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粘蛋白 2

汤浅等人(1986)通过等电聚焦和免疫打印进行口腔粘蛋白表型分析。去唾液酸 ORM 的条带模式向这些工作人员表明,ORM 系统由 2 个结构位点 ORM1( 138600 ) 和 ORM2 控制。

通过研究从小鼠肝脏中分离出的口腔粘蛋白 cDNA 克隆,Cooper 和 Papaconstantinou(1986)表明 2 种 ORM mRNA 是从 2 个不同的基因转录而来的。埃斯卡隆等人(1987)提供了在人血浆中表达第二个结构基因座(ORM2) 的证据,以及通过使用敏感的酶联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美国黑人 ORM2 基因座基因决定的变异的证据。在含有 6 M 尿素的凝胶中进行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IEF) 后,由第二个基因座编码的同种蛋白物种没有与 ORM1 基因座的主要等位基因分离。在美国白人或研究的其他几个人群中没有观察到 ORM2 的变化。由于 ORM2 变异的低频和无限分布,Escallon 等人(1987)无法测试 2 个 ORM 基因座之间的联系。

汤浅等人(1997)发现 ORM1 和 ORM2 基因编码 183 个氨基酸的多肽。Merritt 和 Board(1988)发现这 2 个基因的产物之间至少有 21 个氨基酸差异。

▼ 基因结构

汤浅等人(1997)发现 ORM1 和 ORM2 基因包含 6 个外显子。Merritt 和 Board(1988)提出了 ORM2 基因的完整核苷酸序列。

▼ 测绘

通过使用 AGP2 的 cDNA 克隆进行原位杂交,Webb 等人(1988)绘制了 9q34 带中的两个 α-1-酸性糖蛋白基因。汤浅等人(1988)证明了 ORM1 和 ORM2 基因座等位基因之间的连锁不平衡,从而证实了Dente 等人在物理上证明的紧密连锁(1987 年)。

Merritt 和 Board(1988)发现 ORM2 基因位于 ORM1 下游约 3.3 kb 处。

▼ 分子遗传学

Roychoudhury 和 Nei(1988)将等位基因变异的基因频率数据制成表格。

汤浅等人(1987)证明了 ORM2 基因座的多态性,在日本人群中有 6 个等位基因。

汤浅等人(1988)使用改进的等电聚焦,其中甘油从凝胶中省略,以区分 ORM1 和 ORM2 变体。

Eap 等人使用一种新的 ORM 表型分析方法(1988)发现了一个暂时分配给 ORM2 基因座的罕见变体和一个暂时分配给 ORM1 基因座的常见变体。梅津等人(1988)报道了菲律宾人群中 ORM1 和 ORM2 的多态性。当通过该方法研究时,ORM2 在该群体中是非多态的,即单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