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 血小板-白细胞C 激酶底物 同源结构域和 RhoGEF 结构域的蛋白质 G4; PLEKHG4
血小板-白细胞C 激酶底物 同源结构域蛋白,G 族,成员 4
PURATROPHIN 1
PURKINJE 细胞萎缩相关蛋白 1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PLEKHG4
细胞遗传学位置:16q22.1 基因组坐标(GRCh38):16:67,277,580-67,289,480(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Ishikawa 等人通过在日本家族(SCA31; 117210) 中寻找与纯形式小脑共济失调相关的 16q 染色体区域中的基因,然后对人脑 mRNA 进行 RT-PCR,发现了这一点(2005)克隆了 PLEKHG4 的几个剪接变体,他们将其命名为 puratropin-1。全长蛋白质含有 1,192 个氨基酸,计算分子量为 134 kD。它包含一个细胞视黄醛结合/三重功能结构域,随后是血影蛋白重复结构域、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结构域、Dbl 同源结构域和 血小板-白细胞C 激酶底物 样同源结构域,表明 puratropin-1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高尔基体的信号传导和肌节蛋白动力学。最丰富的剪接变体具有未剪接的内含子 1,导致内含子 1 内 26 个氨基酸后出现提前终止密码子。RT-PCR 检测到多种人体组织中 Puratropin-1 的表达,其中睾丸和胰腺中的表达最强。Northern blot分析无法检测到puratropin-1,表明mRNA并不丰富。
▼ 基因结构
石川等人(2005) 确定 PLEKHG4 基因包含 21 个外显子,跨度 13.7 kb。
▼ 测绘
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Ishikawa 等人(2005) 将 PLEKHG4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16q22.1。
▼ 基因功能
Lim 等人使用酵母 2-杂交筛选、转染 HEK293 细胞的亲和纯化分析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2006) 开发了涉及 23 种遗传性共济失调的 54 种人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通过数据库分析,他们扩展了核心网络,以包含更远相关的相互作用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充当遗传修饰剂。在该网络中,puratropin-1 和 ATXN1(601556) 均与核仁蛋白 COIL(600272) 相互作用。
▼ 分子遗传学
Ishikawa 等人在来自 52 个不相关的日本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患有纯小脑性共济失调,对应到染色体 16q(SCA31;117210)(2005) 鉴定了 PLEKHG4 基因 5-prime 非翻译区的杂合突变(-16C-T; 609526.0001)。
维佐雷克等人(2006) 在 537 名欧洲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中发现 PLEKHG4 基因没有突变,表明它不是白种人群体中该疾病的常见原因。
氨基等人(2007) 鉴定出一个患有与 16q 染色体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日本家族,该家族没有 -16C-T 转变,但在 Ohata 等人报告的患者中鉴定的 PLEKHG4 基因携带共同的单倍型着丝粒(2006)谁也没有携带普通-16C-T的变化。研究结果将疾病基因座重新定义为位于 PLEKHG4 基因着丝粒多态性(他们称之为 SNP04)和 -16C-T 转变之间的 900 kb 区域。
▼ 等位基因变异体(1 个选定示例):
.0001 重新分类 - 意义未知的变体
PLEKHG4,-16C-T
该变体以前称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6q22-LINKED,已根据 Amino 等人的研究结果重新分类(2007)。
Ishikawa 等人在来自 52 个不相关的日本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患有纯小脑性共济失调,对应到染色体 16q(117210)(2005)在PLEKHG4基因的5-prime非翻译区的核苷酸4255处鉴定出杂合的C到T转变,位于推定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上游16bp处。在 1,000 条对照染色体中未发现该突变。功能表达研究表明该突变可能导致 PLEKHG4 mRNA 表达减少。受影响个体的小脑组织在浦肯野细胞的细胞质中显示出 puratropin-1 的聚集体。
欧阳等人(2006) 在来自 9 个日本家族的 20 名患有 16q 连锁共济失调的患者以及 2 名散发性疾病患者中发现了 PLEKHG4 -16C-T 转变。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病年龄较晚(平均 62 岁)、步态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球震颤和小脑萎缩。不太常见的特征包括听力丧失、震颤、腱反射灵敏和振动感减弱。1 个家庭的受影响成员表现出痉挛,但没有足底伸肌反应。在 1 个近亲家庭中,4 名受影响的同胞为突变纯合子,另外 2 名同胞为杂合子。纯合子同胞发病年龄较早,但其他表型与杂合子同胞没有不同。两个最大家族的受影响成员具有相同的疾病单倍型,这表明存在创始人效应。
奥哈塔等人(2006) 在来自 51 个日本小脑性共济失调家庭的 63 名患者中鉴定出了 PLEKHG4 基因中的 -16C-T 转变。所有家庭都来自长野县,该县因陡峭的山脉而相对偏僻,其中 49 个家庭具有共同的单倍型。表型是同质的,成人发病,纯小脑性共济失调,没有其他症状。然而,1 名受影响的患者没有携带 -16C-T 转变,尽管她受影响的家庭成员确实有这种变化。此外,该患者仅共享共同单倍型的一小部分,包括-16C-T转变的着丝粒区域,这表明真正的致病性突变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基因中。
氨基等人(2007) 鉴定出一个患有与 16q 染色体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日本家族,该家族没有 -16C-T 转变,但在 Ohata 等人报告的患者中鉴定的 PLEKHG4 基因携带共同的单倍型着丝粒(2006)谁也没有携带普通-16C-T的变化。研究结果将疾病基因座重新定义为位于 PLEKHG4 基因着丝粒多态性(他们称之为 SNP04)和 -16C-T 转变之间的 900 kb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