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8 样蛋白 3; EPS8L3
- EPS8相关蛋白3;EPS8R3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EPS8L3
细胞遗传学定位:1p13.3 基因组坐标(GRCh38):1:109,750,080-109,763,923(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通过在 EST 数据库中搜索与 EPS8(600206) 相似的序列,Tocchetti 等人(2003) 鉴定了小鼠和人类 EPS8L3,他们将其命名为 EPS8R3。他们还鉴定了小鼠和人类 EPS8R1(EPS8L1; 614987) 和 EPS8R2(EPS8L2; 614988)。推导的EPS8R3蛋白含有593个氨基酸。所有 EPS8 相关蛋白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 N 端磷酸酪氨酸结合结构域、随后的 SRC(190090) 同源 3(SH3) 结构域和与 C 端效应结构域显着相似的 C 端区域EPS8。然而,托凯蒂等人(2003) 指出小鼠和人类 EPS8R3 都缺乏 C 端效应结构域的前 30 个氨基酸。
Offenhauser 等人通过筛选 HeLa 细胞 cDNA 文库(2004)获得了全长EPS8L3克隆,其编码推导的59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对成年小鼠组织的 Northern blot 和 PCR 分析检测到 Eps8l3 在睾丸、胎盘和肠道中高表达。在卵巢、皮肤、肾上腺、唾液腺、胸腺和胃中表达较弱,在其他检查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16.5天小鼠胚胎的原位杂交显示Eps8l3仅在肠内粘膜层表达,后肠中的表达高于中肠或前肠。
▼ 基因结构
托凯蒂等人(2003) 确定 EPS8L3 基因包含 19 个外显子,跨度至少 13.6 kb。第一个外显子是非编码的。
▼ 测绘
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Tocchetti 等人(2003) 确定人类 EPS8L3 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p11 或 1p13.3。他们将小鼠 Eps8l3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3F2.2。
Gross(2012) 根据 EPS8L3 序列(GenBank AY074930) 与基因组序列(GRCh37) 的比对,将人类 EPS8L3 基因对应到染色体 1p13.3。
▼ 基因功能
由 EPS8、API1(BIRC2;601712)、SOS1(182530) 和 PI3 激酶的 p85 亚基(参见 171833)组成的蛋白质复合物形成一个调节亚基,显示 RAC(602048)-鸟嘌呤交换因子(GEF) 活性,是肌节蛋白重塑和膜褶皱形成所必需的。奥芬豪瑟等人(2004) 发现 EPS8L1、EPS8L2 和 EPS8L3 与来自人 293T 细胞的内源 API1 发生共免疫沉淀。所有 EPS8 样蛋白在过度表达后也会与 SOS1 和 ABI1 相互作用。EPS8L1 和 EPS8L2(但 EPS8L3 除外)表现出 RAC-GEF 活性,并与聚合肌节蛋白共沉淀。同样,EPS8L1 和 EPS8L2(但 EPS8L3 除外)恢复了 Eps8 -/-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 EGF 依赖性膜皱褶。
▼ 分子遗传学
在一个具有 Marie Unna 型少毛症的大型 4 代中国家庭中,对应到 1 号染色体(HYPT5;612841),Zhang 等人(2012) 在 EPS8L3 基因(A8T; 614989.0001) 中发现了一个杂合错义突变,该突变与疾病完全分离,并且在种族和地理匹配的对照或公共变异数据库中没有发现。
▼ 等位基因变异体(1 个选定示例):
.0001 少毛症 5(1 个家族)
EPS8L3、ALA8THR
在一个 4 代中国大家庭的 8 名受影响成员中,患有 Marie Unna 形式的少毛症,对应到 1 号染色体(HYPT5;612841),最初由 Yan 等人描述(2004),张等人(2012) 鉴定了 EPS8L3 基因外显子 2 中 c.22G-A 转换(c.22G-A, NM_024526.3) 的杂合性,导致保守残基处发生 ala8 至 thr(A8T) 取代。在 7 名未受影响的家庭成员、676 名对照者或 781 名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中未发现该突变,这些患者都是无关且种族和地理匹配的,或在公共变异数据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