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 类,B 类

有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的背景信息,请参阅 HLA-A( 142800 )。

▼ 测绘

坎恩等人(1983)发现了一个与 HLA-B8 分离的限制性片段。该片段要么携带 B8 特异性,要么代表与 HLA-B8 连锁不平衡的另一个 I 类基因(或假基因)。

邓纳姆等人(1987)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和“粘粒行走”来建立 MHC 区域的分子图谱。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MHC 跨度为 3,800 kb。HLA-B 基因座位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的端粒侧约 250 kb(参见 TNFA;191160)。

间谍等(1989)发现 HLA-B 基因距离 TNFA 和 TNFB( 153440 ) 基因有 210 kb。III 类基因 C2 与 HLA-B 基因相隔 600 kb。

间谍等(1989)得出结论,C2 和 HLA-B 之间的 600-kb DNA 片段包含最少 19 个基因。除了定位于 TNFA 和 TNFB 基因附近的 BAT1( 142560 ) 到 BAT5( 142620 ) 之外,还有 4 个称为 BAT6 到 BAT9 的基因被定位在 C2 附近的 120-kb 区域内,该区域还包括一对热休克蛋白基因(见140550)。大量 BssHII 和 SacII 限制性位点发生在 C2 上游 140 kb 的 DNA 内,这些位点表明存在多个富含 CPG 的序列岛以及表达基因的关联。相比之下,在 BAT1 和 HLA-B 之间的 175-kb 区间内没有发现基因,该区间相对缺乏富含 CPG 的序列。

布朗森等人(1991)分离出携带 HLA-B 和 HLA-C( 142840 ) 基因的酵母人工染色体(YAC) 克隆。发现这些基因座相距约 85 kb,每个都与一个 CpG 岛密切相关。

▼ 基因功能

弗莱施豪尔等人(1990)证明 HLA-B 分子中的单个氨基酸差异足以在体内发展同种异体反应性。他们报告了一名患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 29 岁男性的病例,他接受了一名无关女性供体的骨髓移植,该供体的血清学 HLA 相同且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相容。然而,它们在 HLA-B44 亚型 B44.1 和 B44.2 方面有所不同,这可以通过它们在等电聚焦(IEF) 凝胶电泳中的特征条带图案来区分。发现基于带电氨基酸差异的 IEF 差异是由于 156 位的亮氨酸与天冬氨酸造成的。

Leinders-Zufall 等人(2004)表明,作为 MHC I 类分子配体的小肽也可作为位于基底 G-α-o-( 139311 ) 和 V2R 受体(见605234 )中的犁鼻感觉神经元子集的感觉刺激物。犁鼻上皮区。在行为小鼠中,相同的肽作为个体信号在妊娠阻滞的背景下识别配偶。MHC 肽构成了一个以前未知的化学感应刺激家族,MHC 基因型多样性可以通过它影响社会行为。

▼ 分子遗传学

HLA Bw4 和 Bw6 表位

Lutz(2014)回顾了 HLA Bw4 和 Bw6。由于移植、输血或怀孕,人们被免疫并产生针对“私有”表位的抗体,这些表位由少数其他 HLA 等位基因产品或由许多 HLA 等位基因编码的“公共”表位共享。最突出的公共表位是 Bw4 和 Bw6。Bw4 或 Bw6 表位几乎由所有 HLA-B 分子表达,并且 Bw4 也存在于一些 HLA-A 蛋白上。帕勒姆等人(2012)报道 Bw4 与 HLA-A3、HLA-A11、HLA-C1 和 HLA-C2 一起是 KIR(例如,KIR3DL1;604946)配体。Habegger de Sorrentino 等人(2013)列出了 14 个 HLA-B 等位基因和 4 个 HLA-A 等位基因表达 Bw4 表位。

与预防严重疟疾的关联

通过对西非儿童疟疾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见611162 ), Hill 等人(1991)表明 HLA-Bw53 和 HLA II 类单倍型 DRB11302/DQB10501(参见 HLA-DRB1, 142857 ) 与预防严重疟疾孤立相关。列出的抗原在西非人中很常见,但在其他种族群体中很少见。在这个人群中,它们与镰状细胞血红蛋白变体一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疾病发病率。尽管保护的相对强度低于镰状细胞变体,但 DQB1 的频率更高(参见 HLA- DQB1,604305) 多态性使得对疟疾抗性的净效应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支持这样的假设,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的非凡多态性主要通过传染性病原体的自然选择而进化。

希尔等人(1992)进一步研究了 HLA-B53 与严重疟疾之间的保护性关联,方法是对从该分子洗脱的肽进行测序,然后在生化和细胞测定中从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前期抗原中筛选候选表位。在免疫疟疾的非洲人中,他们发现 HLA-B53 限制性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识别肝脏阶段特异性抗原 1(LSA-1) 的保守九聚体肽,但在其他疟疾中未发现 HLA-B53 限制性表位抗原。这种“反向免疫遗传学”方法的发现表明了这种 HLA 疾病关联的可能分子基础,并支持 LSA-1 作为疟疾疫苗成分的候选资格。

与 HIV-1 疾病进展的关联

卡灵顿等人(1999)报道说,28% 到 40% 的 HIV-1 感染高加索患者避免 AIDS 10 年或更长时间(见609423)的延长生存期可归因于他们在 HLA I 类基因座上是完全杂合的,缺乏AIDS 相关等位基因 B35 和 Cw04,或两者兼有。

高等人(2001)检查了 5 个队列中的 HLA-B35 亚型,并分析了亚型之间的结构差异与进展为 AIDS 的风险之间的关系。根据肽结合特异性鉴定了两种亚型:HLA-B35-PY 组,主要由 HLA-B3501 组成,并结合 2 位脯氨酸和 9 位酪氨酸的表位;和更广泛的反应性 HLA-B35-Px 基团,它也在第 2 位与脯氨酸结合表位,但在第 9 位结合几种不同的氨基酸(不包括酪氨酸)。HLA-B35 对加速进展的影响AIDS完全归因于HLA-B35-Px等位基因,其中一些与HLA-B35-Py等位基因仅相差1个氨基酸残基。高等人(2001)得出的结论是,先前观察到的 HLA-Cw04 与进展为 AIDS 的关联是由于其与 HLA-B35-Px 等位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在黑人和白人中都观察到与 B35-PX染色体连锁的事实支持了这些 HLA-B 等位基因对 HIV-1 感染的免疫反应产生影响的假设。

高等人(2005)发现 HLA-B 等位基因在 HIV 感染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起作用。HLA-B35-Px 和 HLA-B57 与进展至 4 种结局的速率相关:(1) 进展至 CD4+ T 细胞小于 200(CD4 小于 200),(2) CD4 小于 200 和/或 AIDS-定义疾病,(3)定义艾滋病的疾病,和(4)死亡。另一方面,HLA-B27( 142830.0001 ) 仅与最后 3 个结果相关。由 HLA-B57 介导的保护作用在感染后早期发生,而 HLA-B27 介导的保护作用在 CD4 计数下降后延迟了进展为艾滋病定义疾病。HLA-B35-Px 显示出与从血清转换快速进展为小于 200 的 CD4 相关的早期敏感性效应。Gao等人(2005)提出各种 HLA-B 等位基因的存在可能导致病毒从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压力和具有不同适应度的病毒亚型中逃逸的不同情况。

马丁等人(2002)报道,激活的 KIR 等位基因 KIR3DS1( 604946 ) 与编码 80 位异亮氨酸分子的 HLA-B 等位基因(HLA-B Bw4-80Ile) 相结合,与感染 HIV 的个体延迟进展为 AIDS 相关。 -1( 604946.0001)。在没有 KIR3DS1 的情况下,HLA-B Bw4-80Ile 等位基因与任何测量的艾滋病结果无关。相比之下,在缺乏 HLA-B Bw4-80Ile 等位基因的情况下,KIR3DS1 与更快发展为艾滋病显着相关。这些观察有力地表明了一个涉及两个基因座之间的上位相互作用的模型。这些基因座最强的协同作用是进展到 CD4+ T 细胞的消耗,这表明涉及 KIR3DS1 及其 HLA I 类配体的 NK 细胞的保护性反应在 HIV-1 感染后不久就开始了。

基皮拉等人(2004)对 I 类限制性 CD8+ T 细胞对 HIV-1 的反应进行了全面分析,其免疫控制取决于病毒特异性 CD8+ T 细胞活性。在来自南部非洲的 375 名 HIV-1 感染研究对象中,与 HLA-A( 142800 ) 相比,明显更多的 CD8+ T 细胞反应受到 HLA-B 限制(2.5 倍;P = 0.0033)。基皮拉等人(2004)表明病毒设定点的变化、绝对 CD4 计数和推断的队列中疾病进展率的变化与特定 HLA-B 而非 HLA-A 等位基因表达密切相关(P 小于 0.0001 和 P = 0.91 , 分别)。此外,HLA-B 等位基因对 HIV-1 施加的选择压力明显大于 HLA-A(4.4 倍,P = 0.0003)。基皮拉等人(2004)得出结论,他们的数据表明 HIV 特异性活动的主要焦点是 HLA-B 基因座。此外,人群中的 HLA-B 基因频率可能是受 HIV 疾病影响最大的那些,这与 B 等位基因比 A 等位基因进化得更快的观察结果一致。

通过测试抑制性 KIR3DL1 亚型与 HLA-B 等位基因组组合对 HIV 疾病进展和病毒载量的影响,Martin 等人(2007)确定高表达、高抑制性 KIR3DL1h 等位基因强烈增强 HLA-Bw4-80Ile 等位基因(包括 HLA-B57)赋予的保护作用。马丁等人(2007)提出,在静息状态下,对特定 KIR3DL1-Bw4 受体-配体对的表达的更大依赖性会导致 NK 细胞在面对感染时抑制作用被消除时产生更明显的 NK 细胞反应。

为了确定宿主遗传对慢性病毒感染结果的影响,国际 HIV 控制者研究(2010)在一个多种族的 HIV-1 控制者和进展者队列中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分析了经典人类体内单个氨基酸的影响白细胞抗原(HLA)蛋白。国际 HIV 控制者研究(2010)在 MHC 内确定了 300 多个全基因组重要的 SNP,而在其他地方则没有。HLA-B 肽结合沟中 62、63、67、70 和 97 位的特定氨基酸以及孤立的 HLA-C 效应解释了 SNP 关联并协调了保护性和风险 HLA 等位基因。国际艾滋病毒控制者研究(2010 年)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结果暗示 HLA-病毒肽相互作用的性质是调节 HIV 感染持久控制的主要因素。

与阿巴卡韦超敏反应的关联

阿巴卡韦是一种常用的核苷类似物,对 HIV-1 具有有效的抗病毒活性。大约 5% 至 9% 接受阿巴卡韦治疗的患者会出现以多系统受累为特征的超敏反应,这种反应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是致命的(Mallal 等人,2002 年;Hetherington 等人,2002 年))。症状通常出现在治疗的前 6 周内,包括发烧、皮疹、胃肠道症状和嗜睡或不适。与超敏反应相关的症状随着继续治疗而恶化,并在停用阿巴卡韦后 72 小时内得到改善。在超敏反应后重新使用阿巴卡韦通常会导致症状在数小时内复发。这种异质性超敏反应综合征的遗传易感性表明,它在一小部分阿巴卡韦接受者中发生在药物暴露的短时间内,并且在非裔美国人的个体中家族发生和发生率降低(Symonds 等,2002)。与这些临床观察一致,HLA-B5701( 142830.0003) 得到证实,重组单倍型作图的进一步证据表明,易感基因座或基因座与 57.1 祖先单倍型特异存在,由单倍特异性等位基因 HLA-B5701 和 C4A6(见120810)和 HLA-DRB10701、HLA 鉴定-DQ3 组合(Mallal 等人,2002 年)。马丁等人(2004)报道 HLA-B5701 和 HSP70-HOM( 140559 ) 的单倍型 M493T 多态性的组合可高度预测阿巴卡韦超敏反应。

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联

在一项针对 15 个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多发性家庭( 106300 ) 的研究中,Rubin 等人( 1992 , 1994 ) 发现 15 名受影响的女性中有 13 名和 49 名受影响的男性中有 46 名是 HLA-B27( 142830.0001) 阳性,而 43 名未受影响的女性中有 22 名和 40 名未受影响的男性中有 16 名。纯合子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为 99.5%,杂合子为 43%,零星风险为 0.1%。B27 单倍型在 2 个家族中并未始终与疾病分离,但两个家族仍然支持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联系。血统身份分析显示,受影响的叔叔(叔叔/侄子-侄女)和表亲对之间的随机隔离存在显着差异。HLA-B27 阳性个体中 HLA-B40 的存在使疾病风险增加了 3 倍以上,证实了之前的报道。疾病易感性模型提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外显率约为 20%。在这项涉及多伦多和纽芬兰家庭的研究中,

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关联

戈弗丹等人(2005)调查了 HLA 基因型是否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参见603075)有关。他们对 200 名 ARMD 患者以及对照组的I 类 HLA-A、-B 和 -Cw(见 142840 )和 II 类 DRB1(142857)和 DQB1(604305 )进行了基因分型。等位基因 Cw0701 与 ARMD 呈正相关,而等位基因 B4001 和 DRB1*1301 呈负相关。这些 HLA 关联孤立于任何连锁不平衡。戈弗丹等人(2005)得出结论,HLA 多态性影响了 ARMD 的发展,并提出调节脉络膜免疫功能作为这种效应的可能机制。

与 I 型糖尿病的关联

内杰采夫等人(2007)使用几个大型 I 型糖尿病数据集分析了总共 1,729 个多态性,并应用统计方法 - 递归分区和回归 - 来确定对 MHC I 类基因 HLA-B 和 HLA-A 的疾病易感性。142800 )(风险比大于 1.5;P(combined) = 2.01 x 10(-19) 和 2.35 x 10(-13),分别是 MHC II 类基因 HLA-DQB1( 604305 )和 HLA-DRB1( 142857 )。内杰采夫等人(2007)建议还可能涉及具有更小和/或更罕见影响的其他基因座,但要找到这些未来的搜索必须考虑 HLA II 类和 I 类基因,并使用更大的样本。结合之前的研究,Nejentsev 等人(2007)得出结论,MHC I 类介导的事件,主要涉及 HLA-B*39,有助于 I 型糖尿病的病因。

与慢性滑膜炎的关系

大约 10% 的印度严重血友病患者发生慢性滑膜炎(HEMA,306700;HEMB,306900)。戈什等人(2003)报道了血友病患者慢性滑膜炎的发展与 HLA-B27 等位基因( 142830.0001 ) 之间的关联。33 名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中有 21 名(64%)患有 HLA-B27,而 440 名患有严重血友病但无滑膜炎的患者中有 23 名(5%)患有 HLA-B27(优势比为 31.6)。有 3 对血友病同胞,其中只有 1 个同胞患有滑膜炎;所有受影响的同胞都有 HLA-B27 等位基因,而未受影响的同胞没有。慢性滑膜炎表现为关节肿胀,伴有发热和发红,对浓缩因子治疗无反应。戈什等人(2003)提出 HLA-B27 患者在关节出血后可能无法轻易下调炎症介质,从而导致慢性滑膜炎。

与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关联

钟等人(2004)研究了 44 名卡马西平诱发的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608579 ) 患者,其中 5 名患有重叠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其临床形态符合 Roujeau 的诊断标准( Roujeau, 1994 )。对照组包括 101 名接受卡马西平治疗至少 3 个月且无不良反应的患者和 93 名正常人。所有参与者都是居住在台湾的汉族人。100% 的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患者携带 HLA-B1502 等位基因( 142830.0002),而只有 3% 的耐卡马西平个体和 8.6% 的正常对照携带该等位基因。当使用卡马西平耐受组作为对照时,HLA-B1502 的存在对卡马西平诱导的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的阳性预测值为 93.6%,而其不存在的阴性预测值为 100%。

为了鉴定别嘌醇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608579)的遗传标记,Hung 等人(2005 年)对 51 名别嘌醇-SCAR 患者和 228 名对照(135 名别嘌醇耐受患者和 93 名健康个体)进行基因分型,发现与药物代谢和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中的 823 个 SNP。所有参与者都是居住在台湾的无关汉族人。HLA-B5801 等位基因( 142830.0004 ) 存在于所有 51 名别嘌醇-SCAR 患者中,但仅 15% 的别嘌醇耐受对照和 20% 的健康对照(p = 4.7 x 10(-24) 和p = 8.1 x 10(-18),分别)。洪等人(2005)得出结论,HLA-B5801 等位基因是中国汉族人群对别嘌醇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重要遗传危险因素。

与氟氯西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有关

在一项对 51 名氟氯西林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和 282 名对照者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Daly 等人(2009)在 MHC 区域(p = 8.7 x 10(-33))的 HCP5 基因( 604676 ) 中发现了与rs2395029的关联。SNP 与 HLA-B5701( 142830.0003 ) 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状态。64 个耐氟氯西林对照的进一步 MHC 基因分型证实了与 HLA-B5701 的关联(优势比为 80.6;p = 9.0 x 10(-19))。该关联在第二组 23 名患者中得到证实。在 HLA-B*5701 携带者中,染色体 3q 上ST6GAL1( 109675 ) 基因中的 rs10937275 也显示出全基因组显着性(优势比为 4.1;p = 1.4 x 10(-8))。

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相关

有关 HLA-B 基因变异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之间可能关联的讨论,请参阅612862。

与结核病的关联

使用直接测序,Salie 等人(2014)对来自 300 名南非结核病(TB;见607948 ) 患者的 HLA I 类等位基因进行了分型。这些患者是从开普敦郊区招募的,那里结核病流行率高,艾滋病毒感染率低,人口高度混合。萨利等人(2014)还对每位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Mtb) 菌株进行了基因分型。他们发现,北京 Mtb 菌株更频繁地发生在具有多次疾病发作的个体中,并且 HLA-B27 等位基因降低了再次发作和感染另一种 Mtb 菌株的几率。萨利等人(2014)表明各种HLA类型与源自欧美和东亚谱系的菌株有关,表明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的共同进化事件。

评论

Cooke and Hill(2001)回顾了人类传染病易感性的遗传学。与 I 类 HLA 等位基因和传染病的关联主要与 HLA-B 相关:B8 对肺结核易感,B35 对艾滋病易感,B53 对严重疟疾有抵抗力,B57 对艾滋病有抵抗力(见Cooke的表 3和希尔,2001 年)。

▼ 进化

所有美洲印第安人群体都表现出有限的 HLA 多态性,这可能反映了 11,000 至 40,000 年前从亚洲通过陆路移民殖民美国的小型创始人群体。贝利奇等人(1992)发现来自巴西南部 2 个文化和语言不同部落的 HLA-B 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高加索人、东方人和其他人群中的不同。相比之下,HLA-A( 142800 ) 和 HLA-C 等位基因相似。这些结果和Watkins 等人报道的结果(1992)来自厄瓜多尔一个部落的研究表明,人类首次进入南美洲后,HLA-B 发生了显着的进化。新的等位基因是通过先前存在的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而不是通过点突变形成的,从而导致不同南美印第安部落中 HLA-B 的独特多样化。这种类型的节段交换,即使它们的发生频率低于点突变,也可能有助于发展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例如,当存在节段交换时,适应性有用变体的概率要高得多已经在结构上有效的编码序列,而不是随机点突变。

尽管大多数人类 MHC 基因座相对稳定,但 HLA-B 基因座似乎能够快速变化,尤其是在孤立的人群中。为了研究 HLA-B 进化的机制,McAdam 等人(1994)将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和倭黑猩猩(Pan paniscus) 的 19 个 HLA-B 同源物的序列与 65 个 HLA-B 序列进行了比较。尽管黑猩猩和人类外显子 2 等位基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似性,但人类和黑猩猩 2 种之间的外显子 3 几乎没有保守性。这一发现向McAdam 等人提出了建议(1994),与所有其他 HLA 基因座不同,重组已表征 HLA-B 基因座及其同源物超过 500 万年。

通过对来自 30 个不同人群的个体进行基因分型,Single 等人(2007)检测到激活 KIR 基因的存在与其相应的 HLA 配体群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性,尤其是对于 KIR3DS1( 604946 ) 及其推定的 HLA-B Bw4-80Ile 配体。另一方面,在抑制性 KIR 基因与其 HLA 配体之间发现了弱的正相关关系。在距东非的距离与激活 KIR 基因及其相应配体的频率之间观察到负相关。单等(2007)得出结论,激活而不是抑制受体-配体对显示出复杂的 KIR 和 HLA 遗传系统之间最强的共同进化特征。

▼ 等位基因变体( 4个精选示例):

.0001 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1
滑膜炎,慢性,易感性,包括
HLA-B, HLA-B27
在一项针对 15 个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多发性家庭( 106300 ) 的研究中,Rubin 等人( 1992 , 1994) 发现 15 名受影响的女性中有 13 名和 49 名受影响的男性中有 46 名是 HLA-B27 阳性,而 43 名未受影响的女性中有 22 名和 40 名未受影响的男性中有 16 名。纯合子患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为 99.5%,杂合子为 43%,零星风险为 0.1%。B27 单倍型在 2 个家族中并未始终与疾病分离,但两个家族仍然支持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联系。血统身份分析显示,受影响的叔叔(叔叔/侄子-侄女)和表亲对之间的随机隔离存在显着差异。HLA-B27 阳性个体中 HLA-B40 的存在使疾病风险增加了 3 倍以上,证实了之前的报道。疾病易感性模型提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外显率约为 20%。在这项涉及多伦多和纽芬兰家庭的研究中,通过 PCR 扩增基因组 DNA 后,通过与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检测 B27 等位基因。

大约 10% 的印度严重血友病患者发生慢性滑膜炎(HEMA,306700;HEMB,306900)。戈什等人(2003)报道了血友病患者慢性滑膜炎的发展与 HLA-B27 等位基因之间的关联。33 名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中有 21 名(64%)患有 HLA-B27,而 440 名患有严重血友病但无滑膜炎的患者中有 23 名(5%)患有 HLA-B27(优势比为 31.6)。有 3 对血友病同胞,其中只有 1 个同胞患有滑膜炎;所有受影响的同胞都有 HLA-B27 等位基因,而未受影响的同胞没有。慢性滑膜炎表现为关节肿胀,伴有发热和发红,对浓缩因子治疗无反应。戈什等人(2003)提示 HLA-B27 患者在关节出血后可能无法轻易下调炎症介质,导致慢性滑膜炎。

.0002 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易感性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易感性,包括
毒性表皮坏死,易感性,包括
HLA-B, HLA-B*1502
钟等人(2004)研究了 44 名卡马西平引起的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608579 ) 患者,其中 5 名重叠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临床形态符合 Roujeau 的诊断标准( Roujeau, 1994)。对照组包括 101 名接受卡马西平治疗至少 3 个月且无不良反应的患者和 93 名正常人。所有参与者都是居住在台湾的汉族人。100% 的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患者携带 HLA-B1502 等位基因,而只有 3% 的卡马西平耐受个体和 8.6% 的正常对照携带该等位基因。当使用卡马西平耐受组作为对照时,HLA-B1502 的存在对卡马西平诱导的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的阳性预测值为 93.6%,而其不存在的阴性预测值为 100%。

在一项对 60 名卡马西平引起的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中国患者进行的扩展研究中,包括Chung 等人报道的 44 名患者(2004),洪等人(2006)证实了药物反应与 HLA-B1502 等位基因之间的关联(p = 1.6 x 10(-41),优势比为 1,357)。60 名患者中有 59 名具有易感性等位基因,而 144 名耐受对照中有 6 名(4.2%)。HLA-B1502 与 31 名非大疱性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之间没有关联,这表明 HLA-B*1502 对大疱表型具有特异性。

陈等人(2011)从台湾 23 家医院招募了 4,877 名未服用过卡马西平的候选受试者。对所有人进行基因分型以确定它们是否携带 HLA-B*1502 等位基因。建议那些检测呈阳性的人(占总数的 7.7%)不要服用卡马西平。在被建议服用卡马西平的 92.3% 中,没有人出现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卡马西平诱导的 SJS-TEN 的估计历史发病率(0.23%)将转化为研究对象中约 10 例(P 小于 0.001)。

Amstutz 等人对 42 名经历过卡马西平(CBZ) 诱导的超敏反应的加拿大儿童和 91 名 CBZ 耐受对照儿童进行了一项研究(2013)发现 HLA-B1502 与 CBZ-SJS(OR, 38.6; p = 0.002) 相关,但与超敏反应综合征(HSS) 或斑丘疹(MPE) 无关。所有 3 名 CBZ-SJS/TEN 的 HLA-B1502 阳性患者均来自亚洲。

.0003 阿巴卡韦过敏、易感性
氟氯西林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包括
HLA-B, HLA-B*5701
阿巴卡韦是一种 HIV 逆转录酶抑制剂,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用于治疗 HIV 感染。其功效与其他 HIV 药物(如 HIV 蛋白酶抑制剂)相当,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副作用和耐药情况使用不同的药物组合。过敏反应发生在大约 5% 的阿巴卡韦患者中,其特征是发热、皮疹和急性呼吸道症状等症状,如果不停止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低血压( Clay, 2002 )。文斯特拉(2004)注意到 2 项研究表明具有 HLA-B5701 基因型的患者发生超敏反应的风险更大,在 1 项研究中的优势比为 117(95% CI = 29-481)( Mallal et al., 2002 ) 和 23.6(95% CI = 8-70) 在另一个( Hetherington et al., 2002 )。休斯等人(2004)提出了 HLA-B5701 基因分型在预防阿巴卡韦超敏反应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马丁等人(2004)报道 HLA-B*5701 和 HSP70-HOM( 140559 ) 的单倍型 M493T 多态性的组合可高度预测阿巴卡韦超敏反应。

马拉尔等人(2008)发现 HLA-B*5701 筛查降低了对用于治疗 HIV 感染的阿巴卡韦的超敏反应的风险。

在一项对 51 名氟氯西林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和 282 名对照者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Daly 等人(2009)在 MHC 区域发现了与rs2395029的关联(p = 8.7 x 10(-33))。SNP 与 HLA-B5701 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状态。64 个耐氟氯西林对照的进一步 MHC 基因分型证实了与 HLA-B5701 的关联(优势比为 80.6;p = 9.0 x 10(-19))。该关联在第二组 23 名患者中得到证实。在 HLA-B*5701 携带者中,染色体 3q 上ST6GAL1( 109675 ) 基因中的 rs10937275 也显示出全基因组显着性(优势比为 4.1;p = 1.4 x 10(-8))。

.0004 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易感性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易感性,包括
毒性表皮坏死,易感性,包括
HLA-B、HLA-B*5801
为了鉴定别嘌醇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608579)的遗传标记,Hung 等人(2005 年)对 51 名别嘌醇-SCAR 患者和 228 名对照(135 名别嘌醇耐受患者和 93 名健康个体)进行基因分型,发现与药物代谢和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中的 823 个 SNP。所有参与者都是居住在台湾的无关汉族人。HLA-B5801 等位基因存在于所有 51 名别嘌醇-SCAR 患者中,但仅 15% 的别嘌醇耐受对照和 20% 的健康对照(p = 4.7 x 10(-24) 和 p = 8.1 x 10(-18),分别)。洪等人(2005)得出结论,HLA-B5801 等位基因是中国汉族人群对别嘌醇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重要遗传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