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15 种,多种类型; CTRCT15

已发现 MIP 基因突变可引起多种类型的白内障,这些白内障被描述为“多形性”、进行性点状板层白内障、皮质白内障、前极和后极白内障、伴有缝线混浊的非进行性板层白内障、胚胎核白内障和粉状皮质白内障。

▼ 临床特征

贝里等人(2000) 报道了一个 4 代谱系分离的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 所有受影响的个体都有离散的、先天性的、孤立的、进行性的、双边的、点状晶状体混浊,仅限于中层和外周片层; 一些人有不对称的前极和后极混浊,还有一个人主要患有皮质白内障,因此促使 Berry 等人(2000)将白内障描述为多形性。

贝特曼等人(1986)和贝特曼等人(2000) 研究了一个具有欧洲血统的 4 代美国家族(ADC2 家族),该家族分离出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白内障,被描述为胚胎核或粉状皮质。 白内障有时是不对称的。 盖耶等人(2006) 研究了 ADC2 家族的 12 名成员; 10 名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白内障表现,伴有胚胎核中放射状、空泡状或致密的混浊,2 名患者患有较轻的白内障,伴有细小的点状皮质混浊。

▼ 测绘

贝里等人(2000) 对分离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的 4 代家族进行了连锁分析。 排除一些候选基因座后,他们在跨越染色体 12q 上 MIP 基因座的标记 D12S1676(Z = 3.91,theta = 0)处获得了正的 2 点 lod 分数。

在贝特曼等人报道的分离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的家族中(1986),其中先前确定的白内障位点已被排除,Bateman 等人(2000) 发现与 12 号染色体连锁,标记 D12S90 的最大对数值为 4.62。

▼ 分子遗传学

Berry 等人在 4 代谱系的受影响成员中将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对应到染色体 12q(2000) 鉴定了 MIP 基因中的杂合错义突变(T138R; 154050.0001)。 在一个患有伴有缝线混浊的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的无关家族中,他们在 MIP 基因中发现了不同的杂合错义突变(E134G;154050.0002)。

最初由 Bateman 等人报道,在受影响的家庭成员中分离出常染色体显性白内障(1986),盖尔等人(2006) 鉴定了 MIP 基因中的移码突变(3223delG; 154050.0003)。 在接受测试的 11 名未受影响的家庭成员中未发现这种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