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锚蛋白重复 1 的 B 细胞支架蛋白; BANK1

  • FLJ20706
  • BANK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BANK1

细胞遗传学位置:4q24 基因组坐标(GRCh38):4:101,790,730-102,074,812(来自 NCBI)

▼ 说明

BANK1 是一种 B 细胞特异性支架蛋白和 LYN(165120) 酪氨酸激酶底物,可促进肌醇 1,4,5-三磷酸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参见 ITPR1;147265)(Yokoyama 等,2002)。

▼ 克隆与表达

Yokoyama 等人通过固相磷酸化筛选,然后对 Daudi B 细胞中分离的 RNA 进行数据库分析和 PCR(2002) 克隆了 BANK1,他们将其称为 BANK。推导的 755 个氨基酸蛋白质的计算分子量为 85.5 kD。BANK1 与小鼠 Bcap(PIK3AP1; 607942) 具有氨基酸同源性,尤其是在锚蛋白重复基序和预测的卷曲螺旋区域上。BANK1 含有 23 个可能被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包括几个潜在的 SH2 结构域结合位点。通过 Northern 印迹分析,在小鼠脾脏和人 Daudi B 细胞系中检测到 3.2 kb 转录物,但在 T 细胞或骨髓细胞中未检测到。Yokoyama 等人通过对各种 B 和 T 谱系细胞进行 RT-PCR 分析(2002) 表明 BANK1 表达仅限于表达功能性 B 细胞抗原受体(BCR) 的 B 细胞。

▼ 基因功能

通过免疫沉淀分析和分光光度法,Yokoyama 等人(2002) 表明 BANK1 经历了受体依赖性酪氨酸磷酸化,并且 BANK1 激活增强了 BCR 诱导的细胞内钙储备的钙动员。通过 BANK1 和 LYN 突变体的共免疫沉淀分析,Yokoyama 等人(2002) 证明 BANK1 残基 367-653 是与 LYN 和 BANK1 酪氨酸磷酸化相关联所必需的。BANK1 氨基酸 1-367 与 ITPR2(600144) 相互作用。通过 BANK1、LYN 和 ITPR2 以及各种突变体共表达的相互作用和磷酸化分析,Yokoyama 等人(2002) 得出结论,BANK1 促进 LYN 介导的肌醇 1,4,5-三磷酸受体酪氨酸磷酸化。

▼ 测绘

通过数据库序列分析,Yokoyama 等人(2002) 将 BANK1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4q22-q24。

▼ 分子遗传学

关联待确认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52700)是一种原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产生自身抗体和复杂的基因遗传。Kozyrev 等人在使用 85,042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进行的 SLE 全基因组关联扫描中(2008) 确定了 SLE 与 BANK1 基因中的非同义替换 rs10516487(R61H; 610292.0001) 之间的关联。他们复制了孤立病例对照集的关联。在对 BANK1 cDNA 的分析中,他们发现了 2 种同工型,一种是全长,另一种是选择性剪接且缺少外显子 2,编码的蛋白质没有假定的 IP3R 结合结构域(147265)。转录本的差异表达取决于分支点位点 SNP rs17266594,与 rs10516487 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在锚蛋白结构域(rs3733197) 中发现了第三个相关变体。这些发现表明 BANK1 是 SLE 的易感基因,其变异影响调控位点和关键功能域。与疾病相关的变异可能有助于持续的 B 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和 SLE 的 B 细胞过度活跃特征。

▼ 动物模型

使用流式细胞术,Aiba 等人(2006) 表明 Bank 在大多数小鼠 B 细胞亚群中表达,但 Bank 表达在生发中心(GC) B 细胞中降低。相叶等人(2006) 培育了 Bank 缺陷小鼠,发现 Bank 对于 B 细胞发育的大多数方面都是可有可无的。然而,Bank 缺陷小鼠具有较高水平的成熟 B 细胞和自发性 GC B 细胞,特别是对 T 依赖性抗原的反应,以及较高的血清 IgG2a。库缺陷的 B 细胞对 Cd40 的增殖反应增强(109535)。在缺乏 Cd40 和 Bank 的小鼠中,T 依赖性抗原免疫反应所增加的 GC 形成和 IgM 分泌被消除。Western blot 分析显示 Bank 缺陷 B 细胞中 Cd40 介导的 Akt(164730) 激活增强。相叶等人。

▼ 等位基因变异体(1 个选定示例):

.0001 重新分类 - 意义未知的变体
BANK1,ARG61HIS(rs10516487)

该变体以前的标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已被重新分类,因为其对表型的贡献尚未得到证实。

科济列夫等人(2008) 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52700) 与 BANK1 基因中的非同义替换 rs10516487 之间存在关联。该 SNP 由 G 到 A 的转变组成,导致密码子 61 处的 arg 被 his 取代,G 等位基因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