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F10 RNA 聚合酶 II,TATA 框结合蛋白相关因子,30-KD; TAF10

  • TATA框结合蛋白相关因子2H; TAF2H
  • TBP 相关因子,RNA 聚合酶 II,30-KD; TAFII30
  • TAF2A

HGNC 批准的基因符号:TAF10

细胞遗传学定位:11p15.4 基因组坐标(GRCh38):11:6,606,293-6,612,215(来自 NCBI)

▼ 说明

RNA 聚合酶 II(参见 POLR2A;180660)启动转录需要有序组装基础转录因子,包括 TFIIA(GTF2A1,600520;GTF2A2,600519)、TFIB(GTF2B,189963)、TATA 框结合蛋白(TBP;600075)、TFIIE(GTF2E1;18996) 2)、TFIIF(GTF2F1; 189968)、TFIIG/TFIIJ 和 TFIIH/BTF2(GTF2H1; 189972) 进入 TFIID(参见 313650)复合体,其中还包括许多 TBP 相关因子(TAF)。 此外,转录受多种激活蛋白控制,例如雌激素受体(ESR;133430),其直接与 TBP、TFIIB 或两者结合。 体外研究表明,即使存在激活剂,重组 TBP 也不足以启动转录。 这表明 TAF 对于转录至关重要。

▼ 克隆与表达

雅克等人(1994) 通过设计基于部分肽序列的简并 PCR 引物,克隆了 TAFII30 蛋白的 cDNA。 PCR产物作为探针筛选人肝脏cDNA文库。 预测的蛋白质有 218 个氨基酸,与 3 个部分胰蛋白酶肽序列的数据一致。 针对 TAFII30 的抗体在 HeLa 细胞中鉴定出了一些(但不是全部)TFIID 复合物,表明存在不同的 TFIID 种类,它们所含的 TAF 有所不同。 作者提出,不同的激活剂可能与特定的 TAF 相互作用,从而组装出功能不同的 TFIID 复合物,从而控制不同基因的转录。

▼ 基因结构

谢尔等人(1995)确定TAF10基因由5个外显子(范围从66至248bp)和4个内含子(范围从83至211bp)组成。

▼ 生化特征

冷冻电子显微镜

比尼奥塞克等人(2013) 展示了人类核心-TFIID 复合物的结构,由 TAF4(601796)、TAF5(601787)、TAF6(602955)、TAF9(600822) 和 TAF12(600773) 各 2 个拷贝组成,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以 11.6 埃分辨率测定。 该结构揭示了 2 倍对称、交错的结构,具有明显的突起,容纳了 TAF 的所有保守结构特征,包括组蛋白折叠。 比尼奥塞克等人(2013) 进一步证明,1 TAF8(609514)-TAF10 复合物的结合破坏了核心-TFIID 的原始对称性。 比尼奥塞克等人(2013) 提出,通过增加剩余的 TAF 和 TBP 各 1 个拷贝,由此产生的不对称结构可作为功能支架来使 Holo-TFIID 组装成核。

▼ 测绘

通过同位素原位杂交,Scheer 等人(1995) 将 TAF10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11p15.5-p15.2。 Chehensse 等人使用携带 11p15 带不同片段的体细胞辐射杂交体(1997)将该基因定位到11p15.3。

▼ 动物模型

Mohan 等人通过在小鼠 Taf10 基因中产生功能性无效突变(2003)表明Taf10对于早期小鼠发育和多能内细胞团的存活是必需的,但对于滋养层细胞的存活不是必需的。 Taf10 缺陷细胞表达正常水平的 Tbp(600075) 和除 Taf10 之外的 TAF,但仅包含部分形成的 TFIID,内周期停滞,并且具有不可检测的转录水平。 莫汉等人(2003) 得出结论,Taf10 是早期小鼠胚胎中 TFIID 稳定性、细胞周期进展和转录所必需的。

塔塔拉基斯等人(2008) 有条件地灭活小鼠胚胎或成人肝脏中的 Taf10 基因。 Taf10 的肝细胞特异性失活导致 TFIID 解离成单独的成分,并导致胚胎生命期间大多数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的下调,同时导致活器官发生的缺陷。 相比之下,成人肝脏中大多数基因的转录不受 Taf10 失活和 TFIID 解体的影响。 基因最初激活后,TFIID 对于正在进行的转录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TFIID 除了在肝基因初始激活中发挥关键作用外,还需要对先前激活的基因进行发育阶段特异性抑制。 塔塔拉基斯等人(2008) 得出结论,TFIID 对于基因的初始激活或出生后抑制是必需的,但对于维持正在进行的转录来说是可有可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