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通道 7; CLCN7
- CLC7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CLCN7
细胞遗传学定位:16p13.3 基因组坐标(GRCh38):16:1,444,934-1,475,027(来自 NCBI)
Brandt 和 Jentsch(1995) 鉴定了氯离子通道蛋白区域,这些区域在 CLCN 家族的给定分支内高度保守,但在分支之间表现出显着差异。通过使用基于这些分支特异性区域内的 CLCN6(602726) 序列的简并寡核苷酸的 RT-PCR,Brandt 和 Jentsch(1995) 克隆了编码 Clcn7 的大鼠脑 cDNA。他们利用大鼠Clcn7 cDNA筛选人大脑皮层cDNA文库,孤立出部分人CLCN7 cDNA,其5引物末端缺少约15个密码子。人类 CLCN7 的预测氨基酸序列与 CLCN6 的氨基酸序列有 45% 相同,但与其他已知 CLCN 的序列仅约 21% 至 30% 相同。因此,Brandt 和 Jentsch(1995) 指出 CLCN6 和 CLCN7 共同定义了 CLCN 家族的一个新分支。人类和大鼠 CLCN7 蛋白序列有 96% 相同。Northern 印迹分析显示 CLCN7 广泛表达为大约 4.2 kb 的转录本。
▼ 测绘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Brandt 和 Jentsch(1995) 将 CLCN7 基因定位到 16p13。
▼ 基因功能
兰格等人(2006) 表明 CLCN7 和 OSTM1(607649) 蛋白共定位于各种组织的晚期内涵体和溶酶体中,以及骨吸收破骨细胞的褶皱边界中。免疫共沉淀显示 CLCN7 和 OSTM1 形成分子复合物,表明 OSTM1 是 CLCN7 的 β 亚基。OSTM1 需要 CLCN7 才能到达溶酶体,高度糖基化的 OSTM1 管腔结构域在溶酶体中被切割。在缺乏 Ostm1 的灰致死小鼠中,Clcn7 的蛋白质水平而非 RNA 水平大大降低,这表明 Clcn7-Ostm1 相互作用对于蛋白质稳定性很重要。由于Ostm1缺陷的组织和细胞(包括破骨细胞)中的Clcn7蛋白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的10%以下,Ostm1突变可能通过损害破骨细胞吸收腔的酸化而导致骨石化症,这取决于 Clcn7。兰格等人(2006) 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发现灰致死小鼠,就像 Clcn7 缺陷小鼠一样,除了骨硬化症之外还表现出溶酶体储存和神经变性,这意味着 Clcn7-Ostm1 复合物具有更普遍的重要性。
格雷夫斯等人(2008) 直接证明了溶酶体中的阴离子转运途径具有 CLC Cl(-)/H(+) 反向转运蛋白的定义特征,并表明该转运蛋白是 Cl(-) 通过溶酶体膜的主要途径。通过短干扰RNA敲低Clc7表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溶酶体Cl(-)/H(+)逆向转运蛋白活性,并且可以强烈降低溶酶体在体内酸化的能力。格雷夫斯等人(2008)得出结论,CLC7是Cl(-)/H(+)逆向转运蛋白,它构成了溶酶体的主要Cl(-)渗透性,并且在溶酶体酸化中很重要。
▼ 分子遗传学
骨质疏松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
基于婴儿恶性骨石症患者的表型(参见 OPTB4;611490)与 Clcn7 基因靶向破坏的小鼠(参见动物模型)的表型相似,后者会出现严重的骨石症和视网膜变性,Kornak 等人(2001) 在 12 名婴儿石骨症患者中寻找人类 CLCN7 基因的突变。他们在 1 名早期视力障碍患者的 CLCN7 基因中发现了无义突变(Q555X; 602727.0001) 和错义突变(R762Q; 602727.0002) 的复合杂合性。没有可用的视网膜组织学。
布莱尔等人(2004) 在骨骼存在的情况下培养正常人和 4 名骨质疏松人类受试者的 CD14 细胞,并在体外研究它们的破骨细胞分化。与正常细胞相比,骨石细胞在酸转运、有机基质去除和细胞融合以及附着缺陷方面表现出缺陷。基因型分析显示,2 名 TCIRG1(604592) 突变复合杂合患者的细胞存在酸转运缺陷,而 1 名 CLCN7 突变复合杂合患者的细胞存在有机基质去除缺陷。具有附着缺陷的细胞来自缺乏 TCIRG1 和 CLCN7 突变的患者。
骨石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Cleiren 等人在来自 12 个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骨石化症 2(OPTA2; 166600) 的无关家族的受影响个体中(2001)鉴定了CLCN7基因中7个不同突变的杂合性(参见例如602727.0004和602727.0005)。微卫星标记分析表明突变在每个家族中孤立发生。Van Hul 等人的丹麦家庭就是其中之一(1997) 最初与染色体 1p21 连接。此外,Cleiren 等人(2001) 鉴定出 1 名患有严重常染色体隐性婴儿型骨石症(OPTB4) 的患者,她是 CLCN7 错义突变纯合子(L766P; 602727.0003),而她无症状的父母是杂合子。作者假设 OPTA2 反映了显性负效应,
色素沉着不足、器官肿大以及髓鞘形成和发育延迟
Nicoli 等人在 2 名患有色素沉着不足、器官肿大以及髓鞘形成和发育延迟(HOD; 618541) 的无关儿童中进行了研究(2019) 鉴定了 CLCN7 基因中相同从头错义突变的杂合性(Y715C; 602727.0007)。两个孩子都没有表现出石骨症。功能分析表明该突变导致功能获得。
▼ 动物模型
Kornak 等人(2001) 观察到 Clcn7 基因被靶向破坏的小鼠(Clcn7 -/-) 出现严重的骨硬化症和视网膜变性。尽管破骨细胞的数量正常,但它们无法吸收骨,因为它们不能酸化细胞外吸收腔。发现 Clcn7 存在于晚期内体和溶酶体区室中。在破骨细胞中,它在褶皱膜中高度表达,该膜由含有 H(+) ATP 酶的囊泡融合形成,将质子分泌到腔隙中。作者得出结论,CLCN7 提供了破骨细胞褶皱膜的 H(+) ATP 酶有效泵送质子所需的氯离子电导。
卡斯帕等人(2005) 表明,Clcn7 敲除小鼠除了骨石症外,还表现出神经变性和严重的溶酶体贮积病,尽管培养的神经元中溶酶体 pH 值没有变化。通过在破骨细胞中转基因表达 Clcn7 来挽救它们的骨表型,可适度延长它们的寿命,并揭示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的进一步进展。组织学分析表明,电子致密物质在神经元、自发荧光结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积累。与人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参见 256730)一样,线粒体 ATP 合酶的 c 亚基(参见 603192)大量积累,溶酶体酶量增加。尽管存在严重的神经退行性变,但 Clcn3(600580) 敲除小鼠中的这种改变很小或不存在。
韦纳特等人(2010) 培育出携带点突变的小鼠,将 Clc7 转化为未偶联的氯导体。尽管维持了溶酶体传导和正常的溶酶体 pH,这些 Clcn7(unc/unc) 小鼠表现出与缺乏 Clc7 的小鼠一样的溶酶体贮积病。然而,它们的骨硬化症较轻,并且缺乏毛色表型。韦纳特等人(2010) 得出的结论是,只有 ClC7 Cl-/H+ 交换的某些作用可以被氯离子电导取代。这种电导对于 Clcn7/unc 杂合子小鼠来说甚至是有害的。Clcn7-null 和 Clcn7(unc/unc) 小鼠在溶酶体中积累的氯化物比野生型小鼠少。韦纳特等人(2010) 得出结论,溶酶体氯化物降低可能是其常见表型的基础。
尼科利等人(2019) 生成了敲入 Clcn7 Y713C(与人类 CLCN7 Y715C 变体(602727.0007) 直系同源的变体)的小鼠,并观察到了人类表型的再现,包括显着的毛发色素沉着不足;真皮成纤维细胞胞质空泡增大;肝脏、脾脏和肾脏中细胞内液泡的溶酶体储存;脑髓鞘形成异常;真皮成纤维细胞中细胞质空泡增大,部分被 Lamp1(153330) 染色。突变小鼠的胫骨切片显示没有骨硬化症,并显示出完整的骨髓腔和正常组织的小梁和皮质结构。
▼ 等位基因变异体(7 个选定示例):.
0001 骨质疏松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
CLCN7、GLN555TER
在患有常染色体隐性婴儿恶性骨质硬化症(OPTB4;611490) 的患者中,Kornak 等人(2001) 鉴定了 CLCN7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外显子 18 中的 C-to-T 转变,导致 gln555-to-ter 取代,以及外显子 24 中的 2285G-A 转变,导致 arg762-to-gln(R762Q; 602727.0002) 取代。R762Q 取代消除了 CCLN7 保守 CBS2 结构域内的正电荷。为了研究突变是否影响蛋白质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和免疫荧光分析成纤维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在患者的成纤维细胞中未检测到 CLCN7 蛋白。
.0002 骨质石化症,常染色体隐性 4
CLCN7、ARG762GLN
用于讨论 Kornak 等人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骨质石化症 4(OPTB4;611490) 患者中发现的 arg762-to-gln(R762Q) 突变(2001),参见 602727.0001。
.0003 骨质石化症,常染色体隐性 4
CLCN7、LEU766PRO
在一名患有常染色体隐性婴儿恶性骨石症(OPTB4; 611490) 的女孩中,她的父母为中国血统的二表亲,Cleiren 等人(2001) 鉴定了 CLCN7 基因密码子 766 处 T 到 C 转变的纯合性,导致 leu766 到 pro(L766P) 取代。该取代位于保守 CBS2 结构域的 D13 延伸段。无症状父母的突变是杂合的,在 100 条对照染色体中未发现这种突变。
.0004 骨石症,常染色体显性 2
CLCN7,ARG767TRP
在一个法国家庭和一个美国家庭中,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骨石症(OPTA2;166600),Benichou 等人先前研究过(2001)和米山等人(1992),分别,Cleiren 等人(2001) 鉴定了 CLCN7 基因密码子 767 处 C 到 T 转变的杂合性,导致 arg767 到 trp(R767W) 取代。该取代消除了 CLCN7 保守 CBS2 结构域内的正电荷。微卫星标记分析表明该突变在每个家族中孤立发生。
.0005 骨石症,常染色体显性 2
CLCN7,2-BP DEL,2423AG
在一个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骨石症(OPTA2;166600) 的法国家庭和美国家庭中,Cleiren 等人(2001) 鉴定了 CLCN7 C 末端部分二核苷酸缺失(2423delAG) 的杂合性。预计该突变会产生移码并导致蛋白质最后 10 个氨基酸被取代。Benichou等人此前曾报道过这个法国家庭(2001)。微卫星标记分析表明该突变在每个家族中孤立发生。
.0006 骨石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
CLCN7,ILE261PHE
患有恶性骨石症的中国姐妹和兄弟(OPTB4; 611490),出生于表亲父母,Lam 等人(2007) 鉴定了 CLCN7 基因外显子 9 中 c.781A-T 颠换的纯合性,导致 ile261 到 phe(I261F) 取代。他们未受影响的父母和一个未受影响的兄弟是该突变的杂合子,而在 50 名中国对照者中未发现这种突变。
.0007 色素减退、器官肥大以及髓鞘形成和发育延迟
CLCN7、TYR715CYS
Nicoli 等人在一名 22 个月大的白人女孩和一名 14 个月大的加纳男孩中进行了研究,该男孩患有色素沉着不足、器官肿大以及髓鞘形成和发育延迟(HOD; 618541)(2019) 鉴定了 CLCN7 基因外显子 23 中从头 c.2144A-G 转变(c.2144A-G, NM_001287.5) 的杂合性,导致 C 端胞质结构域内高度保守的残基处发生 tyr715 至 cys(Y715C) 取代。在未受影响的父母或 ExAC、gnomAD、ESP 或 EVS 数据库中未发现该突变。对转染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氯离子转运的功能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Y715C 突变体的外向电流增加了约 3 倍。对患者成纤维细胞溶酶体的 pH 值进行定量测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pH 值降低;嗜酸性染料染色的增加证实了溶酶体 pH 值的降低。两个先证者的成纤维细胞中都存在大的、大小不一的细胞质单膜和双膜液泡,有时含有无定形物质和细胞碎片,并且在对照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Y715C变异体戏剧性地再现了扩大的细胞质液泡的突变表型。氯喹对患者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治疗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了溶酶体 pH 值,并减少了突变细胞中大液泡的丰度。存在于两个先证者的成纤维细胞中,并且在对照成纤维细胞中过度表达 Y715C 变体戏剧性地再现了扩大的细胞质空泡的突变表型。氯喹对患者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治疗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了溶酶体 pH 值,并减少了突变细胞中大空泡的丰度。存在于两个先证者的成纤维细胞中,并且在对照成纤维细胞中过度表达 Y715C 变体戏剧性地再现了扩大的细胞质空泡的突变表型。氯喹对患者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治疗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了溶酶体 pH 值,并减少了突变细胞中大空泡的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