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氨基甘氨酸尿症

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甘氨酸共享肾小管重吸收机制。 亚氨基甘氨酸尿症(IG) 是一种良性先天性氨基酸转运错误,也是新生儿和 6 个月以下婴儿的正常现象(Chesney,2001)。 对亚胺甘氨酸尿症家族的早期研究表明遗传复杂性,纯合子出现 IG,杂合子仅表现出高甘氨酸尿症(HG; 138500)(Broer 等人总结,2008)。

亚胺甘氨酸尿症在阿什肯纳兹人中可能比其他人更常见(Tancredi 等,1970)。

亚氨基甘氨酸尿症也作为范可尼肾管综合征的全身性氨基酸尿症的一部分发生(134600)。

▼ 临床特征

罗森伯格等人(1968) 发现一名患有先天性神经性耳聋的 6 岁男孩的尿液中 2 种亚氨基酸脯氨酸、羟脯氨酸以及甘氨酸的含量有所增加。 父母均患有高甘氨酸尿症,但没有亚氨基酸尿症。 没有发现这些物质的肠道转移缺陷。 这些作者以及 Whelan 和 Scriver(1968) 得出结论,亚氨基甘氨酸尿症是杂合子中表现为高甘氨酸尿症(HG; 138500) 的性状的纯合形式。

只有一些明显的纯合子显示 L-脯氨酸肠道吸收缺陷(Goodman 等人,1967;Scriver,1968),并且只有一些专性杂合子显示甘氨酸负荷过多的甘氨酸尿症(Scriver,1968),这一事实表明亚胺甘氨酸尿症的遗传异质性。 Scriver(1968)观察了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案例:一个明显纯合子的孩子,其父亲患有高甘氨酸尿症,而母亲则没有。 他认为这个孩子是一个携带两种不同突变等位基因的“复合体”。 已观察到类似的胱氨酸尿症(220100)的推测遗传化合物。

基于对受影响家族遗传模式的观察,Scriver(1989) 认为不同的推定突变是等位基因,因为在继承 2 个“沉默”突变等位基因、2 个“高甘氨酸尿”等位基因或 2 个不同等位基因的先证者中观察到相同的肾脏表型。 此外,Scriver(1989) 指出,已知几种不同形式的肾高甘氨酸尿症,必须与肾亚氨基甘氨酸尿症“不完全隐性”形式的杂合子中出现的高甘氨酸尿表型区分开来,例如高甘氨酸尿症和肾结石(138500)、葡萄糖甘氨酸尿症(138070) 和 x 连锁低磷血症患有葡萄糖甘氨酸尿症(参见 307800)。

相关功能

对相关精神发育迟滞的描述表明了进一步的异质性(Statter 等,1976)。 与罗森伯格等人的案例相关的耳聋(1968) 以及 Tancredi 等人案例中的失明(1970) 和 Fraser(1971) 可能是与筛选人群相关的巧合关联。

斋藤等人(1981) 描述了一名 44 岁女性的非典型脑回萎缩,她的父母是表兄弟姐妹,并且尿液中脯氨酸、羟脯氨酸和甘氨酸的排泄量显着增加。 他们提出鸟氨酸血症引起脑回萎缩的发生(258870),与这一观察结果一起表明脉络膜视网膜组织中脯氨酸缺乏可能是脑回萎缩的机制。

▼ 分子遗传学

布罗尔等人(2008) 研究了 3 个法裔加拿大家庭和 4 个澳大利亚家庭,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先前从新生儿尿亚胺甘氨酸尿症(IG) 筛查项目中发现的指示病例。 除 2 名先证者外,所有先证者均再次确认了 IG:在 2 个澳大利亚家庭中,先证者仅患有持续性高甘氨酸尿症(HG; 138500)。 布罗尔等人(2008) 对 5 个已知的亚氨基酸和甘氨酸转运蛋白候选物进行了测序,发现 IG 和 HG 的主要贡献源于编码质子氨基酸转运蛋白 SLC36A2(608331.0001-608331.0002) 的基因缺陷,具有经典的半显性遗传模式,其中 2 个非功能性等位基因赋予 IG 表型,而 1 个非功能性等位基因足以赋予 HG表型。 仅当与亚氨基酸转运蛋白 SLC6A20(605616.0001) 的单倍体不足或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SLC6A19(608893.0005) 的缺陷相结合时,保留残余转运活性的 SLC36A2 突变才会导致 IG 表型。 布罗尔等人(2008) 指出,在这些受影响的个体中,编码假定的甘氨酸转运蛋白 SLC6A18(610300) 的基因中发现了额外的多态性和突变,并表明 SLC6A18 的变异也可能导致这些表型。 因此,IG 和 HG 表现出复杂的分子解释,具体取决于主要基因和伴随的修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