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内膜骨质增生,常染色体显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内膜肥厚是由染色体 11q13 上的 LRP5 基因( 603506 ) 的杂合突变引起的,因此该条目使用了数字符号(#)。
许多其他以骨密度增加为特征的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假神经胶质瘤综合征(OPPG;259770 ),是由该基因的突变引起的。
▼ 说明
常染色体显性骨内膜肥厚是一种全身性骨发育不良,其特征是长骨皮质增厚,外形无改变,骨抗骨折能力显着。骨骼在儿童时期是正常的。面部变态发生在青春期,随着前额变平,下颌变长,角变小。硬腭中出现扩大的骨突(腭环),这可能导致咬合不正或牙齿脱落(Van Wesenbeeck 等人总结,2003 年)。
▼ 临床特征
Maroteaux 等人(1971)报道了一种与腭环相关的良性且通常无症状的骨硬化。Worth 和 Wollin(1966)首先描述了这种情况。
Gorlin 和 Glass(1977)提出将这种疾病命名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硬化症”,这与 van Buchem 病(hyperostosis corticalis generalisata;239100) 由显性遗传模式和不存在突眼、眼距过宽、头围增加、鼻塞、颅神经受累和碱性磷酸酶升高。一个主要的临床特征是下颌骨变宽和加深,角角增加。影像学上,该疾病显示颅骨骨内膜硬化伴双股骨缺损、下颌骨硬化和骨质增生伴正常前角切迹缺失、长骨(包括掌骨和跖骨)骨干骨内膜硬化和骨盆骨硬化. 椎体、肋骨和锁骨受累程度较小。与显性骨硬化症不同(见166600),这种形式可能不会出现骨髓炎和“骨内骨”X 光表现。Torus palatinus 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发现——在大约 25% 的女性中(Gorlin,1977 年)——它可能不是一个显着的特征。报告包括Russell 等人的报告(1968 年)、戴森(1972 年)和欧文(1976 年)。
佩雷斯-维森特等人(1987)指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骨内膜肥厚可能并不总是良性的。他描述了一个西班牙家庭,其中 4 代人似乎受到了影响。被研究的一对父女表现出严重的参与。父亲表现出神经系统损伤,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慢性颅内高压和轻度皮质脊髓束异常。随访时有进行性骨病的放射学证据。除轻度脑积水外,头部 CT 扫描显示后颅窝体积缩小并侵犯枕骨大孔。
阿德斯等人(1994)在一位母亲和她的 2 个孩子身上观察到了这种疾病。母亲发现慢性颅内高压和颅神经麻痹。头部 CT 扫描和 MRI 显示颅穹窿对称性硬化,内耳道和耳道狭窄,小脑扁桃体下疝进入枕骨大孔,枕骨后部侵入枕骨大孔。
Scopelliti 等人(1999)描述了一名 25 岁的撒丁岛女性,她有头痛、双侧混合性听力损失、部分视野缺损、关节痛和雷诺病的“典型临床症状”病史( 179600)。检查显示下颌骨拉长,下巴突出,角增加,由于右侧下颌骨增厚较大,面部不对称。口内检查发现许多牙齿缺失。影像学研究显示下颌骨皮质不规则增厚以及颅骨皮质明显增厚。鼓室壁和内耳道也可见骨质增生,直径减小。长骨的皮质厚度增加,导致髓腔收缩。受影响区域骨骼的组织学检查显示骨硬化,皮质骨增厚,稀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小梁周围骨附着,髓质空间新骨形成,和哈弗氏管腔内的骨材料沉积,减小了它们的直径。碱性磷酸酶升高。家族史显示先证者的父母是堂兄弟;先证者报告说,她的母亲、祖母、2 位姨妈,可能还有 2 位姐妹和 3 位叔叔也受到了类似影响。作者认为该表型与 van Buchem 病一致(239100),除了明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遗传
Perez-Vicente 等人报道的西班牙家庭骨内膜肥厚的遗传模式(1987)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 分子遗传学
范韦森贝克等人(2003)分析了 10 个骨密度增加的家族中的 LRP5 基因,并在 5 个先前报道的骨内膜肥厚家族的受影响成员中发现了杂合错义突变,其中包括来自俄勒冈州波特兰的 3 个家族(家族 A、B 和 C;Beals , 1976和Beals 等人, 2001 ), 一个撒丁岛家庭(kindred D; Scopelliti et al., 1999 ), 和一个英国家庭(kindred E; Renton et al., 2002 )( 603506.0015 - 603506.0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