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粘蛋白 1
α-1-酸性糖蛋白或口腔粘蛋白是一种在肝脏中合成的相对丰富的血浆蛋白。它的分子量为40,000 Da,是一条约18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AGP被认为是急性期反应物;在急性感染期间,其血浆水平增加数倍(Dente 等人总结,1985 年)。
▼ 克隆与表达
董事会等人(1986)分离了 ORM 的 cDNA 克隆,并将衍生的氨基酸序列与预先存在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登特等人(1988)通过转染细胞系和制备包含整个 AGP 基因的构建体的转基因小鼠来研究 AGP-A 的调节。AGP 构建体在肝癌和 HeLa 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相当;然而,这些相同的构建体以组织特异性方式在转基因小鼠中表达。mRNA仅在肝脏中发现。这些作者发现,由整个编码区加上 1.2 kb 的 5-prime 侧翼 DNA 和 2 kb 3-prime 侧翼 DNA 组成的 6.6-kb 片段包含了足够的信息,用于组织特异性、受调控的基因表达。
托梅等人(1989)产生了携带各种口腔粘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家族,并研究了分泌到小鼠血清中的 ORM 变体。
▼ 基因结构
董事会等人(1986)提出了编码口腔粘蛋白的完整核苷酸序列。
登特等人(1987)克隆了编码口腔粘蛋白的基因组 DNA 片段,并表明它包含 3 个相邻的编码区,他们将其命名为酸性糖蛋白(AGP)-A、AGP-B 和 AGP-B-prime。这些区域在外显子-内含子组织中相同,但编码电位略有不同。这些结果解释了蛋白质测序观察到的异质性。Southern印迹分析表明克隆的簇包含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的所有口腔粘蛋白编码序列。人肝脏中的大部分α-AGP mRNA是从AGP-A转录而来的,AGP-A的启动子和帽位已确定,而人肝脏中AGP-B和B-prime mRNA的水平非常低。
串联排列的 ORM1 和 ORM2( 138610 ) 基因(也分别称为 AGP1 和 AGP2)跨越约 11.5 kb。每个基因包含 6 个外显子并编码 183 个氨基酸的多肽(Yuasa 等,1997)。
▼ 测绘
通过证明与 ABO 和 AK1 的连锁,口腔粘蛋白(ORM1) 的结构基因被分配到第 9 号染色体长臂的末端(Eiberg 等,1982)。ORM 与 ABO 的男性 lod 得分为 5.06,theta 0.27;对于 ABO 与 AK,θ 0.13 时为 6.27;对于 ORM 与 AK,θ 0.17 时为 1.63。因此,订单被判断为 ORM-AK-ABO。
Cox 和 Francke(1985)使用人胎肝和大鼠肝癌细胞的杂交体来研究血清蛋白基因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将口腔粘蛋白基因直接分配给第 9 号染色体,将 α-2-HS-糖蛋白基因直接分配给第 3 号染色体,这些以前通过连锁分配到“锚”位点。罗基等人(1986)通过使用 cDNA 探针对来自体细胞杂交体的 DNA 进行南方印迹分析,证实了 ORM 与 9 号染色体的归属。
基于对具有相同特定 9 号染色体畸变的 3 个纽芬兰家族成员的研究,倒置的旁着丝粒插入,inv ins(9)(q22.1q34.3q34.1),Allderdice 等人(1986)得出结论,ORM 位于 9q34.3-qter。
Dente 等人的基因克隆研究(1985)建议至少有 2 个基因编码 α-1-AGP。韦伯等人(1988)同样得出结论,至少有 2 个 α-1-酸性糖蛋白(α-1-AGP) 基因非常接近;通过原位杂交,ORM1 和 ORM2 似乎位于 9q31-q34.1。Zuffardi 等人基于平衡母体易位继发于 9q32-qter 缺失的儿童的正常 ORM1 水平(1989)得出结论,ORM1 可能位于 9q31-q32 区域。
▼ 分子遗传学
已在正常高加索人和日本人的血液中证实了口腔粘蛋白的变体(Schmid 等人,1965 年)。约翰逊等人(1969)提出了双胞胎和家庭数据支持 3 种表型 SS、FF 和 FS 由 2 个共显性等位基因决定的观点。
Roychoudhury 和 Nei(1988)将等位基因变异的基因频率数据制成表格。
Eap 等人使用一种新的 ORM 表型分析方法(1988)发现了一个暂时分配给 ORM2 基因座(138610) 的罕见变体和一个暂时分配给 ORM1 基因座的常见变体。梅津等人(1988)报道了菲律宾人群中 ORM1 和 ORM2 的多态性。当通过该方法研究时,ORM2 在该群体中是非多态的,即单态的。ORM2 在日本是多态的(见138610)。卢肯巴赫等人(1991)报道了 ORM1 亚型的家族研究。
汤浅等人(1993)报道了 ORM1 和 ORM2 基因座共有 57 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包括 17 个新发现的等位基因。27 个被分配到 ORM1 基因座,30 个被分配到 ORM2 基因座。他们提出了一个修订的命名系统。
汤浅等人(1997)指出,在血浆中,ORM 蛋白表现为 ORM1 和 ORM2 蛋白的混合物,摩尔比分别为 3:1。经典的遗传多态性发生在由 ORM1 基因座控制的更丰富的 ORM1 中。ORM1F,“快速”等位基因,分为 2 个亚型等位基因,ORM1F1 和 ORM1F2。ORM1F1 和 ORM1S 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观察到,ORM1F2 在欧洲人群中也很常见。ORM2 基因座在大多数人群中是单态的。汤浅等人(1997)指出,在每个基因座上通过电泳区分了大约 30 个稀有变异等位基因。
汤浅等人(1997)研究了 ORM1 多态性的分子基础。为了检测突变,通过SSCP分析筛选了该基因6个外显子的PCR扩增产物。PCR 产物的测序表明,3 个常见的 ORM1 等位基因是由外显子 1 中氨基酸位置 20 和外显子 5 中氨基酸位置 156 的密码子 A 到 G 转换产生的。
▼ 等位基因变体( 3 精选示例):
.0001 口体粘液多态性
ORM1*F1
ORM1、GLN20、VAL156
ORM 蛋白的多态性是Tokita 和 Schmid(1963)在对脱唾液样品进行淀粉凝胶电泳后首次发现的,他们提出该变异受 2 个等位基因 ORMF 和 ORMS 控制,在一个基因座上的快速和慢速. ORM1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ORM1F分为2个亚型等位基因,ORM1F1和ORM1F2。ORM1F1 和 ORM1S 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观察到,ORM1F2 在欧洲人群中也很常见。汤浅等人(1997)证明这 3 个常见的 ORM1 等位基因是由 AGP1 基因外显子 1 中氨基酸位置 20 和外显子 5 中氨基酸位置 156 的密码子 A 到 G 转换产生的:ORM1F1 的特征在于 CAG(gln) 和GTG(验证);ORM1F2,由 CAG(gln) 和 ATG(met); 和 ORM1*S,由 CGG(arg) 和 GTG(val) 编写。汤浅等人(1997)讨论了这 3 个 ORM1 等位基因的系统发育。
.0002 口腔粘液多态性
ORM1*F2
ORM1、GLN20、MET156
参见138600.0001和Yuasa 等人(1997 年)。
.0003 口体粘液多态性
ORM1*S
ORM1、ARG20、VAL156
参见138600.0001和Yuasa 等人(1997 年)。