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干皮病,补充组 E
- XPE
- XP,E 组
- 色素性干皮病V; XP5
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E 是由染色体 11p11 上的 DDB2 基因(600811) 纯合突变引起的。
有关着色性干皮病的背景信息,请参阅 278700。
▼ 临床特征
近藤等人(1988) 研究了 3 名日本患者,年龄分别为 50 岁、42 岁和 41 ,有轻度 XP 症状,无神经系统异常。 其中两人分别在 46 岁和 41 岁时患上基底细胞癌。
Chu 和 Chang(1988) 研究了 2 名患有 E 类色素性干皮病的二表亲患者的细胞,这些患者的皮肤病比其他几个互补组患者的皮肤病要轻(de Weerd-Kastelein 等,1974)。 Chu 和 Chang(1988)利用凝胶电泳结合测定的扩展,鉴定出至少 1 个核因子能够与被紫外线辐射或抗肿瘤药物顺铂损伤的 DNA 结合,但在 E 组细胞中明显不存在。 该缺陷不是蛋白质转运至细胞核失败的结果,因为细胞核和细胞质提取物均不存在结合活性。 核因子通常存在于 A、B、C、D、F、G 和 H 组的细胞中。E 组细胞中受损 DNA 缺乏特异性结合活性,可以通过添加任意 1 组细胞的提取物来纠正。 这些其他组,从而排除了 E 组细胞含有抑制结合活性的因子的可能性。
基尼等人(1993) 从 HeLa 细胞中纯化出一种与着色性干皮病 E 相关的 DNA 损伤结合蛋白(DDB1; 600045),使其接近同质。该蛋白含量丰富,通过凝胶过滤和甘油梯度沉降估计其天然分子量约为 160,000。 与 124 和 41 kD 的多肽共纯化的 DNA 损伤结合活性。 这两条多肽似乎是异二聚体蛋白质的亚基。 基尼等人(1994) 将纯化的人 DDB 蛋白注射到 XPE 细胞中,结果表明,在那些缺乏 DDB 活性的菌株中,DNA 修复被刺激到正常水平,但在其他着色性干皮病群体的细胞或含有该活性的 XPE 细胞子集中,DNA 修复没有被刺激到正常水平。 这些结果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 DDB 活性缺陷导致 XPE 患者亚群出现修复缺陷,这反过来又确定了该活性在体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中的作用。 因此,E组着色性干皮病似乎有两种类型:DDB阳性形式和DDB阴性形式。
▼ 分子遗传学
尼科尔斯等人(1996) 在 DDB 阴性着色性干皮病 E 组患者中发现了由 DDB2 基因编码的异二聚体蛋白(p48) 的较小成分的突变(600811.0001-600811.0002)。
克利弗等人(1999) 建议通过分子术语明确定义 XPE,因为通过培养物中的互补进行分配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