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酸吸收不良,原发性,1; PBAM1
- PBAM
▼ 描述
原发性胆汁酸吸收不良(PBAM) 是一种与慢性水样腹泻、粪便胆汁酸过多和脂肪泻相关的肠道疾病。根据病因,胆汁酸吸收不良可分为 3 种主要类型。1 型和 3 型是继发性疾病:1 型是由于克罗恩病或回肠切除引起的回肠功能障碍,3 型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包括胆囊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后、乳糜泻和胰腺功能不全。2 型胆汁酸吸收不良是一种原发性先天性疾病,包括由于 SLC10A2 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类型(Pattni 和 Walters 综述,2009)。
原发性胆汁酸吸收不良的遗传异质性
另请参见 PBAM2(619481),由 SLC51B 基因(612085) 突变引起。
▼ 临床特征
Thaysen 和 Pedersen(1976) 描述了几位患有慢性终生水样腹泻和胆汁酸丢失过多的患者,没有其他回肠病理。用考来烯胺封存胆汁酸后,腹泻得到缓解。
赫比等人(1979, 1982) 报道了一个男孩的案例研究,该男孩出生后 48 小时出现严重腹泻、脂肪泻和吸收不良,需要肠外营养。肠道对胆汁酸的吸收几乎不存在,导致胆汁酸库尺寸小,腔内胆汁酸浓度低,水和脂肪吸收严重不良。回肠活检显示没有活跃的胆汁酸转运。研究结果与先天性转移缺陷一致,包括缺乏活跃的回肠胆汁酸转移,表现为婴儿期腹泻。在对该患者的随访中,Oelkers 等人(1997) 指出,他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一直较低,并且没有该疾病的家族史。赫比等人(1982)描述了主动回肠胆汁酸转运的明显家族性缺陷。
Jonas 等人描述了另一个极端,一个患有明显胆汁酸吸收不良的儿童,但生长发育几乎正常,脂肪吸收几乎正常,胆汁酸库维持得较好(1986)。该患者的胆汁酸合成增加了 15 倍,足以维持池大小、腔内胆汁酸和脂肪吸收。该报告表明,临床表型明显不同,从严重腹泻、脂肪吸收不良和营养不良到无明显脂肪吸收不良的中度腹泻。在一篇综述中,Small(1997)提出,胆汁酸吸收不良和不同的严重程度可能代表参与回肠胆汁转移的任何主要参与者的突变。
▼ 分子遗传学
Small 等人(1972) 认为回肠中预测的胆汁酸受体的遗传缺陷将导致腹泻和/或脂肪泻,并建议对不明原因腹泻患者的胆汁酸周转和粪便胆汁酸排泄进行研究。
Heubi 等人报道的 PBAM1 患者(1979,1982),Oelkers 等人(1997) 鉴定了 2 个突变 SLC10A2 等位基因的复合杂合性(L243P 和 T262M,601295.0001 和剪接位点突变,601295.0002)。转染的 COS 细胞中的体外功能表达测定表明,突变型错义突变已经消除了结合胆汁酸的转运活性。Oelkers 等人的研究结果(1997) 确定 SLC10A2 突变可引起 PBAM,并强调了回肠钠/胆汁酸协同转运蛋白在肠道回收胆汁酸中的作用。患者未受影响的儿子的其中 1 个等位基因是杂合的,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异质性
蒙塔尼亚尼等人(2006) 报道了一个 3 代瑞典家庭,其中 3 人患有慢性腹泻,尤其是饭后腹泻。患者的年龄分别为 67 岁、39 岁和 18 岁。两名老年患者分别报告为成年期和青少年期发病。2 名患者接受考来烯胺治疗后,临床情况有所改善。研究的两名患者表现出放射性标记胆汁酸的保留减少和胆汁酸合成前体的水平增加,这与“特发性胆汁酸吸收不良”的诊断一致。突变分析排除了 SLC10A2、NR1H4(603826) 和 PPARA(170998) 基因中的突变。研究结果反对回肠胆汁酸摄取缺陷是这些患者胆汁酸吸收不良的原因。蒙塔尼亚尼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