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毛症7; HYPT7

  • 少毛症,局限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LAH2
  • 少毛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H
  • 总数性少毛症,MARI 型

此条目中代表的其他实体:

  • 包括羊毛状毛发,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或不伴毛发稀疏;ARWH2,包括
  • WH/HT,包括

▼ 临床特征

罗加耶夫等人(1999) 描述了一种遗传性的少毛症,这种现象在马里族群中很常见,马里族群是俄罗斯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一个大型芬兰-乌戈尔族原住民。他们在对该人群进行医学遗传学研究时发现了 21 个家庭,其中有 26 名受影响个体。在每个家庭中,先证者的父母都是正常的,并且两性均受到影响,这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致。Mari人群中少毛症突变基因的频率估计为1%或更高。受影响的 Mari 个体患有先天性头皮毛发少毛症;所有的头发都是金属丝且扭曲的。出生第一年后,眉毛和睫毛就消失了,并且在成年人中仍然稀疏。阴毛和腋毛几乎没有,体毛稀少且稀疏。指甲和牙齿,以及其他表皮结构均正常,但有一个例外:1个家庭的2个姐妹有头发异常,也有毛囊角化过度。然而,鱼鳞病和毛囊角化过度似乎是马里人群体中常见的异常现象,并且被认为偶然与这些姐妹的少毛症有关。

阿斯拉姆等人(2004) 描述了一个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的巴基斯坦近亲家庭。出生时,头皮上有稀疏的毛发,但在通常在出生后 1 周进行的剃毛仪式后并没有重新长出。受影响的个体几乎没有正常的眉毛、睫毛、腋毛和体毛。该家族中受影响的男性个体胡须正常;然而,他们的腿和手臂上却没有毛发。所有受影响个体的牙齿和指甲均正常。

阿里等人(2007) 报道了一个巴基斯坦近亲家庭,其中 3 名同胞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头发在出生时就存在于头皮上,但在仪式剃须后重新长出稀疏的头发。受影响的个体几乎没有正常的眉毛、睫毛、腋毛和体毛。牙齿、指甲、出汗和听力均正常。杂合子携带者有正常的头发。受影响个体的皮肤活检显示,正常毛囊结构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粉刺状残余毛囊。

下村等人(2009) 研究了 11 个患有羊毛状毛发和/或少毛症的巴基斯坦近亲家庭,其中鉴定出 LIPH 基因突变的纯合性(参见分子遗传学)。这 11 个家族在表型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从家族之间甚至一个家族内部的羊毛状毛发到稀疏毛发,尽管所有受影响的个体的毛发生长缓慢,仅几英寸。与该人群中典型的深棕色/黑色头发相比,一些人的羊毛状头发颜色较浅。毛茸茸的患者面部和体毛正常,而少毛症患者的眉毛、睫毛和体毛稀疏。所有11个家庭的受影响个体牙齿、指甲和出汗正常,没有表现出掌跖角化过度,并且没有心脏病、癌症或神经系统异常的家族史。下村等人(2009) 指出,将这些可变表型结合起来的关键观察结果是,所有受影响的个体在出生时和/或幼儿期都有羊毛状毛发,并且有些人(但不是全部)进展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少毛症。

下村等人(2009) 报道了 3 名日本先证者,他们患有羊毛状头发和少毛症,他们来自日本新泻县的家庭。一名先证者是一名 4 岁男孩,出生时头发紧密卷曲,2 岁时头发变得稀疏,并在几英寸处停止生长。眉毛和睫毛又细又稀疏。头皮上弥漫性分布有苍白的小毛囊丘疹。头皮皮肤活检显示漏斗部增大,伴有角化栓,球部缩小,无明显结构异常。另外 2 名先证者,分别为 3 岁和 4 岁女孩,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

汗等人(2011) 研究了 17 个患有少毛症/羊毛状毛发表型的巴基斯坦家庭。患者出生时头发稀疏。8个家庭的患病成员均具有少毛症特征,头皮毛发稀疏脆弱,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体毛稀疏甚至缺失。在6个家庭中,受影响的成员表现出头皮毛茸茸的特征,眉毛、睫毛和体毛稀疏甚至消失。在其余3个家庭中,一些受影响的个体具有少毛症的特征,而另一些个体的头皮毛发呈羊毛状。所有 17 个家庭的所有男性成员都有正常的胡须和胡须。

▼ 测绘

Aslam 等人的地图(2004) 对患有遗传性少毛症的巴基斯坦近亲家庭的受影响成员进行了单倍型分析,并排除了与 14 个脱发和外胚层发育不良基因座的联系。使用 4 个受影响个体的 DNA 样本进行基因组扫描,得出标记 D3S3592 的最大多点 Lod 得分为 6.0。纯合性区域的两侧是标记 D3S2314 和 D3S1602,这是染色体 3q26.33-q27.3 上的 7.1 cM 区域,作者将其称为“AH”。

卡赞采娃等人(2006) 对 14 个患有少毛症的 Mari 家族进行了连锁分析,结果显示与染色体 3q26-q27 存在潜在连锁。使用新型简单串联重复标记(STR) 并将数据与来自 36 个患有少毛症楚瓦什家族的单倍型作图相结合,他们将间隔缩小到染色体 3q27 上包含 4 个基因的 350 kb 区域。

Petukhova 等人在 2 个患有羊毛状毛发/少毛症的无亲缘关系的巴基斯坦大家庭中(2009)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但未能识别出自合性或连锁的重要区域;然而,其中 1 个家族的参数分析显示了染色体 3q27 上连锁的证据。使用 LIPH 基因内的微卫星标记进行的单倍型分析表明,2 个单倍型(指定为 A 和 B)与每个家族中的表型分离,并且每个受影响的个体要么是 A 或 B 的纯合子,要么是 A 和 B 的复合杂合子。 Petukhova 等人(2009) 告诫不要通过近亲家庭的血统来先验地假定身份,

▼ 分子遗传学

Kazantseva 等人在 14 个 Mari 家族和 36 个 Chuvash 家族中发现了染色体 3q26-q27 的少毛症(2006) 对少毛症关键区间内所有 4 个基因的整个编码区进行了测序,没有发现点突变。然而,他们无法在受影响的个体中扩增候选基因 LIPH(607365) 的外显子 4,尽管在其父母中可以检测到该外显子 4,这表明外显子 4 的缺失存在于受影响个体的纯合性和其父母的杂合性中。卡赞采娃等人(2006) 确定大约 985 bp 的删除(607365.0001) 消除了外显子 4 和侧翼内含子序列。

Ali 等人在 3 名同胞中,由近亲巴基斯坦父母所生,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2007) 鉴定了 LIPH 基因中的纯合突变(607365.0002)。

在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少毛症的 2 个不相关的近亲巴基斯坦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Jelani 等人(2008) 鉴定了 LIPH 基因中的纯合突变(607365.0003)。基因。受影响的个体几乎没有正常的眉毛、睫毛、腋毛和体毛。成年男性的胡须正常,但头皮毛发稀疏。没有其他临床异常。

下村等人(2009) 研究了 11 个患有羊毛状毛发和/或少毛症的巴基斯坦近亲家庭,这些家庭的 P2RY5 基因突变呈阴性(609239)。由于其中 1 个家族显示出与 LIPH 基因区域中染色体 3q27 的连锁,作者对 LIPH 进行了直接测序,并在 11 个家族中鉴定出 5 个不同的纯合突变(参见例如 607365.0003-607365.0005)。下村等人(2009) 指出,本研究中 11 个具有 LIPH 突变的家族在表型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即使在一个家族内也是如此。

Petukhova 等人在 2 个大的、不相关的近亲巴基斯坦家族中发现了与 LIPH 基因的连锁,这些家族具有羊毛状毛发/少毛症,其中微卫星标记分析表明每个家族内有 2 个不同的疾病等位基因分离(2009) 鉴定了 2 种不同的 LIPH 突变:已知的 2 bp 缺失(607365.0003) 和 90 bp 重复(607365.0006)。受影响的个体要么是缺失或重复的纯合子,要么是两者的复合杂合子。

Shimomura 等人在来自 3 个日本家庭的先证者中发现,这些先证者出生时头发紧密卷曲,并在第二年出现少毛症(2009) 鉴定了 LIPH 基因中 2 个错义突变的纯合性或复合杂合性(607365.0007, 607365.0008)。作者表示,这是日本人群中首次报告 LIPH 突变。

汗等人(2011) 对 17 个具有少毛症/毛状毛发表型的巴基斯坦家族进行了微卫星基因分型,发现 9 个家族中与 LIPH 基因存在关联,8 个家族中与 LPAR6 基因(609239) 存在关联(参见 HYPT8;278150)。9 个连锁家族的 LIPH 序列分析显示,在患有少毛症、伴或不伴少毛症的羊毛状毛发或混合表型的家族中存在 2 个复发性纯合突变(607365.0003、607365.0005)。汗等人(2011) 观察到携带 LIPH 或 LPAR6 不同突变的患者脱发严重程度没有差异,并且没有明确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 群体遗传学

Kazantseva 等人(2006)测试了从伏尔加-乌拉尔和俄罗斯其他地区收集的群体样本中的 2,292 条染色体,无论其少毛症表型如何。在楚瓦什人中,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 0.033,在马里人中为 0.030。在其他芬兰-乌戈尔族群或来自遥远地理区域的俄罗斯族群中没有发现突变等位基因。卡赞采娃等人(2006) 表明,马里人和楚瓦什人后裔中可能有超过 98,000 名杂合突变携带者和 1,500 名纯合受影响个体。

▼ 命名法

Wali 等人(2007) 指出了 3 种遗传上不同的少毛症的临床相似性,受影响的个体有正常的胡须(男性),眉毛、睫毛和体毛稀疏甚至缺失;他们建议将对应到18号染色体的形式指定为LAH1(HYPT6;607903),对应到染色体3q27的形式指定为LAH2,对应到13q14-q21的形式指定为LAH3(HYPT8;27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