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羟戊酸激酶; MVK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MVK
细胞遗传学位置:12q24.11 基因组坐标(GRCh38):12:109,573,460-109,598,124(来自 NCBI)
▼ 描述
MVK 基因编码甲羟戊酸激酶(ATP:甲羟戊酸 5-磷酸转移酶;EC 2.7.1.36),参与胆固醇和类异戊二烯的生物合成。甲羟戊酸途径对于多种细胞过程至关重要,为细胞提供必需的生物活性分子(Zhang 等人总结,2012)。
▼ 克隆和表达
Schafer 等人(1992) 分离并测序了对应于人甲羟戊酸激酶基因的 2.0-kb cDNA 克隆。1,188 bp 开放解读码组编码 396 个氨基酸的多肽,推导的 M(r) 为 42,450 Da。预测的蛋白质序列与半乳糖激酶(604313) 相似。
张等人(2012)指出MVK基因在许多组织中广泛表达,包括人类皮肤的表皮细胞。
▼ 基因结构
Houten 等人(2001) 确定 MVK 基因跨度约为 22 kb,包含 11 个 46 至 837 bp 的外显子和 10 个大小从 379 bp 至约 4.2 kb 的内含子。外显子 1 编码大部分 5-prime 非翻译区,外显子 2 包含 ATG 起始密码子,外显子 11 包含终止密码子和整个 3-prime 非翻译区。检测到几种天然 MVK 剪接变体,导致蛋白质被截短。
▼
使用 Southern blot 分析种间体细胞杂种进行绘图,Schafer 等人(1992) 证明 MVK 基因位于人类 12 号染色体上,并且在单倍体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Gibson 等人(1997) 将 MVK 基因对应到 12q24。编码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中其他 2 种酶的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合酶(142940) 和还原酶(142910)——均位于 5 号染色体上(Schafer 等,1992)。
▼ 生化特征
Krisans 等人(1994) 发现患有过氧化物酶体缺乏症 Zellweger 综合征(214100) 和新生儿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202370) 患者的肝组织中甲羟戊酸激酶和其他 4 种参与类异戊二烯合成的酶的活性降低。他们提出这些酶位于过氧化物酶体中。
▼ 基因功能
张等人(2012) 发现角质形成细胞中 MVK 的过度表达与棘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标记物角蛋白 1(KRT1; 139350) 和颗粒层的外皮蛋白(IVL; 147360) 蛋白的表达增加有关,而使用短发夹 RNA 敲低 MVK 会导致这些蛋白的表达相应减少。对基底层中角蛋白5(KRT5;148040)的表达没有影响。MVK 的表达可保护角质形成细胞免受 UVA 诱导的细胞凋亡。
▼ 分子遗传学
甲羟戊酸尿症
甲羟戊酸尿症(MEVA; 610377)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特征为精神运动迟缓、小脑性共济失调、反复发烧和儿童早期死亡(Hoffmann et al., 1993)。谢弗等人(1992) 发现甲羟戊酸尿症患者的 MVK 基因没有发生重大重排。患者成纤维细胞中甲羟戊酸激酶 mRNA 的相对大小和数量没有变化;然而,他们检测到了点突变(参见251170.0001)。
辛森等人(1999) 报道了与甲羟戊酸尿症相关的 MVK 基因的 4 个新突变。他们指出了成熟多肽的 240 至 270 氨基酸内的突变聚集。
曼迪等人(2006) 报道了 MVK 基因中的 39 种不同突变,他们通过对 57 名根据临床症状和/或生化结果诊断为甲羟戊酸激酶缺乏症的患者进行基因测序来识别这些突变。在这 39 个突变中,有 15 个以前从未报道过,从而将 MVK 的总突变谱扩大到 63 个突变。对选定错义突变对甲羟戊酸激酶蛋白稳定性和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突变并不直接影响 MK 活性,而是主要影响蛋白折叠/稳定性。
Prietsch 等人在 2 名患有甲羟戊酸尿症的青少年同胞中,其表型已逐渐从发热危象转变为共济失调,并且还表现出核性白内障和视网膜营养不良(2003) 鉴定了 MVK 基因错义突变的纯合性(A334T; 251170.0006)。Prietsch 等人在一名无关的 6 岁男孩中发现了甲羟戊酸尿症,他有小脑共济失调,但没有发热危象或 IgD 升高,并且还表现出视网膜营养不良(2003) 鉴定了 A334T 突变和 1 bp 插入的复合杂合性(251170.0016)。
高 IgD 综合征
高 IgD 综合征(HIDS; 260920)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发热,伴有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胃肠道紊乱和皮疹(van der Meer 等,1984;Drenth 等,1994)。HIDS 的诊断标志是血清免疫球蛋白 D(IgD) 水平持续升高,尽管据报道患者 IgD 水平正常。豪顿等人(1999) 发现几位 HIDS 患者在严重发烧期间尿液中甲羟戊酸的浓度有所增加,但在危机期间却没有增加。随后对 4 名不相关的 HIDS 患者的细胞进行的分析显示,甲羟戊酸激酶(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活性降低。对患者的 MVK cDNA 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了 3 种不同的突变,其中一种突变是所有患者共有的。突变体 cDNA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表明,所有 3 个突变均影响编码蛋白的活性。此外,免疫印迹分析表明患者成纤维细胞中甲羟戊酸激酶蛋白缺乏,表明突变具有蛋白质不稳定作用。在甲羟戊酸尿症中,甲羟戊酸的排泄不是间歇性的,并且比在 HIDS 患者中观察到的要高得多。Houten 等人发现的所有突变(1999) 与之前报道的导致甲羟戊酸尿症的物质不同。在甲羟戊酸尿症中,甲羟戊酸的排泄不是间歇性的,并且比在 HIDS 患者中观察到的要高得多。Houten 等人发现的所有突变(1999) 与之前报道的导致甲羟戊酸尿症的物质不同。在甲羟戊酸尿症中,甲羟戊酸的排泄不是间歇性的,并且比在 HIDS 患者中观察到的要高得多。Houten 等人发现的所有突变(1999) 与之前报道的导致甲羟戊酸尿症的物质不同。
在 HIDS 患者中,Drenth 等人(1999) 描述了 3 个错义突变、由于缺失或外显子跳跃而导致的 92 bp 丢失以及一个等位基因的表达缺失。功能分析表明 HIDS 患者成纤维细胞中 MVK 活性降低。
通过对 16 名无关的 HIDS 和 7 名无关的甲羟戊酸尿症患者的 MVK 基因进行基因组 DNA 水平的序列分析,Houten 等人(2001) 鉴定了所有 MVK 等位基因的突变,包括 6 个新的点突变,其中 3 个是无义突变,3 个影响保守氨基酸的错义突变。最常见的突变是 val377 突变为 ile(V377I; 251170.0002)。对不同基因型患者成纤维细胞 mRNA 的 Northern 印迹分析显示,任何测试的突变对 mRNA 稳定性或表达均无影响。
库塞特等人(2001) 在 25 名无关的 HIDS 患者中筛选了 MVK 基因的整个编码区。这些患者(22 名荷兰人、1 名英国人、1 名捷克人和 1 名西班牙人)的甲羟戊酸激酶活性从 1.8% 到 28% 不等。总共鉴定出 13 种不同的突变,其中 7 种是新的。最常见的突变是 V377I(251170.0002),在 20 名患者中检测到,其次是 I268T(251170.0004),在 7 名患者中检测到。V377I 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发热发作的频率或严重程度没有差异。Cuisset 等人的数据(2001) 结合之前报告的结果表明,HIDS 突变沿着 MVK 基因的编码区均匀分布,与导致甲羟戊酸尿症的突变相反,甲羟戊酸尿症聚集在氨基酸 243 和 334 之间。
豪顿等人(2002) 研究了温度对成纤维细胞中野生型和几种突变型 MVK 蛋白活性的影响。来自 HIDS 患者的所有成纤维细胞系均含有常见的 V377I MVK 等位基因,与 37 摄氏度相比,在 30 摄氏度下表现出明显更高的 MVK 活性。当 HIDS 细胞系在 39 摄氏度下培养时,MVK 活性进一步下降。这引发了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活性的补偿性增加,表明 MVK 逐渐成为限速酶。体内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当 HIDS 患者出现发热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 MVK 活性下降 2 至 8 倍。作者假设,温度的轻微升高会引发一系列事件,MVK 逐渐受到速率限制,
多苏阿尔多等人(2005) 报告了一系列 136 名患有自身炎症性疾病和周期性发热的意大利患者的分子特征结果。他们在 15 名患者中鉴定出 13 种不同的突变,这些突变分散在整个 MVK 编码区,呈纯合或复合杂合状态。V377I(251170.0002) 占导致甲羟戊酸激酶缺陷的所有等位基因的 50%。有 8 个新突变,包括外显子 2(251170.0008) 中 19 个核苷酸的间质缺失。
Balgobind 等人在一名患有 HIDS 且还表现出色素性视网膜炎(RP;参见 268000)的 5 岁男孩中进行了研究(2005) 鉴定了 MVK 基因中错义突变(A334T; 251170.0006) 和 1-bp 插入(251170.0017) 的复合杂合性。
Siemiatkowska 等人在 3 名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的荷兰患者中,其中包括 2 名有 HIDS 病史的同胞,他们的 RP 发病相对较晚,中心视力保存良好,但已知 RP 基因突变呈阴性(2013) 分别鉴定了 MVK 基因中 I268T 和 A334T 突变的复合杂合性以及 A334T 纯合性。作者指出,尽管 MVK 活性显着降低,但所有 3 名患者均出现轻度全身症状,并表明遗传背景或环境因素的差异可能在疾病表现中发挥作用。
Levy 等人对一名患有 HIDS 的 14 个月大女孩和一名无关的 7 个月大男孩进行了研究(2013) 鉴定了 MVK 基因中的复合杂合突变(251170.0002; 251170.0020-251170.0021)。两名患者的父母均为突变携带者。两名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热和极早发炎症性肠病(VEOIBD)。
汗孔角化症3
在 57 名患有常染色体显性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POROK3; 175900) 的中国先证者中,有 18 名(33%) 和 25 名散发性该疾病的患者中,有 4 名(16%) 存在这种疾病(2012)鉴定了MVK基因中的14种不同的杂合突变(参见例如251170.0009-251170.0010;251170.0012-251170.0015)。突变谱包括错义、截短和剪接位点突变。第一个突变是通过对一个患有这种疾病的大家族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5 名患者的皮损内没有继发性体细胞 MVK 突变的证据。即使在具有相同突变的个体中,表型严重程度也存在差异。其中两种突变 G202R(251170.0010) 和 417insC(251170.0012) 先前已在高 IgD 综合征和甲羟戊酸尿症患者中发现。然而,汗孔角化症患者没有任何一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包括正常的 IgD 水平。尽管尚未报道甲羟戊酸尿症患者出现汗孔角化病变,但某些高 IgD 综合征病例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炎症性皮肤病变。此外,隐性MVK突变患者的杂合父母不具有汗孔角化症的特征。这种临床多样性表明疾病表现中还涉及其他因素,例如环境暴露,特别是紫外线辐射。角质形成细胞的功能研究表明,MVK 在调节钙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中发挥作用,并可能保护角质形成细胞免受紫外线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对 5 名 Mibelli 汗孔角化症个体(POROK1; 175800) 的 MVK 基因进行测序,
Zeng 等人在一个中国家庭的一位母亲和 2 名孩子中发现了 Mibelli 型汗孔角化症(2014) 鉴定了 MVK 基因剪接位点突变的杂合性(251170.0018)。
张等人(2015) 分析了 134 名汗孔角化症中国先证者的 12 个类异戊二烯基因,并鉴定了 39 名先证者 MVK 基因 28 个突变的杂合性,其中 4 个先证者存在 10,076 bp 的缺失(251170.0019)。先证者表现出广泛的皮损数量和大小以及多种汗孔角化亚型,其中一些患者存在超过一种类型。张等人(2015) 指出,尽管 1 名女性先证者在 MVK 基因(D79N) 和 MVD 基因(F249S; 603236.0001) 中均存在错义突变杂合,但她没有表现出更严重的表型或更早的发病年龄或任何其他独特的临床特征。
▼ 动物模型
哈格等人(2007) 通过基因捕获产生了 Mvk 杂合基因敲除小鼠。Mvk +/- 小鼠的交配未能产生纯合性敲除,导致作者得出结论:纯合性 Mvk 敲除是胚胎致死的。与野生型同窝对照小鼠相比,Mvk +/- 小鼠的脾脏、心脏和肾脏中的甲羟戊酸水平升高,但脑或肝脏中的甲羟戊酸水平没有升高。与野生型对照相比,Mvk +/- 小鼠在 15 周龄以下和 15 周龄以上时 IgD 也升高,其中较老的 Mvk +/- 小鼠组具有最高的 IgD 水平。与野生型对照相比,Mvk +/- 小鼠在 15 周龄以上的小鼠中也有较高 IgA 的趋势,并且在所有年龄段都有较高 TNF-α 的趋势,但这些并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Mvk +/-小鼠在20-40周龄时被处死,组织检查显示,33%的小鼠出现脾肿大,25%的小鼠出现肝肿大,20%的小鼠出现肠息肉。此外,Mvk +/-小鼠的股骨因骨髓细胞减少而变脆,血涂片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红细胞嗜碱性点画。Mvk +/- 小鼠还表现出体温调节异常的迹象。哈格等人(2007) 认为 Mvk +/- 小鼠是研究高 IgD 综合征的合适模型(260920)。
▼ 等位基因变体(21 个选定示例):.
0001 甲羟戊酸
MVK、ASN301THR
在一名甲羟戊酸尿症患者(MEVA; 610377) 中,Schafer 等人(1992)发现复合杂合性;一个等位基因代表核苷酸 902 处的 A 到 C 转换,将氨基酸 301 处的天冬酰胺残基转化为苏氨酸(N301T)。密码子改变是从AAC变为ACC。通过对先证者及其父亲和兄弟的基因组 DNA 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扩增和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证实了错义突变的存在。类似的分析未能检测到先证者的母亲、7 名正常受试者和另外 4 名甲羟戊酸尿症受试者的突变。通过 COS-7 细胞中瞬时表达进行的功能分析证实,该突变产生的酶活性降低。
.0002 高 IgD 综合征
MVK、VAL377ILE
在 4 名高 IgD 综合征(HIDS;260920) 患者中,Houten 等人(1999) 发现了 1129G-A 转变,导致 val377 到 ile 氨基酸取代。4 名患者中的 3 名患者中,V377I 以复合杂合状态存在;在第四名患者中,V377I 似乎以纯合状态存在。Drenth 等人研究的 HIDS 家族中发现纯合状态的 V377I 突变(1999)。
在 16 名无关的 HIDS 患者中,Houten 等人(2001) 检测到 V377I 突变,其中包括一个具有纯合性的同胞。
库塞特等人(2001) 在 25 名无关的 HIDS 患者中检测到了 20 名 V377I 突变,其中大多数是荷兰裔。
多苏阿尔多等人(2005) 在 15 名无关的意大利 HIDS 患者中,发现 50% 的突变等位基因存在 V377I 突变。在 2 名患者中发现 V377I 突变处于纯合状态。
Levy 等人对一名患有 HIDS 的 14 个月大女孩和一名无关的 7 个月大男孩进行了研究(2013) 在复合杂合状态下鉴定了 MVK 基因中的 V377I 突变,女孩中存在 tyr116-to-his(Y116H; 251170.0020) 突变,男孩中存在 gly326-to-arg(G326R; 251170.0021) 突变。通过MVK基因测序鉴定出突变,两名患者的父母均为突变携带者。患者淋巴细胞中的MVK酶活性低于1%。两名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热和极早发炎症性肠病(VEOIBD)。
.0003 高 IgD 综合征甲
羟戊酸尿,包括
MVK、HIS20PRO
高 IgD 综合征
在 2 名高 IgD 综合征(HIDS; 260920) 患者中,Houten 等人(1999) 发现复合杂合状态的 V377I 突变(251170.0002) 具有 his20-to-pro(H20P) 突变。
甲羟戊酸尿症
在一名患有轻度甲羟戊酸尿症(MEVA; 610377) 的患者中,Houten 等人(1999) 发现了第 59 号核苷酸处 A 到 C 转换的复合杂合性,导致密码子 20 处组氨酸到脯氨酸取代。另一个突变是核苷酸 1000 处 G 到 A 转换,导致 ala334 到 thr(A334T; 251170.0006) 取代。该患者 6 岁时出现小脑共济失调、肌张力减退和肌酸激酶活性升高,20 岁时仍然活着。核磁共振和大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小脑发育不全和第四脑室扩大。
.0004 高 IgD 综合征甲
羟戊酸尿症,包括
MVK、ILE268THR
高 IgD 综合征
在患有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D 和周期性发热综合征(HIDS; 260920) 的患者中,Houten 等人(1999) 发现了 V377I 突变(251170.0002) 和 ile268 至 thr 突变(I268T) 的复合杂合性。Drenth 等人在 HIDS 家族中以复合杂合状态发现了 Th I268T 突变(1999)。
库塞特等人(2001) 在 25 名无关的 HIDS 患者中检测到 7 名 I268T 突变,其中 1 名纯合子患者残留酶活性为 7.2%。
甲羟戊酸尿症
在一名患有严重甲羟戊酸尿症(MEVA; 610377) 的患者中,Houten 等人(1999)发现核苷酸803处T到C转变的纯合性,导致位置268处异亮氨酸到苏氨酸的取代。在成纤维细胞中未发现酶活性,并且皮肤成纤维细胞裂解物的免疫印迹分析未检测到蛋白质。
.0005 高 IgD 综合征
MVK,PRO165LEU
在一个患有高 IgD 综合征(HIDS;260920) 的家庭中,Drenth 等人(1999) 发现受影响的个体是 pro165-to-leu 突变(P165L) 和 I268T 突变(251170.0004) 的复合杂合子。
.0006 甲羟戊酸
尿症高 IgD 综合征,包括
MVK、ALA334THR 甲羟
戊酸尿症
Hoffmann 等人之前研究过,一名 15 岁女孩和她 14 岁的兄弟患有甲羟戊酸尿症(MEVA; 610377)(1993),其表型逐渐从发热危象转变为共济失调,并且还表现出核性白内障和视网膜营养不良,Prietsch 等人(2003) 鉴定了 MVK 基因中 A334T 错义突变的纯合性。Prietsch 等人在一名无关的 6 岁男孩中发现了甲羟戊酸尿症,他有小脑共济失调,但没有发热危象或 IgD 升高,并且还表现出视网膜营养不良(2003) 鉴定了 A334T 突变和 1-bp 插入的复合杂合性(72insT; 251170.0016)。
讨论 Houten 等人在轻度甲羟戊酸尿症患者中发现的复合杂合状态的 MVK 基因中的 ala334 至 thr(A334T) 突变(1999),参见 251170.0003。
高 IgD 综合征
Balgobind 等人在一名患有高 IgD 综合征(HIDS; 260920) 和色素性视网膜炎的 5 岁男孩中进行了研究(2005) 鉴定了 MVK 基因中 A334T 突变和 1 bp 插入(421insG; 251170.0017) 的复合杂合性。
Siemiatkowska 等人的荷兰兄妹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并有儿童时期发烧史(2013) 鉴定了 MVK 基因中 A334T 和 I268T(251170.0004) 错义突变的复合杂合性,该突变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并且在 174 名荷兰对照中未发现。两名同胞的 IgD 水平均升高,MVK 活性严重降低。对另外 769 名未进行基因诊断的 RP 患者的 MVK 基因分析显示,一名 61 岁的荷兰男子为 A334T 突变纯合子。他还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和肾衰竭。他的 IgD 水平正常,但 MVK 活性仅为对照的 0.22%。西米亚特科斯卡等人(2013) 指出,尽管 MVK 活性显着降低,但所有 3 名患者均出现轻度全身症状,
.0007 甲羟戊酸尿症
MVK,VAL310MET
对于一名患有严重甲羟戊酸尿症(MEVA;610377) 的患者,Houten 等人(1999)发现核苷酸928处G到A转变的纯合性,导致密码子310(V310M)处缬氨酸到甲硫氨酸的取代。患者于5个月大时死亡。在成纤维细胞中未检测到酶活性,并且成纤维细胞裂解物的免疫印迹分析未能检测到甲羟戊酸激酶蛋白。
.0008 甲羟戊酸尿症
MVK, 19-BP DEL
对于甲羟戊酸尿症(MEVA; 610377) 患者,D'Osualdo 等人(2005) 在 MVK 基因的外显子 2(16_34del) 中发现了一个杂合的 19-bp 间质缺失,导致移码。
.0009 汗孔角化症 3,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
MVK、LEU255PRO
在患有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的第 4 代中国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POROK3;175900),Zhang 等人(2012) 在 MVK 基因的外显子 8 中发现了一个杂合的 764T-C 转变,导致 leu255 到 pro(L255P) 的取代。该突变经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并经桑格测序证实,在多个外显子组数据库或 676 名对照个体中均未发现。
.0010 高 IgD 综合征
甲羟戊酸尿症,包括
汗孔角化症 3,播散性浅表光化性类型,包括
MVK、GLY202ARG
高 IgD 综合征
Cuisset 等人在患有高 IgD 综合征(HIDS; 260920) 的患者中(2001) 鉴定了 MVK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gly202 至 arg(G202R) 取代和 pro167 至 leu(P167L; 251170.0011) 取代。该患者于 30 岁时死于葡萄球菌肺炎,但在死前 18 个月内没有任何发作。MVK 活性是对照的 1.8%。库塞特等人(2001) 指出 G202R 突变是由外显子 5 中的 695G-A 转变引起的。
甲羟戊酸尿症
曼迪等人(2006) 报道,一名甲羟戊酸尿症患者(MEVA; 610377) 携带 G202R 突变,该突变是由外显子 6 中的 604G-A 转变引起的;从这篇论文中尚不清楚该患者是否是该突变的纯合子,或者在另一个等位基因上携带第二个 MVK 突变。
汗孔角化症3
张等人(2012) 在 6 个不相关的中国患有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鉴定出 G202R 突变的杂合性(POROK3; 175900)。在一名散发性疾病患者中也发现了该突变,但在 676 名对照个体中未发现该突变。具有这种突变的 1 个家庭的两名成员具有明显不同的表型:其中一名具有该疾病的典型特征,而另一个则具有极其轻微的表型,无法轻易诊断。张等人(2012) 指出,这种突变先前已在高 IgD 综合征和甲羟戊酸尿症患者中发现。然而,汗孔角化症患者没有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包括正常的 IgD 水平。尽管尚未报道甲羟戊酸尿症患者出现汗孔角化病变,一些高 IgD 综合征病例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炎症性皮肤损伤。此外,隐性MVK突变患者的杂合父母不具有汗孔角化症的特征。由相同突变引起的这种临床多样性表明还涉及其他因素,例如环境暴露,特别是紫外线辐射。
.0011 高 IgD 综合征
MVK、PRO167LEU
在一名高 IgD 综合征(HIDS;260920) 患者中,Cuisset 等人(2001) 鉴定了 MVK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外显子 4 中的 591C-T 转换,导致 pro167 到 leu(P167L) 取代,以及 G202R(251170.0010)。
.0012 甲羟戊酸尿
毛孔角化症 3,播散性浅表光化型,包括
MVK、1-BP INS、417C 甲
羟戊酸尿
在患有甲羟戊酸尿症(MEVA; 610377) 的患者中,Mandey 等人(2006) 在 MVK 基因的外显子 5 中发现了 1 bp 插入(417insC),导致移码和提前终止(Gly140fs)。从本文中尚不清楚该患者是否为突变纯合子,或者在另一个等位基因上携带第二个 MVK 突变。
汗孔角化症3
张等人(2012) 在一名散发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POROK3; 175900) 的中国患者中发现了导致提前终止的杂合 417insC 突变(Gly140ArgfsTer47)。该患者没有甲羟戊酸尿症的临床特征。
.0013 汗孔角化症 3,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
MVK、LEU41PRO
在 2 个不相关的中国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患有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POROK3;175900),Zhang 等人(2012) 在 MVK 基因的外显子 3 中发现了一个杂合的 122T-C 转变,导致 leu41 到 pro(L41P) 的取代。在 676 名对照个体中未发现该突变。
.0014 汗孔角化症 3,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
MVK、IVS10DS、TC、+2
在 2 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患有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POROK3;175900),其中之一曾由 Wu 等人报道过(2004),张等人(2012) 鉴定了 MVK 基因内含子 10(1039+2T-C) 中的杂合 T 到 C 转变,导致移码和提前终止(Leu348IlefsTer17)。在 676 名对照个体中未发现该突变。
.0015 汗孔角化症 3,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
MVK、PHE365SER
在患有播散性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症(POROK3;175900)的中国家庭受影响成员中,Zhang 等人(2012) 在 MVK 基因的外显子 11 中发现了一个杂合的 1094T-C 转变,导致 phe364 到 Ser(F364S) 的取代。在 676 名对照个体中未发现该突变。
Li和Zhang(2014)指出MVK基因中的1094T-C替换导致phe365到ser(F365S)的替换。
.0016 甲羟戊酸尿症
MVK,1-BP INS,72T
用于讨论 Prietsch 等人在甲羟戊酸尿症(MEVA;610377) 患者中以复合杂合状态发现的 MVK 基因(72insT) 中的 1-bp 插入(2003),参见 251170.0006。
.0017 高 IgD 综合征
MVK,1-BP INS,421G
用于讨论 Balgobind 等人在高 IgD 综合征(HIDS;260920) 患者中以复合杂合状态发现的 MVK 基因(421insG) 中的 1-bp 插入(2005),参见 251170.0006。
.0018 汗孔角化症 3,MIBELLI 型
MVK,IVS10DS,GA,+1
来自中国家庭的一名母亲和 2 名儿童表现出 Mibelli 型汗孔角化症(POROK3;175900),Zeng 等人(2014) 鉴定了内含子 10 剪接供体位点处 c.1039+1G-A 转变的杂合性。该突变随家族中的疾病而分离,并且在 100 个不相关的对照中未发现。对所有 3 名患者的 cDNA 进行直接测序表明,外显子 10 和 11 之间包含内含子 10,导致残基 346 之后的 C 端结构域完全改变,包括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功能结构域。
.0019 汗孔角化症 3,多种类型
MVK,10,076-BP DEL,EX1-5DEL
在 4 名表现出各种类型的汗孔角化症的中国患者中(POROK3;175900),Zhang 等人(2015) 鉴定了包含 MVK 基因前 5 个外显子的 10,076 bp 缺失(c.-1880_527+533del, NM_000431.2) 的杂合性。在 270 个种族匹配的对照中未发现该缺失。
.0020 高 IgD 综合征
MVK,TYR116HIS
用于讨论 Levy 等人在高 IgD 综合征(HIDS;260920) 患者中以复合杂合状态发现的 MVK 基因中的 tyr116-to-his(Y116H) 替换(2013),参见 251170.0002。该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热和极早发炎症性肠病(VEOIBD)。
.0021 高 IgD 综合征
MVK,GLY326ARG
用于讨论 Levy 等人在高 IgD 综合征(HIDS;260920) 患者的复合杂合状态下发现的 MVK 基因中的 gly326 至 arg(G326R) 替换(2013),参见 251170.0002。该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热和极早发炎症性肠病(VEOI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