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细胞特异性 LYN 底物 1; HCLS1

  • HS1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HCLS1

细胞遗传学位置:3q13.33 基因组坐标(GRCh38):3:121,631,399-121,660,903(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Kitamura 等人通过使用腺病毒 2 E1A 反式激活区探针筛选杂交瘤 cDNA 文库(1989)获得了编码HCLS1的cDNA,他们将其称为HS1。 序列分析预测,这种由 486 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蛋白缺乏信号肽、N-糖基化位点和跨膜区,但包含几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 HCLS1 具有至少三个 37 个氨基酸重复序列的 N 端系列,每个重复序列包含 2 个 α 螺旋,称为 HS1 重复序列,也存在于 contactin 中(CNTN1;600016)。 此外,HCLS1具有与腺病毒E1A探针同源的中心区域和C端SH3结构域。 Northern 印迹分析显示 2.0-kb HCLS1 转录物的表达仅限于造血组织和细胞系。 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 75 kD 蛋白质的表达,远大于预测的 54 kD。 北村等人(1989) 得出结论,HCLS1 应该是造血来源细胞的良好标记。

▼ 基因功能

人类 HCLS1 基因编码一种 75 kD 的细胞内蛋白,其表达仅限于造血细胞谱系。 江头等人(1996) 指出该蛋白质是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的主要底物。 它是一种细胞内蛋白质,参与信号转导途径,起始于 B 和 T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 该蛋白与 LYN 激酶(165120) 相关,在 B 细胞表面 IgM 交联后迅速被酪氨酸磷酸化。

西尔佐等人(2005) 分析了 40 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151400) 患者,发现 HS1 主要磷酸化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较短。 西尔佐等人(2005) 研究了 B 细胞受体结合后 HS1 的表达模式,发现抗 IgM 刺激的正常成熟 B 细胞将 HS1 的非磷酸化或磷酸化程度较低的形式转变为磷酸化程度较高的形式,幼稚 B 细胞表现出 HS1 形成,记忆 B 细胞主要表达磷酸化部分。 西尔佐等人(2005) 得出结论,抗原刺激在 CLL 中起着核心作用。

▼ 测绘

Egashira 等人使用荧光原位杂交(1996) 将 HCLS1 对应到染色体 3q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