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

有证据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与干扰素 γ 基因(IFNG; 147570)、NBS1 基因(602667)、PRF1 基因(170280) 或 SBDS 基因(607444)。

TERT(187270) 或 TERC(602322) 基因突变的患者的骨髓衰竭也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参见 PFBMFT1(614742) 和 PFBMFT2(614743)。

▼ 说明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骨髓疾病,每年每百万人中有 2 至 5 人受到影响。 这些病例中约 75% 被归类为特发性(Young,2000)。 在大约 15% 的病例中,可以发现药物或感染会导致发育不全,但为什么只有某些人容易受影响尚不清楚。 在约 5% 至 10% 的患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原发性的,即具有家族性或存在一种或多种相关的躯体异常(Vulliamy 等人总结,2002)。

▼ 分子遗传学

干扰素-γ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干细胞区室的最终损伤。 杜福尔等人(2004) 研究了 67 名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白人患者和正常对照中 IFNG(147570.0001) 的 VNDR 1349 多态性的分布。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中等位基因 2 的纯合性(每条染色体上有 12 个重复)或仅在 1 条染色体上有 12 个重复的频率显着更高(分别为 p = 0.005 和 0.004)。 无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对免疫抑制的反应如何,多态性均等分布。 杜福尔等人(2004) 得出结论,IFNG 基因第 1349 位 12 个 CA 重复的纯合性与白种人受试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密切相关。

Shimada 等人对一名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 11 岁日本女孩进行了研究(2004) 鉴定了 NBS1 基因中 I171V 突变的纯合性(602667.0007)。 该患者没有 NBS 特征(251260)。 对患者淋巴母细胞系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在不存在断裂剂的情况下,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畸变显着增加,表明基因组不稳定。

索洛穆等人(2007) 在 5 名无关的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发现了 PRF1 基因(170280.0011-170280.0013) 的突变。 5 名患者中有 4 名在骨髓活检中显示噬血细胞增多,但没有一人出现噬血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表现(FHL2;603553)。 这些患者的穿孔素蛋白水平非常低或不存在,穿孔素颗粒不存在,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显着降低。 索洛穆等人(2007) 得出结论,PRF1 基因改变可以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激活。

卡拉多等人(2007) 在 91 名无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有 4 名发现了 SBDS 基因杂合突变(607444.0002)。 与其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相比,这些患者平均更年轻(5 至 19 岁)。 接受测试的两名母亲都是突变携带者; 这两人和另一位未接受检测的母亲都有亚临床轻度贫血病史。 杂合突变携带者SBDS蛋白表达部分缺失,表明单倍体不足。 尽管在患者的粒细胞中观察到端粒缩短,但淋巴细胞的端粒长度正常。 SBDS 基因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会导致 Shwachman-Diamond 综合征(SDS; 260400),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未出现 SDS 中所见的胰腺外分泌功能衰竭或骨骼异常。 4 名先证者之一也是 TERT 基因中推测的致病性变异的杂合子。

关联待确认

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与 MASTL 基因变异之间可能关联的讨论,请参阅 6082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