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母细胞成熟缺陷2; OOMD2
冯等人(2016)研究了一个中国家庭,其中 3 代以上有 5 名女性不孕。 受影响女性的配偶精子数量正常,精子形态特征和活力正常。 体外受精(IVF) 尝试导致卵母细胞处于中期 I(MI),即使在体外长期培养后也无法成熟; 在偏光显微镜下没有一个可见纺锤体。 观察到形态异常的卵母细胞未能受精。 冯等人(2016)还研究了来自另外 6 个中国家庭的不孕女性,每个家庭都经历过 2 至 5 次失败的 IVF 或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尝试。 在这些尝试中收获的几乎所有卵母细胞都在 MI 处被捕获,并且没有一个具有可见的纺锤体。 来自其中 5 个家族的 MI 卵母细胞的免疫染色显示纺锤体异常或未检测到纺锤体。
冯等人(2016) 研究了来自 9 个原发性不孕症家庭的 10 名妇女,她们的丈夫精子数量、形态和活力正常。 每个患者都经历过 2 至 7 次体外受精失败的尝试。 4 名患者没有形态学上可识别的中期 II(MII) 卵母细胞; 另外4例患者中,部分MII卵母细胞出现第一极体突出,且MII卵母细胞的相对比例在这些患者之间存在差异。 患者卵母细胞的免疫染色显示没有可检测到的纺锤体或异常或紊乱的纺锤体。 能够受精的卵母细胞未显示出卵裂或经历了早期胚胎停滞。
▼ 分子遗传学
在一个 3 代中国家庭中,由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停滞导致常染色体显性原发性不孕症,Feng 等人(2016) 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并鉴定了 TUBB8 基因(V229A; 616768.0001) 中的杂合错义突变,该突变与女性不孕症分离,并以父系遗传为特征。 对来自 23 个中期 I 卵母细胞成熟停滞的患者的 TUBB8 分析发现,来自 6 个家族的 7 名患者具有 TUBB8 杂合错义突变(参见例如 616768.0002 和 616768.0003),所有这些都是父系遗传或从头发生的。 功能分析表明,这些突变具有显性负效应,会破坏微管行为以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的组装和成熟。
Feng 等人对来自 9 个家庭的 10 名不孕中国女性进行了研究(2016) 对 TUBB8 基因进行了测序,并鉴定了 7 名女性中错义突变的杂合性(参见,例如 616768.0004 和 616768.0005)以及 3 名女性中 2 个无效突变的纯合性:2 名姐妹中的 21 bp 缺失(616768.0006) 和 1 名女性中的 1 bp 插入(61 6768.0007)。 作者指定了 3 类携带 TUBB8 突变的卵母细胞,包括杂合子中纺锤体受损的 MI 卵母细胞,以及缺乏可识别纺锤体或含有受损纺锤体的形态学 MII 卵母细胞。 纯合子中具有可见但形态缺陷的纺锤体的功能失调的 MI 卵母细胞。 冯等人(2016) 指出,结合他们之前发表的工作(Feng et al., 2016),他们在 43 名发生 MI 卵母细胞停滞的不孕女性中发现了 16 名(36.3%) 的 TUBB8 突变。 作者指出,杂合 TUBB8 错义突变似乎对微管行为产生显性负效应,而纯合突变在功能上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