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马尔切萨尼综合征 2

Weill-Marchesani 综合征 2(WMS2) 是由染色体 15q21 上FBN1 基因( 134797 ) 的杂合突变引起的。

Weill-Marchesani 综合征 2 与凝胶体发育不良 2( 614185 ) 和肢端发育不良( 102370 ) 等位基因,其骨骼和关节特征与 WMS 以及马凡综合征( 154700 ) 重叠。

▼ 说明

Weill-Marchesani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其特征是身材矮小、短指、关节僵硬和晶状体异常( Faivre et al., 2002 )。

有关 WMS 遗传异质性的一般表型描述和讨论,请参见277600。

▼ 临床特征

Probert(1953)描述了一个家庭,其中 4 名同胞(3 名女性,1 名男性)患有短指畸形,其中一位父母和许多亲属患有短足畸形。遗传模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作者注意到与马凡综合征的表型相似性。

戈林等人(1974)报道了一位父亲和 2 个孩子患有 WMS。由于妻子很矮,这可能是回交交配的一个例子(纯合子与杂合子)。詹森等人(1974)提到了受影响的父亲和女儿,Young 等人(1986)报告受影响的母子。

Verloes 等人(1992)描述了一种明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特征类似于 Weill-Marchesani 综合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形式(WMS1; 277600 )。进行性关节僵硬、青光眼和晶状体脱位发生在祖父、女儿和孙子 3 代。女儿身高159厘米,爷爷身高169厘米。祖父患有短指。Verloes 等人(1992)将疾病命名为“青光眼-晶状体异位-微球体-僵硬-短促(GEMSS) 综合征”,以将其与“经典”常染色体隐性 WMS 区分开来。

Faivre 等人对 128 例 Weill-Marchesani 综合征的文献进行回顾,其中包括 57 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例、50 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例和 21 例散发病例(2003)发现矮小、短指、厚皮肤、轻度智力低下(占所有患者的 13%)、近视或青光眼的遗传方式没有显着差异。在微球囊(AR 中 94%,AD 中 74%)、晶状体异位(AR 中 64%、AD 中 84%)、关节受限(AR 中 49%,AD 中 77%)和心脏异常( AR 为 39%,AD 为 13%)。AR形式的一些杂合子呈现出一些轻微的疾病临床表现。然而,Faivre 等人(2003 年)得出结论,尽管 WMS 中存在遗传异质性,但存在普遍的临床同质性。

▼ 测绘

由于 ectopia lentis 是 WMS 的主要表现之一,Wirtz 等人(1996)提出 fibrillin-1 作为该疾病的候选基因。他们检查了 2 个受影响的家庭,包括Gorlin 等人报告的家庭(1974 年)。在这两个家族中,通过染色体 15q21 上的标记获得了表明连锁的证据,在 theta = 0 时,D15S118 的最大 2 点 lod 评分为 2.1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真皮-表皮连接处的原纤维蛋白染色减少。乳头状真皮。

▼ 分子遗传学

在Gorlin 等人报告的受影响家庭中(1974),Faivre 等人(2003)确定了 FBN1 基因( 134797.0040 )中 24 bp 缺失的杂合性,该基因与疾病共分离。Wirtz 等人报道的受影响家族中未检测到 FBN1 基因突变(199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