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发育不良 1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DH)是股骨头在髋臼中的位置异常。其严重程度从股骨头轻度不稳定伴轻微关节囊松弛,到股骨头中度侧向移位,而不会失去与髋臼的接触,直至股骨头从髋臼完全脱位。它是最常见的骨骼先天性异常之一(Sollazzo 等人总结,2000 年)。
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特发性、局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其特点是髋臼浅,股骨头覆盖率降低。其放射学标准包括 Wiberg 中心边缘角、夏普角和髋臼顶倾角。大多数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在中年之后发展为骨关节炎(165720),即使是轻微的髋臼发育不良也会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Mabuchi 等人的总结,2006)。
CDH 作为一种孤立的异常或以几种综合征为代表的更普遍的疾病和染色体异常如 18 三体(Wynne-Davies,1970)发生。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遗传异质性
hip-1(DDH1) 发育异常位于染色体 13q22;DDH2( 615612 ) 对应到染色体 3p21。
▼ 临床特征
Mabuchi 等人(2006)描述了一个大型日本家庭,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髋臼发育不良是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基础。4 代中有 8 人患有髋臼发育不良,表现为青春期髋关节疼痛,并在 60 岁前进展为严重致残的髋骨关节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良好,身高没有降低,并且没有提示软骨发育不良的骨骼受累。髋关节骨关节炎与与髋臼发育不良相关的特发性非家族性骨关节炎无法区分。该家族的表型类似于 Beukes 家族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142669)因为两者都表现出浅髋臼和最终的骨关节炎。然而,较晚出现的症状、股骨头和/或大转子无畸形,以及股骨颈无增宽,将日本家族的表型与 Beukes 家族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区分开来。
▼ 测绘
Mabuchi 等人(2006)在一个患有髋臼发育不良和骨关节炎的日本家庭中进行了全基因组筛查,并观察到与染色体 13q22 的关联。单倍型分析将基因座缩小到 6.0-cM 间隔,最大多点 lod 得分为 3.57。
▼ 种群遗传学
根据地域和种族差异,CDH 的发生频率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CDH 在白人中比在黑人和中国人中更常见(温斯坦,1987 年;威尔金森,1992 年)。对于高加索人群,可以假设每 1,000 名活产中有 1 人的发病率(Warkany,1985 年)。Record 和 Edwards(1958)估计随后出生的同胞的复发风险约为 5%。CDH,通常是双侧的,女性比男性更常见,比例为 5:1( Weinstein, 1987 )。女性的关节松弛度通常大于男性,这可能是受累女性多于男性的原因。
费尔德曼等人(2013)指出,在日本以及意大利和其他地中海国家,存在明确的 DDH 高流行区。
▼ 遗传
Mabuchi 等人的日本家庭(2006)与髋臼发育不良表现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的遗传。
Boernfors 等人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64 年)。霍顿等人(1979)观察到一个家族,其中 6 代 16 男和 16 女受到影响。有几个男性对男性遗传的例子。在 27 名家庭成员中,髋关节脱位与关节松弛有关。五个只有关节松弛。6个专性杂合子未见异常。
在意大利费拉拉,CDH的频率通常很高,因此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非常敏锐,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为此目的,一个专门研究 CDH 的中心于 1930 年代成立。索拉佐等人(2000)对 1991 年至 1996 年间在费拉拉 CDH 中心治疗的受非综合征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影响的先证者收集的 171 个谱系样本进行了复杂的分离分析。分析支持 2 位点模型,其中接受的分离模型在主要基因座与隐性遗传相容,有害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约为0.20。对于另一个基因座,在测试的孟德尔假设中,隐性模型被证明是最简约的。
▼ 历史
Perkins(1928)关于诊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体征的经典文章由Peltier(1992)摘录。
Carter 和 Wilkinson(1964)假设存在 2 个导致 CDH 病因的遗传系统:前者是多基因的,与髋臼发育不良有关;后者可能占主导地位,控制髋关节周围的关节囊。Wynne-Davies(1970)根据这一假设,建议可以观察到 2 个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组:一组患有髋臼发育不良,通过多基因系统遗传(并且导致诊断出的病例比例很高)晚)和另一组关节松弛(导致高比例的新生儿病例),揭示了一种遗传倾向,其中未知环境因素的作用似乎很重要。
▼ 动物模型
在德国牧羊犬中,髋关节发育不良伴脱位的发生率很高(Boernfors 等人,196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