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1-感应线圈-线圈1; RB1CC1
- CC1
- FAK 家族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00-KD;FIP200
- KIAA0203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RB1CC1
细胞遗传学位置:8q11.23 基因组坐标(GRCh38):8:52,622,458-52,714,435(来自 NCBI)
▼ 说明
RB1CC1 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广泛表达,在自噬、细胞增殖和生长以及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Nishimura et al., 2011)。
▼ 克隆与表达
通过差异显示分析,Chano 等人(2002) 鉴定并克隆了 RB1CC1 作为在多药耐药骨肉瘤细胞系中显示独特表达的基因。该 cDNA 编码推导的 1,594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中包含共有核定位信号(KPRK)、亮氨酸拉链基序和卷曲螺旋结构。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该蛋白的分子量为180 kD。通过细胞分级分离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证实核定位。
甘等人(2005) 指出人类 FIP200 蛋白含有 1,591 个氨基酸。
莫库尔等人(1995) 使用人 stathmin(138120) 作为诱饵,通过酵母 2-杂交筛选,孤立并克隆了胚胎小鼠 Rb1cc1 的部分 cDNA。查诺等人(2002) 克隆了全长小鼠 Rb1cc1,其编码推导的 1,588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人类 RB1CC1 具有 89% 的同一性。Northern 印迹分析检测到 6.2 和 6.8 kb 的 Rb1cc1 转录本在心脏中高表达,在肾、肝和骨骼肌中中度表达。睾丸仅表达 6.2 kb 的转录本。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到小鼠细胞核中的 Rb1cc1。
▼ 基因结构
查诺等人(2002) 确定 RB1CC1 基因包含 24 个外显子,跨度为 74 kb。
▼ 测绘
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Chano 等人(2002) 将 RB1CC1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8q11.2。他们将小鼠 Rb1cc1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1A2-A4 的一个区域,该区域与人类染色体 8q11.2 具有同源性。
▼ 基因功能
通过 Northern blot 分析,Chano 等人(2002) 发现 RB1CC1 的表达与 MDR1 的表达呈负相关(171050)。用抗癌剂阿霉素治疗敏感的亲代骨肉瘤细胞导致 RB1CC1 表达下调和细胞死亡。相比之下,用阿霉素处理表达 MDR1 的衍生细胞系可维持并增加 RB1CC1 表达以及细胞存活率。半定量 RT-PCR 显示一组癌细胞系中 RB1CC1 的表达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1; 614041) 的表达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此外,在 2 个白血病细胞系中外源表达 RB1CC1 导致 RB1 表达显着增加,而 MDR1 水平没有可检测到的变化。发现这种诱导是由于 RB1CC1 激活 RB1 启动子所致。
甘等人(2005) 指出 FIP200 在细胞周期进程中发挥作用。通过对人类心脏 cDNA 文库进行酵母 2 杂交分析,他们发现 FIP200 的 N 末端一半结合了 TSC1(605284),这是一种与 TSC2(191092) 异二聚化形成肿瘤抑制复合物的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分析表明,FIP200 与人和小鼠细胞中的 TSC1-TSC2 复合物相关。293T 细胞中 FIP200 的过度表达导致细胞大小增加。过表达、缺失和敲低研究表明,这种效应是由于 FIP200 对 TSC1-TSC2 复合物的破坏以及 TSC1-TSC2 依赖性 S6K(参见 608938)磷酸化抑制的缓解所致。此外,单独上调 FIP200 会导致 S6K 磷酸化和激活。
西村等人(2011) 发现在软骨中过度表达人 RB1CC1 的转基因小鼠出现侏儒症,但软骨内骨化或随后的骨骼发育没有明显异常。ATDC5 小鼠软骨细胞中 RB1CC1 的过度表达抑制 II 型胶原的合成(参见 120140)。相反,ATDC5 细胞中 Rb1cc1 的敲低增强了 II 型胶原蛋白的合成。体外细胞信号传导分析表明,RB1CC1 通过多种途径抑制 II 型胶原蛋白的产生,包括抑制 Erk1(601795)/Erk2(176948) 活性和增强 NF-kappa-B(参见 164011)信号传导。
▼ 分子遗传学
体细胞突变
查诺等人(2002) 发现,检查的 35 个原发性乳腺癌中有 7 个(20%) 含有 RB1CC1 突变,其中包括 9 个大的间质缺失,预计会产生明显截短的 RB1CC1 蛋白。在所有 7 例中,种系中的 RB1CC1 基因均为野生型;所有缺失均代表体细胞突变。在 RB1CC1 发生突变的 7 种癌症中,野生型 RB1CC1 和 RB1 不存在或丰度显着低于正常,但在没有此类突变的癌症中却丰富。在所有 7 种癌症中,两个 RB1CC1 等位基因均失活;2显示复合杂合缺失。因此,RB1CC1 在乳腺癌中经常发生突变,并显示出经典抑癌基因的特征。
▼ 动物模型
甘等人(2006) 发现 Fip200 +/- 小鼠正常且具有生育能力,而 Fip200 -/- 胚胎在妊娠中/晚期丢失。Fip200 -/- 胚胎的组织学检查显示严重的心脏异常,伴有全身水肿,肝脏结构破坏,伴有解剖性出血。在培养中,Fip200 -/-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 比正常细胞小,并且细胞凋亡增加。Fip200 -/- 胚胎和 MEF 尺寸的减小与 S6k 磷酸化的减少和 Tsc1/Tsc2 功能的增加有关。Fip200 与凋亡信号分子 Ask1(MAP3K5; 602448) 和 Traf2(601895) 相互作用,Fip200 -/- 细胞响应 Tnf-α(191160) 刺激而表现出 Jnk(MAPK8; 601158) 磷酸化和激活减少,导致 Tnf-α 诱导的细胞凋亡。甘等人。
梁等人(2010) 针对小鼠神经元的 Fip200 缺失。有条件的Fip200突变小鼠以预期的孟德尔比例出生,但约45%在出生后不久就死亡,并且在60天时全部死亡。突变小鼠明显小于野生型小鼠,并在出生后第 14 天左右表现出共济失调,并发展为震颤和运动僵硬。大脑大小通常与对照组相当,但小脑尺寸减小,叶状结构和裂隙发育不那么发达。在突变小脑中检测到进行性神经元损失、海绵组织增生和神经突变性,并且在浦肯野细胞和白质中发现大的泛素阳性聚集体。在突变浦肯野细胞中没有检测到自噬体,并且它们的线粒体出现异常浓缩。培养的突变小脑神经元对血清撤出异常敏感,并通过细胞凋亡而丢失。梁等人(2010) 得出结论,Fip200 缺失导致自噬缺陷,导致神经变性和海绵组织变性。
刘等人(2010) 将 Fip200 缺失靶向小鼠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突变小鼠的获得率低于预期的孟德尔比率,并且全部在出生第一周内死亡。突变小鼠没有表现出出血或水肿,所有脉管系统都表现正常。然而,他们在造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包括严重贫血、造血干细胞(HSC)耗竭、HSC 循环增加和异常的骨髓扩张。突变的胎儿造血干细胞线粒体质量和活性氧含量增加。刘等人(2010) 得出结论,FIP200 在自噬以及胎儿造血和 HSC 的维持中具有潜在作用。
▼ 等位基因变异体(2 个选定示例):
.0001 乳腺癌,体细胞
RB1CC1,EX3-24 DEL
在原发性乳腺癌(114480) 的肿瘤样本中,Chano 等人(2002) 发现 RB1CC1 基因间质性缺失存在复合杂合性:外显子 3-24(核苷酸 534-5,322)和 9-23(核苷酸 1,757-5,187)的缺失,这将分别导致密码子 4 和 411 处的移码。种系DNA是野生型。
.0002 乳腺癌,体细胞
RB1CC1,EX9-23 DEL
讨论 RB1CC1 基因(核苷酸 1,757-5,187)中发现的外显子 9-23 缺失,该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肿瘤样本(114480) 中以复合杂合状态被发现,由 Chano 等人提出(2002),参见 60683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