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11 相关的肾细胞癌; RCCX1
肾细胞癌(RCC) 的一个子集存在涉及染色体 Xp11 的易位,其断点影响 TFE3 转录因子基因(314310)。
▼ 说明
Xp11 易位肾细胞癌(RCCX1) 是一组以染色体易位为特征的肿瘤,其断点涉及肿瘤细胞内的 TFE3 基因。结果是 TFE3 转录因子基因与多个已报道基因中的 1 个融合,包括 17q25 染色体上的 ASPRCR1(606236) 和 1q21 上的 PRCC(179755),以及更罕见的 Xq13 上的 NONO(300084)、1p34 上的 SFPQ(605199)、17q23 上的 CLTC(118955) 以及 3 号染色体上的未知基因10. Xp11 易位常见于儿童肿瘤,但在成人肿瘤中较少见。然而,成人病例可能多于儿童病例,因为肾细胞癌在成人中更为常见。既往化疗是 Xp11 易位的已知危险因素。组织学显示透明细胞和乳头状结构,通常具有丰富的砂粒体,
有关肾细胞癌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见 RCC(144700)。
▼ 临床特征
Perot 等人(2003)报道了 5 例幼年型肾细胞癌,其中涉及 Xp11.2 易位。一名12岁男孩和一名14岁女孩的肿瘤组织均出现at(X;1)(p11.2;q21)易位,一名9岁男孩和一名31岁女性的肿瘤组织均出现at(X;1)(p11.2;p34)易位,一名15岁男孩的肿瘤组织出现at(X;17)(p11.2;q25)易位。组织学研究表明,2 例可能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具有透明或轻微嗜酸性细胞,2 例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而 1 例则显示乳头状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结构的混合。佩罗等人(2003) 得出结论,涉及 Xp11.2 易位的 RCC 形成了一个发生年龄较轻的特定实体。
▼ 细胞遗传学
ASPSCR1/TFE3 融合基因
Heimann 等人在来自两名 5 岁非洲裔比利时女孩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组织中(2001) 鉴定了一个易位 t(X;17)(p11.2;q25),它将 ASPSPR1 基因的 N 端区域融合到 TFE3 的 C 端区域,包括 bHLH DNA 结合结构域和亮氨酸拉链二聚化结构域。在肺泡软组织肉瘤病例中也发现了相同的融合基因(ASPS;606243)(Joyama 等,1999)。
PRCC/TFE3融合基因
西达尔等人(1996) 证明在 3 个乳头状肾癌中观察到的特定染色体易位 t(X;1)(p11.2;q21.2) 导致 1q21.2 处的基因(称为 PRCC)与 Xp11.2 处的 TFE3 基因融合。韦特曼等人(1996) 还鉴定了这 2 个基因参与人乳头状肾细胞癌中的 t(X;1)(p11;q21) 易位。
CLTC/TFE3融合基因
阿加尼等人(2003) 报道了一例肾细胞癌,其中 CLTC 基因的 5 素外显子与 TFE3 基因的 3 素外显子由于易位 t(X;17)(p11.2;q23) 融合。患者是一名 14 岁男孩,出现肉眼血尿,CT 发现左肾有细小钙化肿块。
SFPQ/TFE3融合基因
克拉克等人(1997) 鉴定了乳头状肾细胞癌病例,其中剪接因子基因 PSF 与 TFE3 基因由于易位 t(X;1)(p11.2;p34) 结合在一起。
NONO/TFE3融合基因
在乳头状肾细胞癌组织中,Clark 等人(1997) 鉴定出 X 染色体倒位 inv(X)(p11.2;q12),导致 NONO 基因与 TFE3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