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皮综合症1; PSS1

PSS
脱皮、家族性持续性广泛性
角质松解剥脱症
先天性乳牙皮肤

有证据表明脱皮综合征 1(PSS1) 是由 6p21 号染色体上角链蛋白基因(CDSN; 602593) 的纯合突变引起的。

▼ 说明

脱皮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发病年龄从出生到成年各不相同。临床上,其特征是皮肤瘙痒性或非瘙痒性自发性浅表脱皮,有时伴有红斑或水疱。皮肤受累通常是全身性的,但在某些患者中,头皮、面部、手掌和脚底可能不受影响。据报道有季节性变化。组织学图像的特征是角质层和颗粒层之间的表皮分离(Hacham-Zadeh 和 Holubar 总结,1985)。

广义 PSS 已细分为非炎症型(指定为 A 型)和炎症型(指定为 B 型)(Traupe,1989;Judge 等,2004)。B 型皮肤普遍脱皮,伴有瘙痒和特应性,其特征是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出现整个皮肤终生斑片状脱皮。据报道,一些患者的 IgE 水平较高(Oji 等人,2010 年总结)。A 型是一种持续的非红斑性剥脱,通常是先天性的或在儿童时期出现(Mallet 等人的总结,2013)。

脱皮综合征的遗传异质性

剥皮皮肤综合征 2(PSS2;609796)是一种肢端疾病,主要累及手掌和足底皮肤,由染色体 15q15 上的 TGM5 基因(603805) 突变引起。剥皮综合征 3(PSS3;616265)是由染色体 19q13 上的 CHST8 基因(610190)突变引起的。剥皮综合症 4(PSS4;607936)是由染色体 3q21 上的 CSTA 基因(184600)突变引起的。剥皮综合征 5(PSS5;617115)是由染色体 18q22 上的 SERPINB8 基因(601697)突变引起的。PSS6(618084) 是由染色体 1q21 上的 FLG2 基因(616284) 突变引起的。

▼ 临床特征

Kurban 和 Azar(1969) 描述了在近亲婚姻的 9 个后代中,有 3 名受影响的男性和 1 名受影响的女性。以前没有描述过这种情况的家族发生情况。Fox(1921) 和 Bechet(1938) 描述了零星病例。阿卜杜勒-哈菲兹等人(1983) 报告称,科威特的 2 个家庭各有 2 名受影响的男性和 1 名受影响的女性。1个家庭,父母是近亲结婚。描述了光学和超显微观察结果。Hacham-Zadeh 和 Holubar(1985) 描述了受影响的库尔德犹太兄弟姐妹与第一代表亲父母。Levy 和 Goldsmith(1982) 以及 Heid 等人报道了近亲父母后代的其他家族病例(1983)。

梅沃拉等人(1987) 报道了一名 28 岁的白人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性鱼鳞病样皮肤病。出生时,她的皮肤呈弥漫性红色,并且普遍结痂。没有外翻。普遍的红斑后来被迁移性红斑鳞屑所取代,这些鳞屑不影响手掌和脚底,并在弥漫增厚的脏灰色皮肤背景上演变。面部持续弥漫性红斑,但无水疱或粘膜病变。皮损发展的典型模式是在 6 至 8 天的时间内发生,并且可以通过适度摩擦皮肤来诱发,开始时出现一个微红色斑点,并在其边缘扩展出一个薄薄的角质领圈;表面最初是光滑的,但后来被大片灰色鳞片覆盖,这些鳞片剥落,留下再生的背景皮肤。青春期后,她皮肤的灰色增厚逐渐减少,但红斑脱皮病变却没有任何改善,尽管每年夏天都会明显消退。瘙痒症呈反季节周期性,夏季加重。该患者还表现出中度均匀的掌跖角化症并伴有皲裂,她的指甲有轻微营养不良,其中一些表现出明显的反甲病。她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正常,毛干的显微镜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据报道,一名兄弟也患有类似的皮肤病,他在 8 个月大时死亡;没有病历。先证者的实验室分析显示 IgE 水平显着升高。皮损皮肤光镜可见牛皮癣样棘皮症、角化不全角化过度、颗粒细胞层缺失、真皮上层中度炎症浸润;非病变皮肤显示轻微的棘皮症、正角化过度角化和正常的颗粒细胞层。从超微结构上看,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最上表皮层中的空泡电子致密颗粒,作者认为这是异常的透明角质蛋白。此外,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CRABP;参见 180230)增加了 4 倍。

王子等人(2010)研究了来自德国的一个近亲罗姆人大家庭,其中两个兄弟和一个远亲男孩和女孩从出生起就表现出普遍的浅表皮肤剥落,并伴有严重的瘙痒和季节性变化的特应性表现。所有 4 名患者的初始临床表现均发生在出生后第一周,包括不寻常的鱼鳞病样红皮病,伴有白色浅表剥脱,伴有正常的出生体重和生长,没有鱼鳞病综合征形式的迹象。受影响的个体还表现出严重的瘙痒,特别是在温暖的天气下,对坚果和鱼的食物过敏,以及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和/或哮喘的反复发作。总 IgE 水平大大升高。其中两名儿童在婴儿期头发异常细密,很容易被拔掉,但患者没有表现出任何脱发,毛干分析呈内陷性脱发阴性。对所有 4 名患者进行了皮肤穿刺活检,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分析显示角质细胞脱离增强。

以色列等人(2011) 报道了一名 32 岁的犹太男子,其父母是表亲,患有先天性瘙痒性皮疹,最初被诊断为内瑟顿综合征(256500)。出生后三天开始,他的腿部、手臂和躯干出现大面积红色脱皮,面部发红、水肿。皮疹一直持续到成年,很少有轻微改善的时期,主要是在春季。此外,从10岁起,他的指甲就变得又厚又黄。他的 IgE 水平明显升高,皮肤活检显示轻度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膜内和角膜下分离、颗粒增多和棘皮症,以及真皮内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和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毛发显微镜显示正常的毛干结构。据报道,一位妹妹也有类似的皮肤表现。

泰莱姆等人(2012) 研究了一名来自德系犹太人家庭的 10 个月大男孩,该男孩皮肤大面积斑片状脱皮,表面脱离区域下方有红斑和轻微渗出。指甲、头发和牙齿均正常,没有其他异常。眉毛和头皮毛发的显微镜检查未发现结构异常。皮肤活检显示浅表血管周围轻度海绵状银屑病样皮炎,伴有许多角膜下分离区域。泰莱姆等人(2012) 指出,这种表现让人想起内瑟顿综合症或脱皮综合症。

▼ 测绘

在中东起源的一个大型近亲亲属和 3 个小型近亲繁殖家族中,皮肤普遍剥落,其中 1 个曾由 Levy 和 Goldsmith(1982)、Cassidy 等人报道过(2005) 排除了染色体 15q15.2 上的 TGM5(603805) 基因座。

Oji 等人在来自德国的一个罗姆近亲大家庭中,有两个兄弟和一个远房亲戚的男孩和女孩患有与瘙痒和特应性相关的全身皮肤脱皮(2010) 进行了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并确定了 6p 染色体上的候选区域。假设 2 个孤立的谱系,每个谱系有 2 个受影响的个体,精细映射将关键区间缩小到 3.3-cM(5.7-Mb) 区间,lod 得分为 5.4。纯合性作图鉴定出 6p21 号染色体上有一个 3.0 Mb 的间隔,包含 195 个基因。

▼ 分子遗传学

Oji 等人发现,来自德国一个罗姆人近亲血缘家庭的 4 名受影响个体患有全身性皮肤脱皮、瘙痒和染色体 6p21 特应性(2010) 分析了编码角蛋白的功能候选基因 CDSN,并鉴定了无义突变的纯合性(K59X; 602593.0003)。该突变在家族中随疾病分离,并且在 220 条种族匹配的染色体中未发现。王子等人(2010) 生成了 3 维皮肤模型,并证明角链蛋白的缺乏会导致表皮屏障缺陷,他们认为这可以解释特应性疾病的易感性。

在一名患有全身瘙痒性皮肤脱皮的犹太男子中,Israel 等人(2011) 对 CDSN 基因进行了测序,并鉴定了 1 bp 缺失的纯合性(c.746delG; 602593.0004),该缺失在 50 个群体匹配的对照中未发现。他未受影响的表亲父母和受影响的姐妹的突变状态尚未报告。

Telem 等人发现,一名来自德系犹太人家庭的 10 个月大男孩患有广泛的斑片状皮肤脱皮,但排除了 SPINK5 基因(605010) 的突变(2012) 鉴定了 CDSN 基因中 4 bp 重复的纯合性(c.164dupGCCT;602593.0005)。他未受影响的父母的重复是杂合的,而在 50 个德系犹太人对照中没有发现这种情况。

Mevorah 等人最初描述了一名 50 岁的白人女性,她患有广泛的皮肤脱皮和红斑(1987),马利特等人(2013) 鉴定了 CDSN 基因中无义突变的纯合性(G142X; 602593.0006)。她的两个健康的孩子是该突变的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