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渐进双焦点; PBCR

  • 进行性双焦点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有证据表明进行性双焦点脉络膜视网膜萎缩(PBCRA) 是由 PRDM13 基因(616741) 上游 6q16 号染色体上 DNase I(DNASE1; 125505) 超敏位点(DHS6S1; 616842) 的杂合突变引起。

DHS6S1 杂合突变还可导致北卡罗来纳型黄斑营养不良(MCDR1; 136550),这是一种与 PBCRA 特征重叠的眼部疾病。

▼ 说明

进行性双灶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PBCR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脉络膜视网膜营养不良。该疾病的特征是进行性黄斑和鼻部视网膜萎缩性病变、眼球震颤、近视和视力差。总是有两个不同的萎缩灶,出生时出现的颞侧灶和生命早期出现的鼻灶。视网膜脱离是该疾病的另一个并发症(Douglas 等,1968;Kelsell 等,1995)。

▼ 临床特征

戈德利等人(1996) 检查了来自苏格兰第 5 代大家族的 31 名在世受影响个体中的 15 名,将常染色体显性进行性双焦点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对应到 6q14-q16.2,最初由 Douglas 等人报道(1968)。患者年龄从 4 天到 63 岁不等,视力范围从 20/120 到数手指。视力下降与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程度无关,主观视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稳定。所有患者均表现出粗略的水平眼球震颤,这种振荡会因注视​​近调节目标而减弱。大多数患者患有近视,其程度与年龄无关。在任何特定年龄,疾病严重程度都有显着差异,这表明进展速度因人而异。戈德利等人。因此,(1996)根据临床特征而不是年龄重新定义了疾病的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疾病的最早迹象包括中央黄斑中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大片冲孔区域,即使在 4 日龄时,血管弓内也很明显。视神经头呈垂直卵圆形并堆积。此外,还观察到黄斑外的视网膜异常,有白色沉积物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色素沉着过度的区域。在第二阶段,中央黄斑病变延伸到血管弓之外,鼻地理萎缩灶合并成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白色汇合病变。非萎缩性视网膜中出现明显的白斑和 RPE 色素团块,提示全视网膜疾病,并且患者经常出现闪光幻觉。第三阶段的标志是黄斑和鼻萎缩病变向视盘显着扩张,导致相对完整的视网膜形成狭窄的垂直桥垂直穿过视盘。荧光素血管造影显示萎缩区域缺乏脉络膜灌注。视网膜电图显示明视(视锥)和暗视(视杆)反应显着减弱;视锥细胞闪烁反应严重低于正常且延迟。眼电图测试显示没有光引起的眼电位升高,这与 RPE 和视网膜功能的广泛异常一致。颜色对比度评估显示 protan、deutan 和 tritan 敏感性显着降低。所研究的 15 名患者中有 2 名发生视网膜脱离。作者指出,所有受影响的个体都有严重的黄斑异常,与 MCDR1 不同,MCDR1 中一些个体表现出轻度黄斑疾病。此外,在 3 名受影响的婴儿中观察到鼻部至视盘的 RPE 异常色素沉着和斑点,从而可以将 PBCRA 与幼儿黄斑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其他原因区分开来。

席尔瓦等人(2019) 报道了一个患有 PBCRA 的 3 代法国家庭(GC21086),其中 5 名受影响的成员呈现出与 Godley 等人描述的相同的疾病进展阶段(1996)在一个第五代苏格兰大家庭(GC4059)中。法国患者出生时出现明显的视力障碍、畏光和眼球震颤。在第一阶段,主要病变位于黄斑区,后极部视网膜血管弓内,在中央病变周围逐渐发展出较小的萎缩性病变。在第二阶段,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进展缓慢,视乳头周围区域和最周边保留结构完整的视网膜。在生命的第二个十年后期,出现了第二个较小的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病灶,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第三阶段的萎缩性病变进一步进展。席尔瓦等人(2019)还报告了一对受影响的母子(家庭GC20008);母亲表现出北卡罗来纳型视网膜黄斑营养不良(MCDR1;136550)的典型特征,而儿子则患有严重黄斑萎缩并伴有眼球震颤,这是更典型的 PBCRA 特征。3岁时,男孩出现视网膜脱离,需要手术修复。

▼ 测绘

凯尔塞尔等人(1995) 对苏格兰邓迪的一个患有进行性双焦点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 5 代大家庭进行了连锁分析。由于 2 个黄斑营养不良基因已被定位到 6q11-q16.2 区域、Stargardt 疾病-3(600110) 和北卡罗来纳型黄斑营养不良(136550),因此他们选择首先将连锁分析集中在该区域。两点连锁分析显示与 6q 上的 9 个微卫星标记存在显着连锁。多点分析得出 D6S249 和 D6S283 之间 6q14-q16.2 区域的最大 lod 得分为 11.8(theta = 0.05)。该区域与北卡罗来纳州黄斑营养不良基因所属的区域重叠。Kelsell 等人发现两种视网膜疾病之间表型的差异范围。然而,(1995)得出的结论是,“每种疾病都有不同的突变机制。” 与 PBCRA 不同,北卡罗来纳州黄斑营养不良是非进行性的,视力往往良好,除非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存在而并发。

▼ 分子遗传学

通过对 2 个患有 PBCRA 的家族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其中包括最初由 Douglas 等人报道的苏格兰家族(GC4059)(1968)和一个法国家庭(GC21068),Silva 等人(2019) 鉴定了非编码 DNase1 超敏区域 DHS6S1(616842.0004) 内点突变的杂合性,该区域位于 PDRM13 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7.8 kb 处。这种突变在两个家族中都与疾病完全分离,似乎是在每个家族中孤立出现的。Silva 等人在一对患有 PBCRA 的母子(GC20008 家族)中,已知 MCDR1 相关变异的突变呈阴性(2019) 鉴定了 DHS6S1(616842.0005) 内点突变的杂合性,该点突变与其他 2 个 PBCRA 家族中存在的变异相距 21 bp。这位母亲比她的儿子受到的影响更轻,

排除研究

在诊断患有 PBCRA 或 MCDR1 的 6q 连锁多代家庭的患者中(136550),以及来自常染色体显性 STGD 家族且分别与 13q 或 6q 上的 STGD2 或 STGD3 基因座无关的单个患者(参见 600110),Gehrig 等人(1998) 在 IMPG1(602870) 基因中没有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