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7B; STK17B
- DAP 激酶相关凋亡诱导蛋白激酶 2; DRAK2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STK17B
细胞遗传学位置:2q32.3 基因组坐标(GRCh38):2:196,133,583-196,176,483(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细胞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个高度调控的过程,对于发育至关重要。 细胞凋亡失调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通过使用在细胞凋亡调节中重要的 2 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DAP 激酶(600954) 和 ZIP 激酶(603289) 的催化结构域进行序列同源性搜索,Sanjo 等人(1998) 鉴定了 Ser/thr 蛋白激酶家族的 2 个新成员 STK17A(604726) 和 STK17B,他们分别将其称为 DRAK1(604726) 和 DRAK2。 全长 STK17B cDNA 克隆编码推导的 372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 42.34 kD。 推定的激酶结构域位于 N 末端,包含 ser/thr 激酶中保守的所有 11 个子结构域。 STK17A 和 STK17B 氨基酸同一性为 59.7%。 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STK17B在心脏、胎盘、肝脏和胰腺等多种组织中以不同大小的转录本表达,这可能是由于3-prime非翻译区的差异所致。 COS-7细胞的瞬时转染显示STK17B定位于细胞核。
▼ 基因功能
Sanjo 等人使用体外测定(1998) 证明 STK17B 能够自身磷酸化并能够作为外源底物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但激酶活性低于 STK17A。 与 STK17A 不同,缺乏非催化 C 末端的 STK17B 突变体比全长 STK17B 具有更高的激酶活性。 Sanjo 等人通过瞬时转染 COS-7 细胞(1998) 表明,即使激酶活性受损,STK17B 也会定位细胞核。 转染 STK17B 表达质粒的 NIH 3T3 细胞显示出细胞凋亡过程中典型的形态变化,但转染具有失活激酶结构域或截短的非催化 C 末端区域的 STK17B 时则不然。 集落形成测定表明,STK17B 的凋亡诱导活性需要整个基因的完整结构,并且 STK17A 和 STK17B 具有相似水平的凋亡诱导活性。
▼ 测绘
Gross(2012) 根据 STK17B 序列(GenBank AB011421) 与基因组序列(GRCh37) 的比对,将 STK17B 基因对应到染色体 2q32.3。
▼ 动物模型
拉莫斯等人(2008) 指出,Drak2 -/- 小鼠表现出增强的 T 细胞活化,但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一种多发性硬化症小鼠模型)有抵抗力(参见 126200)。 他们表明,Drak2 -/- T 细胞在克隆扩增过程中需要更强的强直信号传导。 Cd28(186760) 连接、稳态细胞因子或强制 Bclxl(600039) 表达可防止刺激 Drak2 -/- T 细胞后的细胞凋亡。 T细胞特异性Bclxl表达恢复了Drak2 -/- 小鼠对EAE的易感性并增强了胸腺阳性选择。 拉莫斯等人(2008) 得出结论,DRAK2 对于 T 细胞存活具有选择性重要作用,并且 DRAK2 阻断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
麦加吉尔等人(2008) 表明,除了对 EAE 具有抵抗力之外,当与非肥胖糖尿病小鼠交配时,Drak2 -/- 小鼠还对 I 型糖尿病具有抵抗力(参见 222100)。 然而,Drak2 -/- 小鼠对其他自身免疫模型敏感,并且通常对急性病毒感染具有抵抗力。 过继转移实验表明,对疾病的抵抗力是 T 细胞固有的,并且是由于慢性自身免疫刺激条件下 T 细胞存活率的丧失所致。 麦加吉尔等人(2008) 得出的结论是,T 细胞的存活取决于 T 细胞受体和共刺激信号的平衡,DRAK2 缺陷可以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而不会普遍抑制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