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 F; CCNF

仅 F框 蛋白质 1;FBXO1;FBX1

HGNC 批准基因符号:CCNF

细胞遗传学定位:16p13.3 基因组坐标(GRCh38):16:2,429,447-2,458,854(来自 NCBI)

▼ 说明

CCNF 基因编码细胞周期蛋白 F,这是一种具有 786 个残基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周期蛋白家族的成员。与细胞周期蛋白家族的大多数成员不同,它不结合或激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F 也属于 F框 蛋白家族,参与 E3-泛素-蛋白连接酶复合物的形成,介导靶蛋白的蛋白酶体降解(Williams 等人总结,2016)。

▼ 克隆与表达

在 16p13.3 区域寻找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PKD1; 173900) 的候选基因时,Kraus 等人(1994)确定了细胞周期蛋白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他们通过测序、确定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和 Northern blot 分析来表征转录本。细胞周期蛋白 F 在序列上与细胞周期蛋白 A(CCNA; 123835) 和 B(CCNB; 123836) 相关,是已知最大的人类细胞周期蛋白。

▼ 基因功能

白等人(1996) 确定 SKP1(601434) 与 CCNF、SKP2(601436) 结合,并可能与可能参与泛素蛋白水解的其他调节蛋白结合。结合通过称为 F 框的新颖图案发生。F 框包含大约 40 个残基,并且在 Bai 等人鉴定的 F 框蛋白中大约有一半(1996),它与富含亮氨酸的区域(LRR) 相关,如 SKP2,或与 WD40 重复序列相关,如 BTRC(603482)。仅 F框 的蛋白质(包括 CCNF)不包含其他可识别的基序。

D'Angiolella 等人从公正的筛选开始(2010) 鉴定出 CP110(609544),一种对于中心体复制至关重要的蛋白质,作为细胞周期蛋白 F 的相互作用物和底物。使用与其他 F框 蛋白-底物对不同的底物结合模式,CP110 和细胞周期蛋白 F 物理结合在细胞周期 G2 期的中心粒上,CP110 被 SCF(细胞周期蛋白 F)泛素连接酶复合物泛素化(参见 603134),导致其降解。G2 期 siRNA 介导的细胞周期蛋白 F 缺失会诱导中心体和有丝分裂异常,例如多极纺锤体和带有滞后染色体的不对称双极纺锤体。这些表型通过共沉默 CP110 得到恢复,并通过表达不能结合细胞周期蛋白 F 的 CP110 稳定突变体来重现。最后,D'Angiolella 等人(2010) 表明,培养细胞中稳定的 CP110 突变体的表达也会促进微核的形成,微核是染色体不稳定的标志。德安吉奥莱拉等人(2010) 提出 SCF(细胞周期蛋白 F)介导的 CP110 降解对于有丝分裂的保真度和基因组完整性是必需的。

▼ 测绘

克劳斯等人(1994) 在染色体 16p13.3 上鉴定出 CCNF 基因。

奥伯迈尔等人(1995) 通过分析含有罗伯逊易位的仓鼠/小鼠或人/小鼠体细胞杂交体,将 Ccnf 基因定位到小鼠 17 号染色体。为了更准确地作图,他们使用了 BXD 重组近交系系统。

▼ 分子遗传学

Williams 等人在一个英国血统的澳大利亚多代大家庭(FALS10) 的 5 名患有额颞叶痴呆和/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5(FTDALS5; 619141) 的受影响成员中进行了研究(2016) 鉴定出 CCNF 基因中的杂合错义突变(S621G, 600227.0001)。该突变是通过连锁分析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相结合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它没有出现在几个公共数据库中,但在 ExAC 数据库中被发现过一次(频率为 8.6 x 10(-6))。其中 4 名患者患有 ALS,1 名患者患有 FTD。此外,还有 4 名无症状突变携带者,年龄小于 40 岁或 60 ,这表明外显率具有年龄依赖性。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S621G 突变导致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 功能障碍,导致泛素化蛋白异常积累,包括 RRM2(180390) 和 TDP43(605078)。该缺陷是由于泛素化异常或蛋白酶体转移受损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蛋白水解作用改变造成的。为了确认遗传关联,对由数百名家族性或散发性 ALS 和/或 FTD 患者组成的几个大型队列进行了靶向、全外显子组或全基因组测序,在无关的家族性疾病患者的 CCNF 基因中发现了 5 种新的杂合错义变异(参见,例如,S195R,600227.0002),以及散发性疾病患者中的7种新的杂合变异体(参见,例如,R392T,600227.0003和E624K,600227.0004)。这些新突变经桑格测序证实,往往会影响保守残基,并且在公共数据库中不存在(E624K 除外,它在 ExAC 中出现频率较低)。无法对家族病例中发现的变异进行分离研究。至少 1 名患有 FTD 和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患者(NA09-350) 已确诊 TDP43 神经病理学。对这些新型错义 CCNF 变体中的几种的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它们也会导致泛素蛋白酶系统的不同功能障碍,类似于 S621G。作者假设了一种主要的毒性功能获得机制。对约 2,000 名额外 ALS 患者的进一步复制队列进行的基因研究显示,与对照组(0.67%) 相比,散发性 ALS 患者(1.39%) 的 CCNF 中罕见蛋白质改变变异丰富。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异常的细胞周期蛋白 F 可能通过破坏泛素化和蛋白质稳态而在家族性和散发性 ALS 中发挥作用,这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其他形式的 ALS 和 FTD)的常见机制。

▼ 等位基因变异体(4 个选定示例):

.0001 额颞叶痴呆和/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5
CCNF,SER621GLY

Williams 等人在一个英国血统的澳大利亚多代大家庭(FALS10) 的 5 名患有额颞叶痴呆和/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5(FTDALS5; 619141) 的受影响成员中进行了研究(2016) 在 CCNF 基因的外显子 16 中发现了一个杂合的 c.1861A-G 转换(c.1861A-G,NM_001761),导致 PEST 结构域中高度保守的残基处发生 Ser621 到甘氨酸(S621G) 的取代。该突变是通过连锁分析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相结合发现的,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它在 ExAC 数据库中被发现过一次(频率为 8.6 x 10(-6))。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该突变导致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 功能障碍,导致泛素化蛋白异常积累,包括 RRM2(180390) 和 TDP43(605078)。该缺陷是由于泛素化或蛋白酶体转运异常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蛋白水解作用改变造成的。其中 4 名患者患有 ALS,1 名患者患有 FTD。此外,还有 4 名无症状突变携带者,年龄小于 40 岁或 60 ,这表明外显率具有年龄依赖性。

.0002 额颞叶痴呆和/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5
CCNF,SER195ARG

在一名患有额颞叶痴呆和/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5(FTDALS5; 619141) 家庭的西班牙女性(SP-37) 中,Williams 等人(2016) 在 CCNF 基因的外显子 6 中鉴定出杂合的 c.585T-G 颠换(c.585T-G,NM_001761),导致 ser195 到 arg(S195R) 的取代。该突变已通过桑格测序证实,但并未出现在公共数据库中。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该突变损害了泛素介导的蛋白酶体降解。先证者在 54 岁时患上 ALS;她没有痴呆症。隔离研究无法进行,但据报道,她的父亲患有痴呆症和帕金森症,她的祖母则患有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等虚弱症状。

.0003 额颞叶痴呆和/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5
CCNF、ARG392THR

Williams 等人在一名偶发性额颞叶痴呆和/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5(FTDALS5; 619141) 患者中进行了研究(2016) 在 CCNF 基因的外显子 11 中鉴定出杂合的 c.1175G-C 颠换(c.1175G-C,NM_001761),导致细胞周期蛋白 N 中高度保守的残基处的 arg392 至 thr(R392T) 取代领域。该突变已通过桑格测序证实,但并未出现在公共数据库中。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该突变损害了泛素介导的蛋白酶体降解。没有提供临床细节,但该患者患有散发性额颞叶痴呆,显然没有 ALS。

.0004 额颞叶痴呆和/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5
CCNF、GLU624LYS

Williams 等人在一名偶发性额颞叶痴呆和/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5(FTDALS5; 619141) 患者中进行了研究(2016) 在 CCNF 基因的外显子 16 中鉴定出杂合的 c.1870G-A 转换(c.1870G-A,NM_001761),导致 PEST 结构域中高度保守的残基处发生 glu624 到 lys(E624K) 取代。该突变经桑格测序证实,在多个公共数据库中并不存在,但在 ExAC 数据库中以非常低的频率(8.6 x 10(-6))被发现。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该突变损害了泛素介导的蛋白酶体降解。没有提供临床细节,但患者有散发性 ALS,显然没有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