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种使人衰弱的运动障碍,表现为主要发生在口面部区域的多动、不自主、重复性运动。 这是使用氯丙嗪或氟哌啶醇等所谓典型抗精神病药或精神安定药治疗的并发症,估计有 20% 至 30% 的长期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Thelma 等,2008)。
▼ 临床特征
在一篇评论中,Thelma 等人(2008) 指出,年龄和非裔美国人种族都是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 遗传
Yassa 和 Ananth(1981) 对 500 名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的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 8 名患者的一级亲属也服用抗精神病药并患有精神疾病。 所有 8 对先证者亲属在是否存在迟发性运动障碍方面均一致。 除一对母子外,其余都是兄弟姐妹; 8 对中只有 2 对(均为同胞对)患有迟发性运动障碍。
Muller 等人在 222 名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障碍患者(181500) 中进行了研究(2001) 发现 39 人的一级亲属受到影响。 18对相关对中的12对在不存在迟发性运动障碍方面一致,18对中的3对在存在迟发性运动障碍方面一致,并且18对中的3对不一致。 对于家族倾向而言,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4)。 相比之下,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障碍的家族史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之间没有关联。 穆勒等人(2001) 得出的结论是,迟发性运动障碍家族史可能是该疾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 分子遗传学
塞尔玛等人(2008) 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尽管没有一项研究结果满足显着关联的严格标准,但与药物代谢(例如 CYP2D6;124030)和多巴胺能通路(例如 DRD2;126450)有关的基因显示出有希望的初步结果。
▼ 动物模型
罗森加滕等人(1994) 观察到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大鼠在治疗和停药期间都会引起自发的口面部运动,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人类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模型。 他们培育了 2 个不同品系的 Sprague-Dawley 大鼠,作为对精神抑制药 SKF 38393 的重复下颌运动(RJM) 反应的高反应者或低反应者。 第二代选择性育种注意到了反应的分歧。 神经化学研究表明多巴胺 D1 受体神经传递存在受体后修饰。 尽管受体数量没有变化,但在高 RJM 反应组中,SKF 38393 刺激的循环反应显着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