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66; 唾液酸蛋白 CD164
唾液酸粘蛋白是一组异质的分泌或膜相关粘蛋白,它们似乎在体内发挥 2 个关键但相反的作用:首先作为细胞保护剂或抗粘附剂,其次作为粘附受体。CD164 是一种 I 型整合跨膜唾液酸粘蛋白,起粘附受体的作用(Watt 等人,1998 年;Forde 等人,2007 年)。
▼ 克隆与表达
Zannettino 等人使用 2 种单克隆抗体和逆转录病毒表达克隆策略(1998 年)分离出编码粘蛋白样糖蛋白 MGC24 的新型跨膜同种型的 cDNA,他们将其命名为 CD164。成熟的CD164蛋白含有17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80~90kD,丝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极其丰富。CD164 由人 CD34( 142230 ) 阳性造血祖细胞(HPC) 表达。
Nyegaard 等人(2015 年)在出生后第 5 天在小鼠耳蜗切片中发现了 Cd164 基因的表达。在 Corti 器官的耳蜗神经元和内外毛细胞以及其他几个区域中发现了表达。
▼ 基因功能
萨内蒂诺等人(1998)发现 CD164 受体似乎通过促进 CD34 阳性细胞粘附到骨髓基质和通过负调节 CD34 阳性 HPC 生长在造血中发挥作用。这些功能效应由至少 2 个空间上不同的表位介导,这些表位由特定的单克隆抗体定义。瓦特等人(1998)发现这些和其他 CD164 单克隆抗体在对来自正常人骨髓、脐带血和外周血的造血细胞进行分析时显示出不同的反应模式。CD164 表位的表达在骨髓中发育中的骨髓单核细胞上被发现,在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上下调,但在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上维持。
Forde 等人使用 CD133(PROM1; 604365 ) 阳性 HPC 和 T 细胞系(2007)证明 CD164 与 CXCR4( 162643 ) 相关。针对 CD164 N 连接聚糖依赖性表位的抗体或通过小干扰 RNA 敲低 CD164 可抑制 CD133 阳性 HPC 向 CXCL12( 600835 )(CXCR4 配体)迁移。在 CXCR4 与纤连蛋白受体 VLA4(参见 ITGA4; 192975)和 VLA5(参见 ITGA5;135620 )结合后,CXCL12 与纤连蛋白(FN1;135600 ) 结合,诱导 CD164 与 CXCR4 结合。CD164-CXCR4 关联与 PKC-zeta(PRKCZ; 176982 ) 和 AKT( 164730) 通过 CXCR4 发出信号。福特等人(2007)得出结论,包括 CD164 在内的 3 个不同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之间的关联调节细胞迁移反应,并可能赋予这些细胞在骨髓内归巢和寄宿的特异性。
▼ 测绘
瓦特等人(1998)鉴定了含有 CD164 基因的 PAC 克隆,并使用这些克隆通过 FISH 将 CD164 基因定位到染色体 6q21。
▼ 分子遗传学
在患有常染色体显性耳聋 66(DFNA66; 616969 )的多代荷兰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 Nyegaard 等人(2015)在 CD164 基因(R192X; 603356.0001 ) 中发现了一个杂合截断突变。通过连锁分析和候选基因测序相结合发现的突变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突变导致突变蛋白的异常细胞内转移。对 46 名耳聋先证者的 CD164 基因进行直接测序没有发现任何额外的突变。
▼ 等位基因变体( 1 示例):
.0001 耳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66(1 个家族)
CD164、ARG192TER
在患有常染色体显性耳聋 66(DFNA66; 616969 )的多代荷兰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 Nyegaard 等人(2015)在 CD164 基因的第 6 外显子末端鉴定出杂合的 c.574C-T 转换(c.574C-T,NM_006016.4),导致 arg192 到 ter(R192X) 取代和高度保守残基的缺失在包括排序基序的 C 末端。预计该突变仅影响膜结合的异构体(异构体 1-3)。该突变是通过连锁分析和候选基因测序相结合发现的,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在任何公共数据库或 1,200 名无关的荷兰对照个体中均未发现。将突变转染到 HEK293 细胞中显示突变蛋白主要位于质膜上,而野生型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内囊泡中,表明突变蛋白的细胞内转移异常。免疫沉淀研究表明突变蛋白被表达并且它与野生型 CD164 共定位并形成异二聚体。然而,没有证据表明对野生型内化有显性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