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病1

Oguchi disease-1(CSNBO1) 是由染色体 2q37 上的抑制蛋白基因(SAG; 181031 )中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的,因此此条目使用了数字符号(#) 。

▼ 说明

大口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所有其他视觉功能,包括视力、视野和色觉,通常都正常。该病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眼底呈金黄色或灰白色变色,在适应暗的状态下消失,并在光照开始后不久重新出现(Mizuo 现象,或 Mizuo-Nakamura 现象)。视杆细胞的暗适应过程极其迟缓,而视锥细胞的暗适应过程似乎正常进行(Fuchs 等人的总结,1995)。

大口病的遗传异质性

Oguchi disease-2(CSNBO2) 是由染色体 13q34 上的视紫红质激酶基因(GRK1;180381 ) 突变引起的。

▼ 临床特征

大口病以先天性静态夜盲症和眼底弥漫性黄色或灰色为特征。在完全黑暗中 2 或 3 小时后,眼底恢复正常颜色(Oguchi,1907; Mizuo ,1913;Carr 和 Ripps,1967)。

毛等人(1998)报道了 2 名印度兄弟从小就患有夜盲症。这位 28 岁的兄弟表现出独特的 Mizuo-Nakamura 现象(光依赖性金色眼底变色)和正常的明视和 30-Hz 闪烁视网膜电图(ERG)反应;在暗光条件下,白色闪光引发负波,而对蓝色闪光的反应消失。18岁的弟弟右眼也有类似的发现,左眼视力明显下降,暗视和明视ERG均消失,眼底检查示黄斑变性,后极部有斑驳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和中周、玻璃体漂浮物、苍白的椎间盘和有鞘的、变细的血管。

中村等人(2004 年)研究了 2 名年龄分别为 23 岁和 30 岁的不相关的日本男性,他们从小就患有夜盲症,并且还表现出 Mizuo-Nakamura 现象,整个后极到赤道地区呈现金黄色。在暗适应 30 分钟后,由 Ganzfeld 刺激引发的全场 ERG 在两名患者中均无法记录,而明视 ERG 反应和 30-Hz 闪烁 ERG 的幅度在正常范围内。明亮的闪光混合杆锥 ERG 表现出“负”配置,a 波振幅降低,b 波几乎不存在。两名患者均存在振荡电位。

▼ 测绘

毛等人(1995)认为编码 S 抗原(SAG; 181031 ) 的基因,也称为抑制素,是大口病的可能候选基因,因为该基因似乎参与光转导的恢复阶段( Palczewski et al., 1989;Palczewski 等人,1992 年)。SAG 基因先前已被定位到 2q37.1。毛等人(1995)发现 Oguchi 病与对应到印度近交系中远端 2q 的标记物有关。分离数据表明,3 个受影响的姐妹在 D2S172 和 D2S345 之间的区域是纯合子。在所有受影响的人中,基因内 SAG 多态性是纯合的,并且重组事件表明 SAG 对应到 D2S345 的近端。总的来说,研究结果支持了 S 抗原缺陷是导致大口病的原因的建议。

▼ 分子遗传学

福克斯等人(1995)在 6 名不相关的日本大口病患者中的 5 名 中发现了 SAG 基因(1147delA; 181031.0001 ) 中的纯合 1-bp 缺失。

中泽等人(1998)报告了 2 个 SAG 1147delA 突变的同胞:一个患有 Oguchi 病,另一个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RP47; 613758 )。

在一个 2 兄弟患有 Oguchi 病的印度家庭中,Maw 等人(1998)对抑制素基因进行了 SSCP 筛选,结果显示 8 位外显子的带移在 2 名患者中为纯合子,在未受影响的父母和未受影响的姐妹中为杂合子,在 80 名印度对照中不存在。测序鉴定出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的无义突变(R193X;181031.0002 )。注意到一些患有先天性夜盲症的 Oguchi 患者随后会出现进行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如 18 岁的兄弟Maw 等人所见(1998)提出类似的分子病理学事件可能是造成大口病和一些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例中色素形成的原因。

在 2 名患有大口病的无关日本男性中,Nakamura 等人(2004)分别确定了 SAG 基因突变的复合杂合性和纯合性(258100.0001、258100.0003和258100.0004 )。作者指出,与 Oguchi 病相关的所有已知抑制蛋白基因突变都是无义突变或移码突变,其提前终止可能是无效等位基因,这表明只有关键突变会导致这种疾病。

在一名患有典型 Oguchi 病的 15 岁巴基斯坦女孩中,Waheed 等人(2012 年)确定了 SAG 基因中无义突变(E306X;181031.0005 )的纯合性,该突变在她未受影响的母亲和其他 4 名未受影响的亲属中以杂合性存在,并且在来自同一人群的健康对照组中未发现。作者指出,该患者还被诊断出患有硬脑膜窦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些都不太可能与 SAG 变异有关。此外,该患者以及其他 4 名家庭成员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该血症被发现与 MTHFR 基因中已知的 677C-T 多态性( 607093.0003 ) 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