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H-辅酶q10氧化还原酶亚基 B10; NDUFB10

  • NADH-辅酶q10氧化还原酶 1 β 亚复合物,10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NDUFB10

细胞遗传学定位:16p13.3 基因组坐标(GRCh38):16:1,959,538-1,961,975(来自 NCBI)

▼ 说明

NDUFB10 基因编码多亚基 NADH:辅酶q10氧化还原酶(线粒体复合物 I)的辅助亚基,它是电子传递链中的第一个酶复合物。 NDUFB10 在复合体 I 的后期组装阶段至关重要(Friederich 等人的总结,2017)。 参见 NDUFA2(602137)。

▼ 克隆与表达

Loeffen 等人通过 EST 数据库检索和 PCR 相结合(1998) 分离出编码 NDUFB10 和 7 个其他复合物 I 亚基的人类 cDNA。 预测的 172 个氨基酸的人类蛋白与牛同源物 PDSW 82% 相同。 亲水分析显示,NDUFB10 和其他 4 个亚基具有整体亲水模式,尽管它们存在于复合物 I 的疏水蛋白(HP) 部分中。参见 NDUFA10(603835)。

▼ 测绘

通过辐射混合分析,Emahazion 等人(1998) 将 NDUFB10 基因对应到 16p13.3。

▼ 基因功能

弗里德里希等人(2017) 指出 NDUFB10 缺乏线粒体输入信号并与 CHCHD4(611077) 相互作用,以便被适当氧化和折叠以输入线粒体。 NDUFB10 被确定为复合物 I 的辅助亚基,在组装过程的后期发挥作用。

▼ 分子遗传学

Smeitink 和 van den Heuvel(1999) 回顾了有关人类核编码复合物 I 亚基的可用分子数据。

在一名患有致命性线粒体复合物 I 缺陷核型 35(MC1DN35; 619003) 的女婴中,Friederich 等人(2017) 鉴定了 NDUFB10 基因中的复合杂合突变(603843.0001 和 603843.0002)。 这些突变是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的,每个突变都遗传自未受影响的父母,证实了分离。 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织中的 NDUFB10 蛋白水平显着降低。 体外研究表明,突变蛋白异常定位于细胞质而不是线粒体; 这可能是由于与 CHCHD4(611077) 的相互作用受损,CHCHD4 通常有助于氧化蛋白质折叠并导入线粒体。 额外的分析发现了复合物 I 的后期组装缺陷,表明 NDUFB10 是正确的复合物 I 组装所必需的。

▼ 等位基因变异体(2 个选定示例):

.0001 线粒体复合物 I 缺陷,核 35 型(1 名患者)
NDUFB10,1-BP INS,206T

Friederich 等人在一名由欧洲血统无关父母所生的女婴中,患有致命性线粒体复合物 I 缺陷核型 35(MC1DN35; 619003)(2017) 鉴定了 NDUFB10 基因中的复合杂合突变:1 bp 插入(c.206_207insT、NM_004539.1),导致移码和提前终止(Glu70Ter),以及 c.319T-C 转变,导致 高度保守残基处的 cys107 至 Ser(C107S;603843.0002)替换。 这些突变是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并通过桑格测序证实的,每个突变都遗传自未受影响的父母,证实了分离。 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织中的 NDUFB10 蛋白水平显着降低。

.0002 线粒体复合物 I 缺陷,核 35 型(1 名患者)
NDUFB10、CYS107SER

讨论 NDUFB10 基因中的 c.319T-C 转变(c.319T-C,NM_004539.1),该转变导致 cys107 到 Ser(C107S)的取代,该取代在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中以复合杂合状态发现: Friederich 等人的致命线粒体复合物 I 缺陷核型 35(MC1DN35; 619003)(2017),参见 6038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