父母双方淋巴细胞亚铁螯合酶活性均下降至正常值的 50%。两人都没有 EPP 的临床或生化症状。这两种突变均不存在于无关的 EPP 患者中,表明存在遗传异质性。

.0002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MET267ILE

讨论 Lamoril 等人在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患者的复合杂合状态下发现的 FECH 基因中的 met267-to-ile(M267I) 突变(1991),参见 612386.0001。

.0003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IVS1AS,CT,-23

Nakahashi 等人在来自一名 12 岁白人女孩的 EBV 转化的淋巴母细胞中,该女孩具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的皮肤光敏性特征(1992) 发现亚铁螯合酶活性、免疫化学定量蛋白质和 mRNA 含量约为正常值的一半。相反,先证者细胞中FECH mRNA的转录率正常,表明FECH mRNA减少是由于转录不稳定所致。先证者中编码亚铁螯合酶的 cDNA 克隆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扩增分离出来,被发现编码正常蛋白或缺乏外显子 2 的异常蛋白。基因组 DNA 分析表明异常等位基因具有点突变, C-to-T,靠近内含子 1 的受体位点。该患者的研究结果被认为证实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至少对于这种突变。FECH 基因的内含子 1 和内含子 2 都非常长(分别为 8 kb 和 7 kb)。

.0004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PHE417SER

在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的患者中,Brenner 等人(1992) 发现了一个点突变,导致 FECH 蛋白羧基末端部分的 417 号密码子从苯丙氨酸(TTC) 转变为丝氨酸(TCC)。重组亚铁螯合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表明突变蛋白的活性明显缺乏。

.0005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IVS9DS,GA,+1

中桥等人(1993) 对一名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的 37 岁日本男性进行了调查,该男性从儿童早期就经历了光过敏,并出现了以急性黄疸为特征的致命性肝功能衰竭,如 Bonkovsky 和 ​​Schned(1986) 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发现 FECH cDNA 缺少外显子 9,原因是内含子 9 供体位点的第一个位置发生 G 到 A 的转变。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分析,在受影响的家族成员中检测到了相同的突变。

.0006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IVS10DS,AG,+3

萨卡尼等人(1994)报道了一个家庭,其中一对兄弟姐妹在青春期出现了肝衰竭。父母身体健康,非近亲结婚,无光过敏或肝病家族史。两名同胞从婴儿期起就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177000)并伴有严重的光过敏。他的兄弟在 13 岁时出现了快速进行性肝衰竭。他接受了肝脏移植(Polson 等,1988),但在第二次移植后因慢性移植排斥而死亡。17岁时,他的妹妹出现肝衰竭,也需要移植;14个月后,她的情况依然良好。组织学检查证实两名同胞患有原卟啉肝病。尽管父母双方都没有症状,但各自都表现出亚铁螯合酶的部分缺陷,并且各自都被证明是 FECH 基因独特突变的杂合子。两者都是剪接位点突变。母亲的突变是内含子10供体位点+3位置处的A到G的变化;父亲的突变是位于内含子 10(612386.0007) 受体剪接位点上游 6 个碱基处的核苷酸 1088 处的 T 到 G 颠换。因此,受影响的同胞是复合杂合子。正如从供体位点和受体位点附近的位置所预期的那样,突变损害了亚铁螯合酶转录本的外显子 10 的剪接。父本突变另外在残基 363(V363G) 处用甘氨酸取代了缬氨酸,这可能会进一步降低酶活性。然而,突变的主要影响是排除了外显子 10 编码的 20 个氨基酸,这些氨基酸(除了缬氨酸)在脊椎动物进化中一直是保守的。萨卡尼等人(1994)指出杂合父母具有荧光红细胞(荧光细胞)并且红细胞原卟啉浓度增加。

.0007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VAL363GLY

Sarkany 等人讨论了 FECH 基因中的 val363-to-gly(V363G) 突变,该突变在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的同胞中以复合杂合状态发现(1994),参见 612386.0006。

.0008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IVS3DS,TG,+2

Bloomer 等人在 2 名无血缘关系的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患者中进行了肝移植(1998) 在 FECH 基因中发现杂合状态的剪接位点突变(IVS3+2T-G),导致外显子 3(氨基酸 66-105)缺失。

.0009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IVS3DS,AC,+6

Bloomer 等人在一名接受肝移植的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患者中(1998) 在 FECH 基因中发现杂合状态的剪接位点突变(IVS3+6A-C),导致外显子 3(氨基酸 66-105)缺失。

.0010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EX10DEL

Bloomer 等人通过对需要肝移植的原卟啉症(EPP1; 177000) 患者进行基因组序列分析(1998) 在 FECH 基因中内含子 10(1135A-T) 供体位点 -3 处检测到 A-T 颠换,导致外显子 10(氨基酸 360-379)缺失。Wang 等人以杂合状态报道了这种突变(1993)。

.0011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1-BP DEL,1135A

布卢默等人(1998) 在需要肝移植的原卟啉症(EPP1; 177000) 患者中发现 FECH 基因第 1135 或 1136 位处的单个腺嘌呤核苷酸缺失。布卢默等人(1998) 认为他们描述的外显子 10 突变(参见 612386.0010)表明核苷酸 1135 周围的区域对于正常剪接至关重要。

.0012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IVS2DS,AG,+11

Bloomer 等人在一名接受肝移植的原卟啉症(EPP1; 177000) 患者中(1998) 在 FECH 基因中鉴定出杂合状态的剪接位点突变(IVS2+11A-G),导致外显子 2 缺失和 29 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

.0013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5-BP DEL,NT580

Bloomer 等人在一名需要肝移植的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患者中(1998) 鉴定出 FECH 基因外显子 5 中核苷酸 580-584 的缺失,导致移码和 208 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质。

.0014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素、1
FECH、ASN408LYS、PRO409SER 和 CYS411GLY

Schneider-Yin 等人在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的患者中(2000)发现FECH基因中的三重突变存在杂合性:1224T-A、1225C-T和1231T-G,导致asn408-to-lys/pro409-to-ser/cys411-to-gly氨基酸变化。患者母亲的 FECH 基因中不存在所有 3 个突变,这表明所有 3 个突变均与源自父亲的 FECH 等位基因对齐。

.0015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IVS3AS,TC,-48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1(EPP1; 177000) 最常见的原因是这种低表达突变(IVS3-48C) 与无效 FECH 等位基因反式遗传(Herrero 等,2007)。

古雅等人(2002)描述了一种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IVS3-48T-C,其调节组成型异常受体剪接位点的使用。异常剪接的 mRNA 通过无义介导的衰减机制被降解,产生稳定状态的 mRNA 水平降低以及 EPP 表型表达所需的额外 FECH 酶缺乏。古雅等人(2002) 认为这可以解释 EPP 的不完全外显率。他们利用 25 个由已识别的突变引起的 EPP 家族,明确确定了无症状携带者父母和患有明显 EPP 的个体中 19 条带有正常表达等位基因的孤立染色体和 23 条带有低表达等位基因的孤立染色体的单倍型。 , 分别。通过对 25 个 EPP 家族成员进行基因分型,他们发现,反式特定 FECH 突变等位基因,在所有具有明显 EPP 的个体中,只有 IVS3-48C 多态性与低表达 FECH 等位基因共分离。此外,IVS3-48T 多态性与所有无症状携带者中的正常表达等位基因共分离。对另外 40 名无关的 EPP 个体进行基因分型显示,其中 38 人具有 IVS3-48C 等位基因。对内含子 3/外显子 4 序列的分析表明,在通常使用的剪接位点上游 63 bp 处存在一个隐蔽的受体剪接位点。为了测试 IVS3-48T-C 转换对拼接效率的影响,Gouya 等人(2002) 在真核表达载体中亚克隆了一个跨越外显子 3-4 的 1,936 bp 基因组片段,仅在 T/C 核苷酸上有所不同。IVS3-48C 和 IVS3-48T 小基因的转染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使用了生理和预测的隐性受体位点,但效率不同。IVS3-48C 小基因产生 40% 的异常剪接 mRNA,而 IVS3-48T 小基因仅产生 20%。

为了在更大的队列中证实 EPP 的临床表达通常需要野生型等位变体的低表达,Gouya 等人(2004) 研究了 55 名患者和 80 名无关的白人受试者作为对照组。他们证实,野生型低表达等位基因现象通常以表明 EPP 不完全外显的机制起作用。

古雅等人(2006) 表明 IVS3-48C 等位基因的频率从日本人的 43% 到西非黑人的不到 1%。他们的结论是,这种突变可能是在移民离开非洲后不久发生的。

.0016 原卟啉症,红细胞生成,1
FECH,ALA185THR

Herrero 等人在一名患有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1; 177000) 的 15 岁女孩中(2007) 鉴定了 FECH 基因外显子 5 中的纯合 553G-A 转换,导致 ala185 至 thr(A185T) 取代。她的 IVS3-48T-C 多态性 T 变体是纯合的(参见 612386.0015)。A185T突变的残余活性是正常的4%。她的父母和她的妹妹均无症状,均为 A185T 突变杂合子,且均不携带低表达 IVS3-48C 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