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视网膜炎 31; RP31
有证据表明色素性视网膜炎 31(RP31) 是由染色体 9p21 上编码拓扑异构酶 I 结合精氨酸/富含丝氨酸蛋白(TOPORS; 609507) 的基因杂合突变引起的。
有关色素性视网膜炎的表型描述和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阅 268000。
▼ 临床特征
帕帕约安努等人(2005) 检查了一个法裔加拿大家庭的 14 名成员,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分离出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症状的出现年龄范围为 10 至 50 ,并且各代人之间存在差异。 大多数患者的视力保持良好,最后一次检查时,14 名患者中的 13 名患者的视力高于 20/40,14 名患者中的 9 名患者的视力为 20/20。 视野大小范围为 10 至 80 度,视网膜电图(ERG) 异常也变化很大,早期出现视杆细胞缺陷,随后出现视锥细胞缺陷。 在最年轻一代的 3 名儿童中发现的最早的疾病迹象是围绕上拱廊和下拱廊的不寻常的血管周围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 这进展为伴有脉络膜硬化的弥漫性色素性视网膜病变。 其中一名视网膜外观完全正常的患者的 ERG 异常与有症状的患者相似。
▼ 测绘
在一个患有早发性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法裔加拿大家庭中,Papaioannou 等人(2005)排除了已知位点并进行了全基因组搜索,与染色体 9p22-p13 上的 31-cM 区域建立了牢固的连锁(lod 得分 = 6.3,theta = 0.0),两侧是标记 D9S285 和 D9S1874。
▼ 分子遗传学
Chakarova 等人通过对位于 9p21.1 区域的基因进行测序,确定其为包含 RP31 基因的关键区域(2007) 在 2 个不相关的色素性视网膜炎家族中鉴定出 TOPORS 基因(609507) 中不同的杂合移码突变,包括 Papaioannou 等人报道的家族(2005)。 患者中突变 TOPORS 蛋白的缺乏被认为高度暗示单倍体不足,而不是显性负效应,作为疾病的分子机制,并使临床表型适合通过体细胞基因治疗来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