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6; POF6
有证据表明 6 号卵巢早衰(POF6) 是由 2p13 号染色体上的 FigLA 基因(608697) 杂合或纯合突变引起。
有关卵巢早衰遗传异质性的一般表型描述和讨论,请参见 POF1(311360)。
▼ 临床特征
赵等人(2008) 描述了 2 名患有卵巢早衰和 FigLA 基因突变的中国女性。第一个患者是一名 36 岁卵巢早衰女性,14 岁时初潮,随后月经周期不规则,23 岁时生下健康女孩,36 岁时出现继发性闭经、潮热和阴道干燥。她的 FSH(见 136530)浓度最初为 48.1 IU/L,随后为 50.6 IU/L;盆腔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较小,双侧卵巢呈条纹状,无卵泡。先证者的母亲和女儿没有表现出生殖或月经功能障碍。第二位患者是一名 29 岁女性,14 岁时初潮,月经周期正常,直到 27 岁时出现继发性闭经。两次单独测量时,FSH 浓度显着升高,分别为 70.4 IU/L 和 89.6 IU/L。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较小,子宫内膜萎缩,右侧卵巢较小,无卵泡;未看到左侧卵巢。
陈等人(2018) 研究了 2 位中国姐妹,她们是表亲父母所生,患有卵巢早衰。先证者在 31 岁时被诊断出,当时她的 FSH 和 LH(见 152780)水平升高,并且经阴道超声检查未检测到卵巢。她受影响的妹妹也表现出促性腺激素升高。他们的母亲在 53 岁时绝经,他们的兄弟具有生育能力,并育有双胞胎女儿。
袁等人(2019) 报道了由近亲父母所生的 18 岁和 14 岁的中国姐妹,她们患有原发性闭经、促性腺激素升高和雌二醇水平低。在盆腔超声检查中,姐姐没有看到子宫和卵巢,而妹妹则看到萎缩的子宫,但没有看到卵巢。激素替代治疗后,盆腔超声显示两名患者子宫较小,双侧卵巢呈条纹状。妹妹还表现出身材矮小,对生长激素(GH1;139250)治疗反应良好。他们的母亲40,12岁时初潮,至今月经仍然正常。
▼ 分子遗传学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赵等人(2008) 分析了 100 名患有卵巢早衰的中国女性的 FigLA 基因,并分别在 2 名患者中鉴定出 22 bp 缺失(608697.0001) 和 3 bp 框内缺失(140delN; 608697.0002) 的杂合性。在 340 名月经周期规律、无不孕史的女性对照中,没有发现这两种突变。22 bp 缺失遗传自 36 岁先证者的父亲,他没有明显的体细胞异常;她未受影响的母亲和女儿没有携带这种突变。功能分析表明,140delN 突变体破坏了 FigLA 与 TCF3 的结合(147141)。
托什等人(2015) 对 219 名患有特发性卵巢早衰的印度女性和 230 名对照者的 FigLA 基因进行了测序,并鉴定了 2 个变体,c.427G-C(S141T) 和 c.557C-T,这显示出与印度 POF 风险具有统计学显着相关性女性(两者 p = 0.02)。单倍型块分析显示2个变体之间存在很强的连锁不平衡,多因素降维分析表明c.427G-C变体在POF发病机制中起主导作用。没有进行功能分析。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hen 等人在 2 名患有卵巢早衰并伴有原发性闭经的中国姐妹中(2018) 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并鉴定了 Figla 基因(608697.0003) 起始密码子内 c.2T-C 突变的纯合性,该突变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并且在公共变异数据库中未发现。作者指出,先前报道的具有FigLA杂合突变的患者患有继发性闭经,并表明FIGLA单倍体不足可能导致比纯合突变更轻微的POF。
通过对 2 名患有 POF 和原发性闭经的中国姐妹进行全基因组测序,Yuan 等人(2019) 鉴定了 FigLA 基因中 c.2T-C 突变的纯合性,该突变随家族中的疾病而分离,并且在 382 名无关的中国对照者或另外 39 名 POF 患者中未发现。作者指出,先证者的杂合母亲并未受到 FigLA 单倍体不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