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I 类,DP β-1
HLA II 类 D 区的 DP(以前称为 SB)亚区包含编码异二聚体细胞表面糖蛋白的 α( 142880 )和 β 链的基因,该糖蛋白将抗原呈递给 CD4+(辅助)T 淋巴细胞。由于 HLA II 类分子具有高度多态性,它们可以在其抗原结合槽中包含多种抗原,并将它们呈递给不同的 T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从而触发抗原识别。位于这些 HLA 异二聚体的 α 螺旋部分关键位置的氨基酸决定了哪些肽抗原可以结合。即使是这些区域中的单个氨基酸取代也可能充分改变 HLA 肽结合袋的形状以改变其特异性。
▼ 分子遗传学
慢性铍病(CBD) 是一种由接触铍引起的过敏性肺病,这种疾病并不严格依赖于铍浓度。CBD 是一种发生在不同行业的疾病,包括高科技陶瓷、电子、牙科合金制备、核武器、金属提取和航空航天。只有一部分暴露的工人会患上这种疾病。其免疫病理学特征预测 CBD 是通过患者肺部大量铍特异性 CD4+ T 细胞的积累来维持的。肉芽肿在肺泡壁中的铍颗粒周围形成。当在铍盐存在下培养时,来自对铍敏感的人的血液淋巴细胞在体外增殖。Richeldi 等人(1993)证明 HLA-DPB1 多肽第 69 位的谷氨酸残基赋予对 CBD 的敏感性。在对 33 例 CBD 病例和 44 例暴露于铍的未受影响的对照中的 MHC II 类基因进行评估时,他们发现 97% 的 CBD 病例在残基 69 处表达谷氨酸形式,而只有 30% 的未受影响人群显示残基而不是带正电荷的赖氨酸。这种情况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其中大约 90% 的患有该疾病的人对 HLA-B27 呈阳性,但在普通人群中只有 2% 的 HLA-B27 阳性人会患上这种疾病。遗传联系引发了有关工作场所遗传筛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泰勒等人(1995)在一小部分患者中获得了初步证据,表明儿童常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的易感性与 HLA-DPB1 基因座 DPB10201 的等位基因有关。泰勒等人(2002)通过比较为特定 DPB1 等位基因分型的白血病儿童(n = 982)和 2 组非白血病儿童(1 例患有实体瘤,不包括淋巴瘤和一组正常婴儿)的频率来检验这一假设。作者发现,与实体瘤儿童相比,DPB10201 分型的常见 ALL 和 T 细胞 ALL(但不是祖 B 细胞 ALL 或急性非淋巴细胞 ALL)儿童明显更多(优势比,95% CI普通 ALL:1.76,1.20-2.56;T 细胞 ALL:1.93,1.01-3.80)和正常婴儿(比值比,95% CI 普通 ALL:1.83,1.34-2.48;T 细胞 ALL:2.00,1.10- 3.82)。在儿童常见的 ALL 中,与实体瘤或正常婴儿相比,对 DPB1 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的儿童明显更多,该等位基因编码位于 DPB1*0201 同种异型蛋白抗原结合位点的特定多态性氨基酸。
在一项对结节病患者( 181000 ) 和病例匹配对照的研究中,Rossman 等人(2003)发现 HLA-DPB1 基因座导致结节病易感性,但与慢性铍病相比,不含 glu69 的等位基因 HLA-DPB1*0101 传达了大部分风险。
有关 DPB1 基因变异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之间可能关联的讨论,请参阅612862。
镰谷等人(2009)使用 786 名日本慢性乙型肝炎(见610424)病例和 2,201 名对照进行了 2 阶段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并确定了慢性乙型肝炎与包括 HLA-DPA1(142880)和 HLA在内的区域中的 11 个 SNP 的显着关联-DPB1。镰谷等人(2009)通过在另外 3 个日本和泰国队列中对来自该地区的 2 个 SNP 进行基因分型验证了这些关联,该队列由 1,300 个病例和 2,100 个对照组成(组合 P = 6.34 x 10(-39)和 2.31 x 10(-38),优势比 = 0.57 和 0.56 , 分别)。随后的分析揭示了风险单倍型(HLA-DPA10202-DPB10501 和 HLA-DPA10202-DPB10301,优势比分别 = 1.45 和 2.31)和保护性单倍型(HLA-DPA10103-DPB10402 和 HLA -DPA10103-DPB10401,优势比 = 0.52 和 0.57,分别)。镰谷等人(2009)得出结论,HLA-DP 基因座中的遗传变异与亚洲人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密切相关。
▼ 进化
许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分子的编码区被认为受到平衡选择的影响。为了确定这些编码序列的调控区是否也受到相同类型的选择,Liu 等人(2006)研究了 HLA-DPA1( 142880 ) 调控区的多态性) 和 HLA-DPB1 基因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分布。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 2 个超过 1000 万年的深层进化枝。HLA-DPA1的调节区和编码区之间几乎存在完全的连锁不平衡,这暗示了整个区域的共适应平衡选择。因此,MHC 中平衡选择的分子机制可能涉及除编码区多态性外的表达调节。虽然进化枝II的频率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超过30%,但在南方汉族中下降到不到5%,在欧洲人中消失了。正如怀疑的那样,在主要人群中丢失的一些古老的平衡多态性仍然存在于孤立的种族中。因此,这些孤立的多态性可能对现代人类的总体多样性做出了不成比例的贡献。
泰姆等人(2014 年)研究了同种型混合 HLA II 类 α 和 β 异二聚体的组装和碳水化合物成熟,发现它们依赖于不变链的凹槽结合部分(Ii 或 CD74;142790)。突变分析表明,lys69 和 DPB1 的 GGPM 基序(残基 84 至 87)参与了 HLA-DPB 与 HLA-DRA( 142860 )的 Ii 依赖性组装。这些基序存在于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中,与现代人类等位基因 HLA-DPB10401 相关。因为 HLA-DPB10401 在撒哈拉以南人群中很少见,但在欧洲人群中很常见,Temme 等人(2014)提出等位基因可能是通过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混合而在现代人类中出现的。
▼ 历史
Roux-Dosseto 等人(1983)使用小鼠 IA(β) 基因作为探针,从人 B 细胞 cDNA 文库中分离出 II 类抗原 β 链 cDNA 克隆。DNA 序列分析表明它与 DC-β 和 DR-β 相关基因座不同,并且在所有特征上都与 SB β 相对应。
▼ 等位基因变体( 1 示例):
.0001 铍病,慢性,易感性
HLA-DPB1、LYS69GLU
Richeldi 等人(1993)证明 HLA-DPB1 多肽在 97% 的慢性铍病病例中的第 69 位残基处含有谷氨酸,但在未受影响的人群中只有 30%。
丰特诺特等人(2000)从慢性铍病患者的肺中分离出铍特异性 T 细胞系。在表达 II 类 MHC 分子 HLA-DR、-DQ 和 -DP 的抗原呈递细胞存在的情况下,这些 CD4+ T 细胞系对培养物中的铍有特异性反应。对铍的反应几乎完全被 HLA-DP 单克隆抗体选择性阻断。其他研究表明,只有某些 HLA-DP 等位基因允许呈现铍。总体而言,将铍呈递给疾病特异性 T 细胞系的 DP 等位基因与与疾病易感性有关的那些等位基因相匹配,为这种关联提供了一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