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敏感综合症 3; UVSS3

紫外线敏感综合征 3(UVSS3) 可能是由染色体 4p16 上 UVSSA 基因(614632) 的纯合突变引起的。

▼ 描述

UV-敏感综合征-3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特征是皮肤光敏性和轻微色素沉着,但不会增加皮肤肿瘤的风险。尽管计划外的 DNA 修复是正常的,但由于活跃转录基因中 DNA 损伤的优先修复缺陷,患者细胞在紫外线照射后表现出 RNA 合成(RRS) 的恢复受损。细胞研究结果与紫外线损伤的转录偶联核苷酸切除修复(TC-NER) 缺陷一致(Itoh 等人,1994 年和 Nakazawa 等人,2012 年总结)。

有关 UVSS 遗传异质性的一般表型描述和讨论,请参阅 UVSS1(600630)。

▼ 临床特征

藤原等人(1985) 报道了一名 16 岁的日本女孩(XP24KO),她患有轻度光敏性,让人想起色素性干皮病(参见,例如,278700)。她一岁时出现急性阳光敏感反应,但没有起水泡。11 至 12 岁时,她的脸上出现了小色素雀斑和毛细血管扩张。她没有肿瘤,也没有其他异常。患者成纤维细胞对紫外线杀伤的敏感性是正常细胞的两倍,据报道,照射后非计划 DNA 合成(UDS) 水平降低(30-55%)。该患者最初被分配到 XP 补充 E 组(278740)。然而,Itoh 等人对 XP24KO 细胞进行了重新研究(2000) 显示 UDS 和核苷酸切除修复正常,但 UV 照射后 RNA 合成的恢复降低;表型被重新分类为UVSS。

川田等人(1986) 报道了一名 5 岁日本女孩(XP70TO),患有轻微的着色性干皮病症状。她既没有皮肤恶性肿瘤,也没有神经系统异常。细胞研究显示紫外线敏感性和紫外线诱导的非计划 DNA 合成减少,患者最初被分配到 XP 补充 E 组。然而,Nakazawa 等人对 XP70TO 的细胞研究表明,(2012) 显示几乎正常的 UDS 和明显有缺陷的 RRS,与 UVSS 一致。

伊藤等人(1994, 1996) 报道了 2 名青少年日本同胞,其临床表现与色素性干皮病相似:急性晒伤、日晒皮肤干燥伴雀斑和色素沉着异常,以及无神经系统异常或肿瘤的毛细血管扩张。每只幼崽在大约 6 个月大时都表现出光敏感性,暴露在阳光下数小时后皮肤出现红斑和水肿。尽管计划外的 DNA 合成是正常的,但患者细胞在紫外线照射后表现出 RRS 受损。患者不属于色素性干皮病(XP;例如278730)或Cockayne(CSB;133540)综合征的任何互补组。伊藤等人(1995) 发现来自这些患者的细胞的复制后修复是正常的,表明它们不能被归类为 XP 变体。已知不能纠正 XP 或 CS 的任何互补组的人类 DNA 修复基因 ERCC1(126380) 的细胞转染或显微注射均未能纠正这些细胞的缺陷,表明它们不属于啮齿类动物互补组1。然而,通过显微注射HeLa细胞提取物,可以恢复UV照射后RNA合成恢复的缺陷。细胞特征,例如紫外线敏感性和紫外线照射后的 RRS 缺陷以及正常的计划外 DNA 合成,让人想起科凯恩综合征。根据这些结果,Itoh 等人(1995) 提议将这些患者归入“紫外线敏感综合征”这一一般类别。已知不能纠正XP或CS的任何互补组,未能纠正这些细胞的缺陷,表明它们不属于啮齿动物互补组1。但是,UV照射后RNA合成恢复的缺陷得到了恢复通过显微注射 HeLa 细胞提取物。细胞特征,例如紫外线敏感性和紫外线照射后的 RRS 缺陷以及正常的计划外 DNA 合成,让人想起科凯恩综合征。根据这些结果,Itoh 等人(1995) 提议将这些患者归入“紫外线敏感综合征”这一一般类别。已知不能纠正XP或CS的任何互补组,未能纠正这些细胞的缺陷,表明它们不属于啮齿动物互补组1。但是,UV照射后RNA合成恢复的缺陷得到了恢复通过显微注射 HeLa 细胞提取物。细胞特征,例如紫外线敏感性和紫外线照射后的 RRS 缺陷以及正常的计划外 DNA 合成,让人想起科凯恩综合征。根据这些结果,Itoh 等人(1995) 提议将这些患者归入“紫外线敏感综合征”这一一般类别。通过显微注射 HeLa 细胞提取物,可以修复 UV 照射后 RNA 合成恢复的缺陷。细胞特征,例如紫外线敏感性和紫外线照射后的 RRS 缺陷以及正常的计划外 DNA 合成,让人想起科凯恩综合征。根据这些结果,Itoh 等人(1995) 提议将这些患者归入“紫外线敏感综合征”这一一般类别。通过显微注射 HeLa 细胞提取物,可以修复 UV 照射后 RNA 合成恢复的缺陷。细胞特征,例如紫外线敏感性和紫外线照射后的 RRS 缺陷以及正常的计划外 DNA 合成,让人想起科凯恩综合征。根据这些结果,Itoh 等人(1995) 提议将这些患者归入“紫外线敏感综合征”这一一般类别。

▼ 遗传

Itoh等人报告的UVSS3在家族中的遗传模式(1994),中泽等人(2012)和张等人(2012) 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致。

▼ 分子遗传学

Nakazawa 等人通过对来自 2 名无关的 UV 敏感综合征 3 患者的 2 种细胞系(Kps3 和 XP24KO)进行外显子组测序(2012) 鉴定出 UVSSA 基因中的纯合截短突变(K123X; 614632.0001)。Itoh等人之前曾报道过这些患者(1994)和藤原等人(1985) 和 Itoh 等人(2000),分别。UVSSA 基因的直接测序在 2 名不相关的患者中发现了 2 个额外的纯合突变(分别为 614632.0002 和 614632.0003);Kawada 等人报道了后者(1986)。所有细胞系在紫外线照射后均表现出有缺陷的RNA合成恢复,而在野生型UVSSA表达后恢复。计划外的 DNA 合成几乎是正常的。在 61 名 Cockayne 综合征个体中未发现致病性 UVSSA 突变(参见,例如,CSA,216400)。

张等人(2012) 通过小鼠细胞使用微细胞介导的染色体转移来鉴定 Kps3 细胞系中负责 UVSS3 的基因。结果表明,致病基因位于小鼠 5 号染色体上。UVSSA 基因测序鉴定出 Kps3 细胞系和 XP24KO 细胞系中存在纯合 K123X 突变。Kps3 细胞中野生型 UVSSA 的表达恢复了 UV 照射和 UV 抵抗后 RNA 合成恢复的正常水平。张等人(2012) 指出 Kps3 细胞系对氧化损伤并不过敏(Nardo et al., 2009),这可以解释其温和的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