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2/腺病毒 E1B 19-KD 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3 样; BNIP3L
- NIX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BNIP3L
细胞遗传学位置:8p21.2 基因组坐标(GRCh38):8:26,383,053-26,413,126(来自 NCBI)
▼ 克隆与表达
在随机选择的 cDNA 克隆的大规模测序工作中,Matsushima 等人(1998) 将 BNIP3L 鉴定为先前鉴定的促凋亡蛋白 BNIP3(603293) 的同源物。陈等人(1999)和安田等人(1999)还在数据库搜索中鉴定了与BNIP3同源的序列中的BNIP3L序列。BNIP3L 编码推导的 219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中包含预测的跨膜结构域、PEST 序列和 C 端区域的 BH3 结构域。BNIP3L 与 BNIP3 具有 56% 的氨基酸序列同一性。陈等人(1999) 预测 BNIP3L 形成同二聚体,因为观察到的 48-kD 蛋白质产物大约是 23.8-kD 预测质量的两倍。通过 Northern blot 分析,Matsushima 等人。Yasuda 等人(1998) 在所有检查的组织中检测到 1.45-kb BNIP3L 转录本(1999) 检测到 1.6- 和 3。
▼ 基因功能
使用表位标记的 BNIP3L 的间接免疫荧光分析,Yasuda 等人(1999) 将 BNIP3L 定位于线粒体。陈等人(1999) 将 BNIP3L 与已知主要位于线粒体中的 60 kD 热休克蛋白 1(HSPD1; 118190) 共定位。BNIP3L 在线粒体中的定位取决于假定的跨膜结构域。
Chen 等人与 PEST 序列的存在一致,PEST 序列与具有高周转率的蛋白质相关,其降解由蛋白酶体控制(1999) 发现 BNIP3L 在转染后 42 小时内逐渐降解。这种蛋白水解降解依赖于活性蛋白酶体,并受到乳胞素(蛋白酶体苏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
松岛等人(1998) 使用集落形成测定来证明 BNIP3L 的瞬时过度表达导致癌细胞生长的抑制。陈等人(1999) 指出这种生长抑制可以通过 BNIP3L 的促凋亡功能来解释。安田等人(1999)和陈等人(1999) 观察到 BNIP3L 转染诱导细胞凋亡。陈等人(1999)证明去除跨膜结构域可以防止细胞死亡诱导。此外,BNIP3L 的表达可以克服转染细胞中抗凋亡 BCL2(151430) 和 BCL2L1(600039) 的作用。
安田等人(1999) 表明体外翻译的 BNIP3L 与各种 BCL2 家族抗凋亡蛋白(包括 BCL2、BCL2L1 和腺病毒 E1B 19-kD)的 GST 融合蛋白特异性且直接结合。BNIP3L 的共转染显着降低了 E1B 19-kD 和 BCL2L1 的抗凋亡活性,导致 Yasuda 等人(1999) 表明,与 BNIP3 一样,BNIP3L 可能拮抗 BCL2 家族抗凋亡蛋白的活性。
PARK2(602544) 是一种 E3 泛素连接酶,可泛素化受损线粒体上的蛋白质,靶向线粒体进行溶酶体降解。高等人(2015) 将 BNIP3L 鉴定为线粒体 PARK2 底物,并表明泛素化的 BNIP3L 将胞质 NBR1(166945) 募集到受损的线粒体,从而靶向细胞器进行降解。HEK293A 细胞中 NBR1 或 BNIP3L 的敲低会破坏因氧化磷酸化抑制而受损的线粒体的降解。相反,抑制线粒体复合物 I 会诱导 BNIP3L 降解并导致受损线粒体保留。
▼
FISH、Matsushima 等人绘制的地图(1998) 将 BNIP3L 基因对应到 8p21。作者指出,该区域在结肠癌、前列腺癌、肝癌和肺癌中经常出现杂合性丢失。
▼ 动物模型
桑多瓦尔等人(2008) 通过有针对性的破坏产生了缺乏 Nix1 的小鼠。Nix缺失小鼠出现贫血,伴有成熟红细胞减少和红细胞前体代偿性扩张。Nix 缺失小鼠外周血中的红细胞表现出线粒体滞留和体内寿命缩短。虽然核糖体的清除在没有 Nix 的情况下正常进行,但线粒体进入自噬体进行清除的过程存在缺陷。Nix 的缺乏抑制了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而用解偶联化学物质或 BH3 模拟物处理可诱导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并恢复 Nix 缺失红系细胞中线粒体隔离到自噬体中的能力。桑多瓦尔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