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侵袭性,1
侵袭性牙周炎 1 是由染色体 11q14 上的 CTSC 基因( 602365 ) 的纯合突变引起的,因此在该条目中使用了数字符号(#)。
▼ 说明
侵袭性牙周炎可能是全身性或局部性的,其特征是严重且长期的牙龈感染,导致牙齿脱落。微生物沉积物的数量通常与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不一致,附着和骨质流失的进展可能会自行停止(美国牙周病学会,2000)。在 1999 年牙周病和病症分类国际研讨会上,“侵袭性牙周炎”一词取代了“早发性”、“青春期前”或“幼年型牙周炎”等术语,该研讨会决定分类术语不应是年龄依赖或需要了解进展率(Armitage,1999)。
侵袭性牙周炎的遗传异质性
侵袭性牙周炎 2( 608526 ) 已定位到染色体 1q25。
▼ 临床特征
乔根森等人(1975)描述了一个黑人家庭 7 名同胞中的 3 名(1 名男性)患牙周炎。他们发现了 12 份关于有超过 1 个受影响儿童和未受影响父母的家庭的报告。其中3个家庭的父母是堂兄弟。在一个家庭中,一位堂兄受到影响。三对同性双胞胎的特征一致。饶等人(1979)无法检测到显着遗传力的证据。
Saxen 和 Nevanlinna(1984)研究了 30 个家庭。60 名父母中没有人有任何疾病迹象。在 52 名同胞中,有 9 名(7 个家庭)受到影响。这些发现被认为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容。
龙等人(1987 年)研究了 37 个家族中 2 种罕见类型的家族性牙周炎:一种通常在青春期后期诊断的局部类型,以及一种更普遍的类型,平均诊断年龄较晚。他们发现了几个家族同时出现了这两种形式,这使得这两个品种不太可能有不相关的遗传原因。
夏皮拉等人(1997)描述了一个家族在 3 代中的几个成员患有青春期前牙周炎。在同胞中发现了本地化和广义形式。一对同卵双胞胎受到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影响这一事实进一步表明了疾病表达的变异性。
▼ 遗传
比蒂等人(1987)对来自青少年牙周炎先证者确定的 28 个家庭的数据进行了分离分析。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家族聚集。最佳拟合模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型。龙等人(1987)支持早发性牙周炎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梅尔尼克等人(1976)得出结论,青少年牙周炎可能作为 X 连锁显性特征遗传,外显率降低但基因表达相对一致。约 2:1。然而,哈特等人( 1991 , 1992 ) 指出,更完整的家庭数据记录了父子遗传,并且当检查受影响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时,而不是受影响的个体总数,受影响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相似的。在校正确定偏差后,他们没有发现女性占优势。
▼ 生化特征
多形核白细胞(PMN) 暴露于 N-甲酰肽会刺激这些细胞以定向方式迁移(即趋化反应),并选择性地释放其溶酶体内容物的一部分(即脱粒)并产生高活性氧衍生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这些过程是由甲酰肽与 PMN 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启动的。范戴克等人(1980)证明,一些 JP 患者的 PMN 在受到合成趋化肽 FMLP 的攻击时表现出异常的趋化反应。此外,范戴克等人(1981)报道说,一些 JP 患者的 PMN 与放射性标记的 FMLP 结合的能力降低,表明受体数量减少。佩雷斯等人(1991)发现一名 JP 患者,其中 PMN 对甲酰肽的异常趋化反应与甲酰肽受体(FPR) 的缺陷群体有关。当受到 FMLP 攻击时,PMN 未能进行趋化反应,但在暴露于纯化的人 C5a( 120900 ) 时表现出正常的趋化反应。此外,患者的 PMN 在暴露于 FMLP 后能够脱粒并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正常的 PMN。结合研究表明,患者的 PMN 的高亲和力 FPR 数量减少。
▼ 测绘
哈特等人(2000)报道了一个近亲约旦家庭,其中 4 名成员患有青春期前牙周炎。所有 4 人都有牙龈炎症和牙槽骨丢失的放射学证据。哈特等人(2000)将一个对这种家族中 PPP 有重要影响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1q14 上的 14-cM 遗传区间,两侧为 D11S916 和 D11S1367(D11S901 的最大 lod = 3.55)。该区间与包含 CTSC 基因( 602365 )的染色体 11q14 区域重叠,其中的突变可导致 Papillon-Lefevre( 245000 ) 和 Haim-Munk( 245010 ) 综合征。
遗传异质性
鲁尔斯顿等人(1985)研究了马里兰州 Brandywine 的三种族人群中的牙本质发育不全(DGI; 125490 ),发现一种局部形式的青少年牙周炎(JP) 是共同分离的。发现 2 个重组后代支持连锁,而不是多效性。在完整数据中,由Boughman 等人报告(1986),JP 和组特异性补体(GC; 139200 ) 的最大 lod 得分为 3.1,θ 0.05,DGI 和 GC 为 2.0,θ 0.12。DGI 和 JP 连锁的 theta 0.20 处的 lod 得分 0.9 表明 GC 位于染色体 4q 上的 2 个牙科疾病基因座之间。该研究表明,II 型和 III 型 DGI 是等位基因或可能是相同的疾病(根据分类希尔兹等人(1973),I 型 DGI 是与成骨不全症一起发生的形式。II 型 DGI( 125490 ) 是首次显示与 GC 相关联的表格;混淆是可能的,因为这种形式的官方基因符号是 DGI1。Shields III 型 DGI 是 Brandywine 形式( 125500 ),最初由 Witkop 和他的同事研究( Hursey et al., 1956 )。
由于早发性或幼年型牙周炎与 GC 的联系是基于 1 个大家族的联系研究,Hart 等人(1993)通过研究 19 个有 2 个或更多受影响个体的不相关家庭评估了这一发现的普遍性。评估了在诊断分类、外显率和遗传方式方面各不相同的 12 个遗传模型。假设基因座同质性,所有模型的结果都强烈排除了牙周炎易感基因与 4q 近端区域之间的联系。数据在统计上排除了超过 40% 的家庭与该候选区域相关的可能性,以用于一个测试模型。对于其他模型,异质性下的联系被排除得不太强烈,但对于任何模型都没有获得支持联系的重要证据。哈特等人。因此,(1993)得出结论,先前的连锁报告要么是假阳性,要么存在 2 种或更多未连锁的 JPD 形式,位于 4q12-q13 的形式不太常见。
关联待确认
在 159 名患有全身侵袭性牙周炎的德国患者中,Schaefer 等人(2009)分析了染色体 9p21.3、rs2891168、rs1333042和rs1333048上的 3 个 SNP ,已知这些 SNP 与之前与冠心病相关的 SNP 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见 CHDS8、611139 ),发现测试的 3 个 SNP 都与牙周炎(调整后的 p = 0.0036 至 0.0077)。该关联在一个由 146 名患有较轻局部侵袭性牙周炎的德国患者组成的孤立人群中得到证实(调整后的 p = 0.021 至 0.071)。关联区域对应到大型反义非编码 RNA ANRIL(CDKN2BAS; 613149),其部分重叠 CDKN2A( 600160 ) 和 CDKN2B( 600431 ) 基因的调控和编码序列。一个位置很近的 2 型糖尿病相关变异(见125853)孤立于 CHD 和牙周炎风险单倍型。舍费尔等人(2009)得出结论,冠心病和牙周炎在遗传上至少有 1 个易感位点。
舍费尔等人(2010)对德国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该表型与GLT6D1 基因(613699) 中的内含子 SNP rs1537415密切相关。在添加荷兰队列(n = 1758) 的综合分析中,rs1537415达到全基因组显着性水平 P = 5.51 x 10(9),OR = 1.59(95% CI 1.36-1.86)。rs1537415的相关罕见 G 等位基因在牙周炎病例中显示出 10% 的富集(48% 与对照组的 39% 相比)。精细定位和单倍型分析表明,rs1537415显示出最强的关联信号;测序未发现进一步相关的变体。GLT6D1 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睾丸、白细胞和牙龈中的转录水平很高。对基因座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析预测 GATA3( 131320 ) 结合亲和力显着降低,EMSA 分析表明 G 等位基因蛋白结合的 T 细胞特异性降低。GATA3 在 HEK293 细胞中的过表达导致 GATA3 的等位基因特异性结合,表明 GATA3 作为结合蛋白的身份。舍费尔等人(2010)得出结论,GLT6D1 是侵袭性牙周炎的重要易感因子,并提示 GATA3 可能是牙周炎病理生理学中的潜在信号成分。
▼ 分子遗传学
通过对青春期前牙周炎家族中 CTSC 基因的序列分析,Hart 等人(2000)发现所有受影响的成员都是错义突变的纯合子( 602365.0013 )。受影响的人都没有掌跖角化病。
休伊特等人(2004 年)仅在 2 个幼年牙周炎家族中的 1 个中发现了 CTSC 基因( 602365.0012 ) 的突变。他们认为这种疾病在遗传上是异质的,其中一种形式代表了部分外显的 Papillon-Lefevre 综合征。
联想研究
阿米尔等人(1988 年)报告了 HLA 等位基因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关联的证据。他们研究了 49 名患有严重牙周病的患者、一个患有轻微疾病的老年组和一个患有轻微疾病的年轻组。HLA-A9 抗原存在于 36.7% 的重症患者和仅 2.5% 的轻度疾病老年患者中,而 HLA-A10 抗原存在于 30% 的耐药组中,而患者组则不存在. 作者得出结论,A10 可能在抵抗牙周病方面发挥作用,而 A9 可能赋予额外的易感性。
▼ 命名法
牙周病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与牙周炎不同的特发性牙槽骨破坏。后来发现牙周病和牙周炎是同一种疾病(Boughma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