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肠肽受体2; VIPR2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VIPR2
细胞遗传学位置:7q36.3 基因组坐标(GRCh38):7:159,028,174-159,144,956(来自 NCBI)
▼ 说明
VIPR2 和 VIPR1(192321) 编码神经肽血管活性肠肽(VIP; 192320) 的受体,并且还结合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 102980),其亲和力与 VIP 相同。 虽然 VIP 和 PACAP 的受体具有同源性,但它们的底物特异性和表达模式不同(Mackay 等人总结,1996)。
▼ 克隆与表达
斯沃博达等人(1994) 使用基于 VIP 受体保守序列的引物进行低严格 PCR。 他们从淋巴母细胞 cDNA 文库中克隆了人类 VIP2 受体基因。 该基因编码 438 个氨基酸的多肽,与大鼠 VIP2 受体有 86% 的同一性。
阿达穆等人(1995) 从人胎盘 cDNA 文库中克隆了 VIP2 受体基因。 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VIPR2在骨骼肌中高水平表达为4.6kb和2.3kb的2个转录物,而在心脏、脑、胎盘和胰腺中低水平表达。
▼ 基因功能
斯沃博达等人(1994) 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人 VIP2 受体,发现它与 PACAP38 和 PACAP27(参见 102980)、VIP 和毒蜥皮素结合,并且受体与任何这些肽的结合都会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发现肽结合被 GTP 抑制。
塔尔博特等人(2020) 在小鼠中展示了食物摄入触发的肠道神经元信号如何与 3 型先天淋巴细胞(ILC3) 控制的肠道抗菌和代谢反应相结合。 食物消耗迅速激活表达 VIP 的肠道神经元群。 固有层中产生 VIP 的神经元的投射与选择性表达 VIPR2 的 ILC3 簇非常接近。 ILC3 产生的 IL22(192320) 会因共生微生物(例如分节丝状细菌)的存在而上调,但与 VIPR2 结合后会受到抑制。 结果,源自上皮细胞的抗菌肽的水平降低,但脂质结合蛋白和转运蛋白的表达增加。 在食物消耗过程中,产生 VIP 的神经元的激活增强了与上皮相关的分段丝状细菌的生长,并增加了脂质吸收。 塔尔博特等人(2020) 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结果揭示了肠道中进食和昼夜节律调节的动态神经免疫回路,促进了 IL22 介导的先天免疫保护与营养吸收效率之间的权衡。
▼ 测绘
麦凯等人(1996) 使用荧光原位杂交将 VIPR2 基因定位到人类染色体 7q36.3。 对来自 3 型前脑无裂畸形(HPE3; 142945) 患者的细胞系进行进一步作图显示,VIPR2 基因位于 HPE3 最小关键区域内。 麦凯等人(1996) 指出,虽然 VIPR2 可能对 HPE3 表型有贡献,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 分子遗传学
瓦西奇等人(2011) 对罕见拷贝数变异(CNV) 进行了大规模的 2 阶段全基因组扫描,并报告了染色体 7q36.3 拷贝数增加与精神分裂症的显着关联(SCZD16; 613959)。 具有可变断点的微重复发生在 362 kb 区域内,并在组合样本中的 8,290 名患者中检测到 29 名(0.35%),而在 7,431 名对照中检测到 2 名(0.03%)。 所有重复都重叠或位于血管活性肠肽受体基因 VIPR2 上游 89 kb 范围内。 在来自 7q36.3 微重复患者的培养淋巴细胞中,VIPR2 转录和环 AMP 信号显着增加。 瓦西奇等人(2011) 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发现表明血管活性肠肽信号传导的改变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有关,并表明 VPAC2 受体是抗精神病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
▼ 动物模型
哈马尔等人(2002) 报道 Vipr2 -/- 小鼠无法维持正常的休息/活动行为昼夜节律。 这些小鼠也未能在视交叉上核中表现出核心时钟基因 Per1(602260)、Per2(603426) 和 Cry1(601933) 以及编码精氨酸加压素(AVP; 192340) 的时钟控制基因的昼夜节律表达。 此外,突变体未能通过夜间照明表现出对 Per1 和 Per2 的急性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