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锥杆营养不良的脊柱骨骺端发育不良
脊柱干骺端发育不良伴锥杆营养不良是由染色体 3q29 上的 PCYT1A 基因( 123695 ) 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的,因此该条目使用了数字符号(#)。
▼ 说明
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伴锥杆状营养不良(SMDCRD)的特点是出生后生长不足,导致严重的身材矮小,下肢弯曲的根状茎,椎体前突的扁平脊柱,进行性干骺端不规则和拔罐,管状骨缩短,以及早发性与色素性黄斑病变相关的进行性视力障碍和视锥杆功能障碍的视网膜电图证据(Hoover-Fong 等人的总结,2014 年)。
山本等(2014 年)回顾了 16 例报告的 SMDCRD 病例,并指出所有受影响的个体都呈现出一致的骨骼表现,在生命的第一年观察到根茎和弯曲的下肢,而视网膜营养不良的发病年龄变化更大。有严重不成比例的身材矮小,最终身高不到100厘米;脊柱侧弯通常是轻微的。视力下降是进行性的,在青春期稳定。
▼ 临床特征
沃尔特斯等人(2004 年)描述了 8 例(4 名女性和 4 名男性)明显独特的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SMD),其特征是伴随的锥杆营养不良(CRD)。8 例中有 3 例是同胞。8 个病例中的一个是表亲结合的产物。沃尔特斯等人(2004)指出除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外,3 组临床特征允许定义 SMDCRD 与先前描述的情况不同:(1)出生后生长缺陷、严重的身材矮小、四肢的根茎缩短和长的早期弯曲腿骨;(2) 椎体呈扁平状和特征性的椎体形状,进行性干骺端不规则和拔罐,所有管状骨缩短;(3) 早发性和进行性视力障碍(可能在青春期稳定),色素性黄斑病变的临床证据,以及锥杆营养不良的电生理学证明。SMDCRD 与其他形式的 SMD 的区别在于没有角部骨折,椎体呈卵圆形且明显异常,250220),并且没有内生性变化。沃尔特斯等人(2004)认为 SMDCRD 可能并不罕见。
索萨等人(2008 年)报告了 3 名 SMDCRD 患者:一名 16 岁的男孩,由健康的、无关的父母所生,以及 4 岁的非裔美国女性双胞胎,由近亲结合所生。他们发现该男孩在成纤维细胞中的 α-神经氨酸酶活性水平较低(残余活性约为 5%),但在白细胞中水平正常。他们认为 SMDCRD 可能是一种代谢紊乱,其中神经氨酸酶水平降低是次要现象。
基托等人(2011)描述了一名 16 岁的日本男孩,其骨骼表型与先前报道的 SMDCRD 患者相同。在婴儿期早期观察到严重的身材矮小,四肢根状缩短。腿部长骨弯曲变形增加,干骺端进行性张开、拔罐、碎裂和硬化。Platyspondyly 与卵形椎体相关,并且在青春期发现椎骨的前楔形。此外,他有突出的关节,膝盖和肘部活动受限,以及轻微的胸部脊柱侧凸。视力障碍在 11 岁时首次被发现;眼底检查显示双侧黄斑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性病变大小不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双侧视网膜变薄,基托等人(2011)指出,该患者的眼科检查结果比先前报道的患者的检查结果相对温和。
胡佛芳等人(2014)描述了 2 名先前未报告的 SMDCRD 患者。第一个是希腊血统的 61 岁女性,她有典型的骨骼表现,但后来出现视网膜表型。43 岁时的 ERG 正常;然而,51 岁时的 ERG 显示出锥杆功能障碍的证据,并且她的视力有限。54 岁时检查显示身材矮小(成人身高 108.3 厘米)、根状肢缩短、短指、大关节僵硬和胫骨内扭转。她有一个受影响的兄弟,他在 45 岁时死于身材矮小并确诊为 CRD。第二名患者是一名韩国男孩,23 个月大时,身材矮小,前后胸径增大,四肢根状茎缩短,双腿弯曲,肘部和膝部伸展和髋部外展轻度受限,具有典型的 X 射线照相发现。在 2 岁时,他经常发生需要氧疗的肺炎,这被认为与胸壁畸形有关,并且由于髋内翻畸形而步态蹒跚。影像学异常在 3.75 岁时更为严重,发展为轻度脊柱侧弯。在 23 个月时未发现视力障碍,但在 3.75 岁时,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色素减退性黄斑萎缩,明视显着降低,暗视 ERG 中度降低。随着轻度脊柱侧凸的发展。在 23 个月时未发现视力障碍,但在 3.75 岁时,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色素减退性黄斑萎缩,明视显着降低,暗视 ERG 中度降低。随着轻度脊柱侧凸的发展。在 23 个月时未发现视力障碍,但在 3.75 岁时,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色素减退性黄斑萎缩,明视显着降低,暗视 ERG 中度降低。
山本等(2014)报告了 2 个具有 SMDCRD 的近亲巴西血统。在第一个家庭中,一名 17 岁的男孩和他 2 岁的妹妹在婴儿期都出现视力障碍,发展为仅手部运动的视力,以及身材矮小和双腿弯曲。同胞的放射学评估显示为扁平脊柱,年长同胞有脊柱侧弯,长骨缩短,干骺端普遍张开,股骨外侧和内侧远端有拔罐和骨刺,手管状骨轻度受累。眼科评估在两个同胞中发现了相似的发现,包括小眼球、眼球震颤、斜视、下眼睑、晶状体半脱位、视神经缺损、严重的黄斑萎缩以及脉络膜和视网膜萎缩区域。兄弟的 ERG 未检测到电活动。他们的认知发育充分,没有面部畸形。在第二个家庭中,2 名远房表亲从 1 岁开始出现进行性下肢弯曲,严重身材矮小,认知发育正常,无面部畸形,无视觉不适,最初眼底检查正常。14 岁和 11 岁的骨骼检查显示异常与巴西第一家庭的异常相似,高度提示 SMDCRD。眼科重新评估显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显示年长表弟的黄斑视网膜变薄,ERG 显示在正常下限处有暗视反应,并且在明视阶段明显减少的波,与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一致。第一家庭的堂兄弟和兄弟都有轻度降低的血浆脂质。
▼ 遗传
沃尔特斯等人(2004)指出,父母血缘关系和受影响的同胞支持 SMDCRD 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分子遗传学
胡佛芳等人(2014)对 3 名 SMDCRD 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其中 2 名已被Walters 等人描述过(2004),并确定了 PCYT1A 基因中错义突变的纯合性或复合杂合性( 123695.0001 - 123695.0003 )。对来自 3 个家庭的 5 个以上受影响个体的 PCYT1A 进行分析,包括Walters 等人先前报道的一个家庭的 3 个同胞(2004 年)和Kitoh 等人先前描述的一个日本男孩(2011) , 揭示了所有的复合杂合突变( 123695.0004 - 123695.0008)。在家族成员可用于测试的 4 个家族中证实了变异变异体的分离,并且在 Exome Variant Server 或 1000 Genomes Project 数据库中未发现突变。
Yamamoto 等人通过对 2 个患有 SMDCRD 的近亲巴西家庭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2014)确定了错义突变(E129K; 123695.0007 ) 和 1-bp 重复( 123695.0009 ) 的纯合性,它们在各自的家族中与疾病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