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形成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病理性伤口愈合引起的真皮纤维增生性生长。 疤痕疙瘩被定义为超出原始伤口范围的持续侵袭性生长的疤痕,其特征是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和胶原纤维沉积。 已知局部组织因素,尤其是伤口张力或感染,以及内分泌因素与疤痕疙瘩的形成有关。 然而,深色皮肤个体中疤痕疙瘩的发病率较高这一事实表明,遗传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Nakashima 等人的总结,2010)。

▼ 临床特征

创伤后皮肤结缔组织过度生长。 Bloom(1956)描述了 5 代人的情况。 Bohrod(1937) 推测性选择有利于疤痕疙瘩形成的基因型。 他提供的证据表明,非洲人将疤痕形成作为一种青春期仪式,而“好的”疤痕形成者平均而言可能更容易生育。 科斯曼等人(1961) 发现家族发病率为 3%。 McKusick(1972) 报道了父子胸骨上部有横向疤痕疙瘩,他们回忆起疤痕疙瘩形成前没有外伤。

佩尔托宁等人(1991)应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来分析疤痕疙瘩。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疤痕疙瘩纤维化反应发展的第一步涉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GFB1基因(190180),从而激活邻近的成纤维细胞表达显着升高水平的基因产物,以及I型(120150、120160)和VI型(120220、120240、120250)胶原蛋白基因的产物。

马内罗斯等人(2001) 研究了 14 个家族性瘢痕疙瘩家系的临床和遗传特征。 这些家庭的种族主要是非裔美国人,但也包括白种人、日本人和加勒比非洲人。 家系共有 341 名家庭成员,其中 96 人显示有疤痕疙瘩。 可以看到女性占主导地位。 在这些家族中未发现与疤痕疙瘩相关的综合征,即 Rubinstein-Taybi(180849) 和 Goeminne(314300) 综合征。 此外,与这些综合征的基因位点的连锁和 X 染色体连锁也被排除。 在这些家族中观察到的遗传模式与常染色体显性模式一致,具有不完全的临床外显率和可变的表达。

▼ 测绘

关联待确认

中岛等人(2010) 对 824 名患有瘢痕疙瘩的日本个体和 3,205 名日本对照者进行了多阶段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并确定了瘢痕疙瘩与 3 个染色体区域的 4 个 SNP 之间的显着关联。 与瘢痕疙瘩最显着的关联出现在染色体 1q41 上的 rs873549(组合 p = 5.89 x 10(-23);比值比,1.77)。 在 2 个孤立的连锁不平衡(LD) 区块中观察到染色体 3q22.3-q23 上的关联,其中 rs1511412 位于包含 FOXL2 基因(605597) 的 LD 区块中(p = 2.31 x 10(-13);OR,1.87),而 rs940187 位于另一个 LD 区块中(p = 1.80 x 10(-13);OR,1.87)。或,1.98)。 此外,在染色体 15q21.3 上的 NEDD4 基因(602278) 中发现 rs8032158 与疤痕疙瘩相关(p = 5.96 x 10(-13);OR,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