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 16q22 缺失综合征

间质 16q22 缺失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先天性异常疾病,与婴儿期发育迟缓、生长不良、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和畸形特征相关,包括前囟大、前额高、颅缝分离、鼻梁宽、眼距过大、耳朵偏低、脖子短。表型特征和缺失大小是可变的,但 16q22 的缺失似乎对综合征的表现至关重要(Fujiwara 等人的总结,1992 年)。

▼ 临床特征

弗林斯等人(1977)报道了一名与颅面异常、颅缝分离和胸廓狭窄相关的间质 16q21 缺失的婴儿在 1 个月大时死于肺炎。尸检显示肠旋转不良和室间隔缺损。Fujiwara 等人对该患者的回顾(1992)注意到低出生体重、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和吸吮力差。Fryns 等人报道的患者(1977)也有大前囟门、高额头、突出的眉间缝、宽鼻梁、眼距过大、低位异常耳朵、小上斜睑裂、小颌、短颈和宽脚趾。

里维拉等人(1985)报道了一名婴儿染色体 16q21-q23 的间质从头缺失。他的出生体重和身长都很低,头小,关节挛缩,吸吮力差。畸形特征包括相对较大的颅骨短头畸形、高额前额、突出的眉间缝、远距、小鼻平桥、长人中、薄唇、小颌、拱形上颚、低位耳朵、短颈和短指。心脏检查显示主动脉缩窄。他在 6 个月大时去世。里维拉等人(1985)注意到与Fryns 等人报道的案例的相似之处(1977),他有一个 16q21 缺失。

成见等人(1988 年)报道了一名女孩的 16q13-q22 从头缺失。她在新生儿时未能茁壮成长,随后的成长也很差。她在 2 个月大时有一个大的前囟门和广泛开放的颅缝。脑 CT 显示轻度脑积水和枕部脑膜脑膨出。18 个月时,颅缝仍广泛开放,前额高凸,内眦赘皮,眼距过大,鼻梁平坦宽阔,鼻短,低位,后旋,耳朵变形,上颚高拱,脖子短,乳头间距宽。她是低渗的,在 3 岁时表现出轻度的精神运动迟缓。

藤原等人(1992)报道了一名 16q 染色体间质缺失的女婴,她有轻微的畸形特征,包括前额突出、前囟宽、颅缝分离、眼距过远、睑裂上倾、鼻梁宽、胸窄和间隔宽乳头。由于反复呕吐和水样腹泻,她严重发育不良,出现抽搐和反复心脏骤停,并在生命的第 159 天死于反复感染。高分辨率条带显示染色体 16q22.1-q22.3 从头缺失。藤原等人(1992)回顾了先前关于另外 7 例 16q21 至 16q24 区域不同缺失患者的报告,其中包括 1 例 16q13-q22 缺失患者,并指出存在一系列相似特征。受影响的个体有低出生体重、发育迟缓、喂养障碍、肌张力减退和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畸形特征包括前额突出、前囟宽、颅缝分离、眼睑狭窄、眼距过宽、鼻梁宽、耳朵位置低且变形、颈部短。不太常见的特征包括狭窄的胸部和异位肛门。最常见的删除区域是 16q22。

卡伦等人(1993)报道了 4 名无关患者的特征,这些患者具有 16q21-q24 的可变间质缺失。所有的断点都不同。表型有所不同,但共同特征包括发育迟缓、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前囟大、前额高、鼻梁宽而平、耳朵低位畸形、小颌畸形、上颚高拱、手指弯曲和第一脚趾宽。卡伦等人(1993)还提到了一个家族,其中 3 个成员具有正常表型的 16q21 缺失,这表明 16q21 的缺失不是致病性的。

后藤等人(2004)报道了一个日本男孩,其包含 CBFB 基因( 121360 ) 的染色体 16q22 缺失大约 1.2-Mb。出生时,他的身高、体重和头围都很低,但发现囟门大且明显凸出,颅骨矿化延迟,没有脑积水。X 线片显示囟门开放,矢状缝沿线有多个虫骨,远端指骨发育不全,上胸部略窄。他后来表现出轻度精神运动迟缓和畸形特征,包括中面发育不全、上斜睑裂、内眦赘皮、突出的耳垂、宽鼻尖和尖下巴。后藤等人(2004 年)指出,该表型让人想起锁骨发育不良(119600 ),由 RUNX2 基因( 600211 ) 突变引起,并且 CBFB 与 RUNX2 形成异二聚体。研究结果表明,16q22 缺失综合征的一个特征,大囟门,可能是由于 CBFB 的单倍体不足。

汗等人(2006)报道了一个男孩 16q21-q22 从头缺失。他有软腭裂、顶骨矿化延迟和轻度畸形特征,包括眼距过远、上斜睑裂、中面发育不全和小颌畸形。他的手部远端指骨发育不全,室间隔缺损在 6 个月大时消失。没有证据表明骨髓功能不全。尽管主要由于喂养困难,他在婴儿期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但他后来在 15 个月大时表现出发育进步。FISH分析检测到CBFB基因单倍体不足,RUNX2基因未发现突变。汗等人(2006)注意到与 Cbfb 缺陷小鼠模型的表型相似性( Kundu et al., 2002) 并建议他们患者的 CBFB 单倍体不足可能导致颅骨骨化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